也許是有一個特別注重教育,,但并不見得真的懂教育的媽媽,。在有孩子之前,,我是很多學生的英語老師,,兒子出生后,我成了他一個人的專屬老師,。這世上哪有完美的小孩,,可兒子小時候的那些“毛病”,在我看來都是致命的,。我的孩子將來是要長成參天大樹的,,怎么能在小樹苗的時候就長歪了呢。其實現在回看,,我根本想不起來孩子到底有什么實質性的“問題”,,也許更多來自于我對未來的擔心,盲目的焦慮,。我覺得未來社會一定是很殘酷的,,一個人必須足夠優(yōu)秀才能有立足之地。我花了大量時間精力去“雞娃”,,英語,、畫畫、架子鼓……甚至我還去江蘇考察了一個書院,,差點就把孩子送到那去了。為了讓孩子接受更優(yōu)質的教育,,我們每天從城市的東南角,,足足穿越一座城,,到城市西北角的一所新理念學校去上學。孩子在那所學校倒是得到了滋養(yǎng),可我感覺自己就要被榨干了,,每天都像活在兵荒馬亂中,。學校的教育讓孩子往上走,可回到家,,又被我“拽”下來,。漸漸地,我發(fā)現兒子越“雞”越差,,越來越沒有力量,。更要命的是,他從一年級下學期,,就迷上了玩手機游戲,。我也因此不得不加入跟孩子搶奪手機的大戰(zhàn)中。上到四年級時,,實在折騰不起了,,我們又轉回了家門口的公立學校。因為兒子之前接觸的都是所謂的新教育,,課本知識相對薄弱,,一開始考試成績很不理想。孩子自我感覺數學還行,,語文剛剛好,,英語一竅不通。因為我是英語老師,,所以我一直以來對他的英語抓得特別緊,發(fā)音啊口語啊,,都有極高的要求,。我說,你是英語老師的孩子,,你的英語就應該比別的孩子強才對,。可事實就是這么諷刺,在我的特別輔導下,,兒子一度對英語到了厭惡的地步,。我焦慮極了,,有一種使不上勁的感覺,到底哪里出問題了,?那位老師一語中的:孩子的英語,,不是他真不會,,而是他不敢會、不敢好,。因為他一旦好了,,你接下來一定有一個更高的要求在等著他。我花費了所有精力,,想培養(yǎng)一個優(yōu)秀的孩子,卻沒想到讓孩子不敢去優(yōu)秀的原因竟然是我,。解鈴還須系鈴人,。看來是我,,而不是孩子需要改變,。那位補習班老師還真是有一份火眼金睛的本領,我知道,,她學過完形的心理學課程,,所以才能透過很多孩子的表面行為,看到他們家庭的本質問題,。我曾經也有機會去學習完形,,但那時我沒有去,因為我覺得學習應該是那些欠缺方法的父母應該去做的,,我已經具備了,。但通過整個完形系統(tǒng)的學習后,我不這樣認為了,。我發(fā)現,,那些教育孩子的方法本身沒有問題,也并不神秘,,是一把人人都能獲得的“屠龍刀”,。所不同的是,有些父母手握屠龍刀,卻刀刀落空,,招招無效,;而有些父母,看上去好像什么都沒做,,卻能無招勝有招,,招招奏效。區(qū)別就在于,,握刀的人是否具備足夠醇厚的內功,。對于父母來說,教育孩子的內功就是——你的心是安定的,,而不是慌亂的,;你的狀態(tài)是平和的,而不是焦慮的,。2020年12月,我終于從高級班畢業(yè)啦,。今年10月份從《自我關系》回來,,我再次收獲到一份前所未有的輕松。回望這兩年的成長,,我覺得完形帶領我走的是一條從“知道”到“做到”的路,。以前我覺得完形說的“尊重而不放縱”非常有道理,真正深入其中,,我才發(fā)現,,不通過完形系統(tǒng)的學習和沉淀,這個理念也就是一個道理而已,,是根本用不出來的,。而我,如果沒有完形的“內功”做加持,,也不可能把“游戲”和“學習”這兩件看似對立的事,最后變成培養(yǎng)孩子自我管理,、自我負責的資源,。說到手機游戲,自從兒子一年級下學期開始著迷后,,每次看到他玩我就來火,,就會忍不住去控制,,最后搞得母子雙雙爆炸。后來我決定相信“愛和自由”,,可馬上就迎來了另一個極端,。玩夠了就不玩了?我發(fā)現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兒子一放學回來就開始玩,,一關接一關根本停不下來,越來越無度,。好像生活中很多父母都是這樣,,親手給孩子挖了個坑,還埋怨孩子沒有自律性,。我尊重孩子想玩游戲的意愿,所以我允許孩子周末盡情地玩,,同時我們又有清晰的邊界,,周一到周五只能是學習模式,不能碰電子產品,。就這樣,,休閑模式和工作模式開始在我們家良性切換。尊重但不放縱帶給我們的結果是,,初一第一次月考,,全年級10個班,兒子考了全年級第六,,完全出乎我的意料,。不是兒子的成績讓我訝異,而是我突然發(fā)現,,以前我認為互相矛盾,、根本無法調和的兩件事,換一個角度,,居然變成了相輔相成的關系,。就這么簡單?我家里也是這樣做的呀,,我們不反對孩子玩手機,,而是希望孩子能該玩時玩,該學習時學習。