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江 杜甫夔州詩中不少涉及奉節(jié)的地名,,由于年代久遠,,時過境遷,加之歷代注家五花八門的詮釋,,以致在眾多著作甚至在典籍中撲朔迷離,。有的學者專家即使到現(xiàn)地進行過考察,也難免一知半解,,張冠李戴而與實際相差甚遠,。本文試就這方面的情況,談談自己的一些看法,。 劉備托孤,、崩殂的永安宮究竟在哪里? 劉備托孤,、崩殂的永安宮所在有兩種說法,,一是在白帝城內(nèi),二是在老縣城師范學校內(nèi),。眾說紛紜,,各執(zhí)一詞,難作定論,。 一,、杜甫對永安宮的認知 杜甫對劉備、諸葛亮有深厚的情結(jié),,寫有許多有關(guān)三國的詩,,僅夔州詩中就有12首之多,,其中涉及永安宮的有以下幾首。 詠懷古跡五首其四 蜀主窺吳幸三峽,,崩年亦在永安宮,。 翠華想象空山里,玉殿虛無野寺中,。 古廟杉松巢水鶴,,歲時伏臘走村翁。 武侯祠屋長鄰近,,一體君臣祭祀同,。 原注:殿今為臥龍寺,廟在宮東,。 這首詩作于大歷元年(766)秋天,。主要是詠懷夔州古跡永安宮、諸葛廟,,點明劉備托孤,、崩殂都在白帝城、永安宮,,同時認定當時的先主廟和諸葛廟都在白帝城西郊溪水岸邊,。 首聯(lián)“蜀主窺吳幸三峽,崩年亦在永安宮”敘史,,寫劉備征吳敗退白帝,,崩殂于永安宮。所謂“永安宮”是劉備的臨時行宮,,劉備新敗,,又急又病,且在倉促的八個月中何來工夫新蓋象模象樣的皇帝宮室,!其所以稱之為“永安宮”,,不過是對他的身份表示尊重而已。再者既然敗退,,安身之處必然選在行政中心,、百二雄關(guān)的白帝城,,豈可住在無險可守的郊區(qū),!須知當時白帝城是巴東郡郡治、魚復縣(劉備將之改為永安)縣治所在,?!靶胰龒{”是說蜀主駕幸三峽地區(qū)的白帝城?!氨滥暌嘣谟腊矊m”,,請注意這個“亦”字,,它是強調(diào)劉備崩殂的 ……………………………………………… 作者簡介:李江,奉節(jié)縣竹園中學教師,。 地方也在白帝城,。為何不直接寫成“崩年亦在白帝城”呢?如果那樣寫就不合律詩的平仄要求了,。 頷聯(lián)“翠華想象空山里,,玉殿虛無野寺中”,寫眼前所見的先主廟和諸葛廟,,并非堂而皇之的廟堂,,而是顯得簡陋衰頹,僅有“翠華想象”和“玉殿虛無”的感受,。 頸聯(lián)“古廟杉松巢水鶴,,歲時伏臘走村翁”,寫廟前景物和歲時常有祭祀的狀況,?!吧妓沙菜Q”點明廟在西郊有水鶴棲息的溪水岸邊(即民國年間的武侯祠,移民遷城之前的縣委黨校所在),。 尾聯(lián)“武侯祠屋長鄰近,,一體君臣祭祀同”,與《古柏行》里“憶昨路遶錦亭東,,武侯先主同閟宮”,,與原注:“殿今為臥龍寺,廟在宮東”同樣明確指出寺廟都在臥龍山下,,而且一東一西,,互相鄰近。成都和夔州的格局都是如此,。杜詩原注“廟在宮東”的“宮”是指杜甫所見到的先主廟,,并非劉備在白帝城托孤和崩殂的那個永安宮。 武侯廟 遺廟丹青落,,空山草木長,。 猶聞辭后主,不復臥南陽,。 此詩寫廟宇凋殘,,追懷諸葛亮的功德?!翱丈健北砻魑浜顝R,、先主廟都不在白帝城,而是在郊外臥龍山麓溪水之濱。 謁先主廟 慘淡風云會,,乗時各有人,。力侔分社稷,志屈偃經(jīng)綸,。扶漢留長策,,中原仗老臣。 雜耕心未已,,歐血亊酸辛,。霸氣西南歇,雄圖歷數(shù)屯,。錦江元過楚,,劍閣復通秦。 舊俗存祠廟,,空山立鬼神,。虛檐交鳥道,枯木半龍鱗,。竹送清溪月,,苔移玉座春。 閭閻兒女換,,歌舞歲時新,。絕域歸舟遠,荒城系馬頻,。如何對搖落,?況乃久風塵。 孰與關(guān)張并,,功臨耿鄧親,?應天才不小,得士契無鄰,。遲暮堪帷幄,,飄零且釣緍。 向來憂國淚,,寂寞灑衣巾,。 這首五言排律寫廟中景事及憂患時局的心情。其中“竹送清溪月”是說清溪邊的竹林送走夜復一夜的明月,,表明先主廟在白帝城西郊水邊,。 諸葛廟 久游巴子國,屢入武侯祠,。竹日斜虛寢,,溪風滿薄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