定規(guī)則還不容易,,可問題是孩子不執(zhí)行呀,!陳焰老師說什么來著,健康的教育總是優(yōu)雅而簡單的,。每到周五,,我早早就給iPad充好電,,等兒子一放學,我像獻寶一樣遞過去——“看,,百分百的電量,。”兒子有時說:“媽媽,你看你怎么收的iPad,,你放在我的房間里,,我隨便一翻就找到了,你是不是該放在一個我找不到的地方,?”我跟兒子逗:“哎呀,,是我錯了?!?/section>為什么有的家庭制定了規(guī)則,但無法執(zhí)行呢,?我想,,其中一個原因或許是,那些規(guī)則,,是帶著條件的規(guī)則,。那些“放不下”手機的孩子,心里多半是緊張的,、不確定的,、不盡興的?;蛟S他們在玩的時候,,依然能感受到背后父母焦灼的目光。我們家則完全是正大光明地,、理所應該地,、毫無顧忌地,、淋漓盡致地玩,完全沒有條件,,孩子不必擔心。因為我的心篤定了,,安穩(wěn)了,,我不再動不動就腦補出那些以“萬一”、“假如”開頭的恐怖片,。有一次我問兒子:“我聽老師說,,你的學習效率特別高,,我很佩服你這一點,你是怎么做到的呢,?”孩子回答:“我打游戲的時候,,一點都不想學習的事,我學習的時候,,也一點都不想打游戲的事,。”當然,,孩子的每一個進步,,都不是一朝一夕完成的,而是日積月累的結果,。這需要父母具備足夠的耐心,,穩(wěn)定的狀態(tài),以及智慧,。常常是周五一進門兒子就把書包一扔,,到了周日的傍晚,才會打開,,然后挑燈夜戰(zhàn)寫作業(yè),。要擱以前,我是承受不住那種焦慮的,,遲早會發(fā)飆,。但現在,我真心覺得寫作業(yè)是孩子自己的事情,。我說:“媽媽現在也學習成長了,,我知道學習,、寫作業(yè)是你的事情,媽媽相信你有自己的節(jié)奏,,我們就各自負責吧,。”作業(yè)寫不完,他說怎么辦,?我說,,我也不知道怎么辦。“打開你的心去拒絕”,,這是完形教會給我的又一個本領,。有一次我問他:“兒子你怎么這么厲害呢,我看有的孩子,,家長整天在后面催催催,,有的孩子,整天報班報班,,可那些孩子學習的時候還是沒精打采的,,你怎么這么讓我省心呢?”他說:“媽媽,,那是因為你的不同呀,。你都允許我打游戲了,我也有動力去學習,,這都是一環(huán)扣一環(huán)的,。”他繼續(xù)解釋:“如果你因為讓我學習就拼命控制我打游戲,,那么打游戲跟學習,,它們就是對立的,。但因為我可以打游戲,所以打游戲對我來說就是一種放松,,這兩件事不是打架的關系,,學習就像放電,打游戲就像充電,?!?/section>知易行難,所以我們總是陷入“知道卻做不到”的困惑中,。在沒有學習之前,,我一直認為我有一個“金色童年”,,后來我發(fā)現,其實人是會選擇性遺忘的,,沒有人能不受童年的影響,,那份傷痛一直都在,并潛移默化影響我,。以前,,我不知道為什么,總能在兒子很開心很得意的時候,,去潑他一盆冷水,。比如孩子考得不錯,興高采烈跟我分享的時候,,我一定會說:“那你想想還有哪些地方做的不足呢,?”后來我才知道,,原來我小的時候就經常被媽媽潑冷水,我心里難過,,卻又必須說服自己媽媽是為我好,。所以你看,就算頭腦再強大,,那些你不喜歡的東西,,還是在你無意識中學會了,并繼承了,。在這個層面上,,完形療愈了我,,清理了我身體里、意識中的許多卡點,。以此為基礎,,完形又在我的身體里注入了很多缺失的“營養(yǎng)”,比如價值感,。以前我的價值感是建立在孩子身上的,,培養(yǎng)出一個優(yōu)秀的孩子,就等于實現了我的人生價值,。但現在我不這樣想了,,孩子不屬于我,我也無需孩子來證明,,我的使命是借由孩子來完整自己,,用我的靈魂,去影響孩子實現他自己,。至此,,我的狀態(tài)再也不受情緒所控制,我的情緒也不再因焦慮擔心而被勾起,。也許,兒子在我的努力“教育”下,,靠著天賦,,成績可能依然不錯,但他絕對不會像今天這么自信,。很多高材生,,外在條件很優(yōu)秀,但內心始終有一個別人看見不見的地方,,藏著深深的自卑,,不可否認,這份自卑更多來自于家庭,。所以,,我們是要一個“看上去很好”的孩子,還是“真的很好”的孩子呢,?我們是要一個能自我負責,、自我實現的人生,還是一個知道許多道理卻依然過不好的人生呢,?從“知道”到“做到”的路很遠,,但并不妨礙我們帶著決心去上路,。 口述 | (完形高級班學員) 撰文 | 小軒窗(迪揚主創(chuàng)團成員) 審稿 | 小軒窗&琳珂(迪揚主創(chuàng)團成員) 即可購買《提升孩子學習力》 限時優(yōu)惠29.9元,, 幫助孩子養(yǎng)成受益終生的學習習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