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1月10日,八寶山公墓禮堂,,陳毅的追悼會即將開始,。就在此時,一個意想不到的人來到了陳毅元帥的追悼會,,他就是毛主席。由于身體問題,,毛主席其實是不被允許過多出門的,,尤其是在那樣寒冷的北京的一月份,稍有不慎,,就會使得毛主席的病情加重,。 毛主席 但毛主席依然要去,,這是自己從井岡山時期就認(rèn)識的老戰(zhàn)友,,他怎能不去?毛主席到現(xiàn)場后,,看著靈堂上擺放著的陳毅元帥的遺照,,心里很難過。毛主席想了很久,,又轉(zhuǎn)過頭去看擺放在周圍的花圈,,大多大同小異,唯一一則花圈引起了毛主席的注意,,準(zhǔn)確地說應(yīng)該是花圈上的挽聯(lián),,引起了主席的注意。 看完之后,,毛主席連說了幾句“好”,,然后又看了看落款,上面寫著“張伯駒”三個字,。主席點點頭,,又不禁發(fā)出疑問,陳毅和張伯駒很熟嗎,?因為若非如此,,張伯駒做的挽聯(lián)怎么會如此符合陳毅一生的寫照? 張伯駒 那張伯駒是何許人也?他和陳毅將軍又有著怎樣的關(guān)系,? 張伯駒,,民國四公子之一。張伯駒的父親名為張振芳,,是晚清的直隸總督,,而他的伯父則是民國的大總統(tǒng)袁世凱。出生在這樣一個家庭里,,張伯駒不管是當(dāng)官還是從軍,,都是十分順利的。然而,,張伯駒在張家就像一個異類,,不論是從政還是從軍,他都沒有一點興趣,。 盡管張伯駒為繼承父志,,加入過軍界,、政界,但他在里面沒待多久,,就因為受不了爾虞我詐的風(fēng)氣,,選擇退出這些“多事之地”。比起混跡于充滿權(quán)利之爭的地方,,生性淡薄的張伯駒更喜歡,,也更愿意搞文學(xué)文物研究。 國劇學(xué)會第二次聚會時合影,左四,、左七分別為梅蘭芳,、余叔巖 由于長時間與文物打交道,張伯駒成為了一位文物保護(hù)者,,致力于研究并收藏文物,。1930年,張伯駒與梅蘭芳,、李石曾,、余叔巖等人組織了“國劇學(xué)會”。該學(xué)會首次創(chuàng)建了國劇陳列館,,以及圍劇傳習(xí)所,,并收藏了劇本、劇照,、樂器等珍貴資料10萬余件,。 1937年,正是日本全面侵華的時間,。日寇在侵略中華期間,,經(jīng)常會搶奪中國的文物回國陳列。恰在此時,,一幅名為《平復(fù)帖》的名家法帖流傳于世,。這《平復(fù)帖》是西晉陸機(jī)的一幅手寫真跡,距今有一千多年的歷史,。若是能夠保存下來,,對中國書法歷史的研究,有著重要的意義,。 《平復(fù)帖》 這樣一件文物,,張伯駒肯定不會讓其流落于侵略者之手,。于是,張伯駒悄悄趕在日本人之前,,以4萬塊大洋的價格買下了這副名家法帖,。張伯駒弄到《平復(fù)帖》后,便小心翼翼地將其保存起來,,從不對外人說起,,為的就是防范不懷好意之人。 然而1941年,,張伯駒藏有《平復(fù)帖》的消息,,不知被誰泄露出去,隨即他就被綁架,。綁匪開出天價,,要求張家贖人。但是因為拿錢收藏文物,,張家根本就拿不出那么多的錢,。 而綁匪早就摸清了張家的底細(xì),他們是故意說出這么高的贖金,,待張家人急得團(tuán)團(tuán)轉(zhuǎn)時,,才說出了自己的真實目的,要張家人拿《平復(fù)帖》來換,。張伯駒知道綁匪的真實意圖后,,斷然拒絕,并且告知自己的家人:“我能不能出去都不要緊,,最重要的是,,一定要保護(hù)好藏品,要是你們拿藏品來贖我,,我死都不會出去的,。” 張伯駒 潘素夫婦 張家人是了解張伯駒性格的,了解張伯駒的意思后,,誓死不從綁匪的要求,,而張伯駒也以絕食抗議。綁匪一看,,張伯駒明顯是“光腳的不怕穿鞋的”,,最后只能無奈“降價”。在張家人的努力下,,張伯駒終于被救了出去,。 但這一件事,,并沒有打消張伯駒收藏文物的念頭,他后來還變賣自己的房產(chǎn),,就為了能夠拿到更多的文物真跡,。新中國成立后,張伯駒便將這些自己視為珍寶的文物,,全部無償捐給了故宮博物館,。毫不夸張地說,整個故宮的藏品,,起碼有一半是張伯駒捐贈的,。 陳毅 1957年初夏,,北海舉辦了一場明清書畫作品的展覽會,陳毅也應(yīng)邀參加,。看著會上展覽出的,,品位極高的名家字畫,陳毅心里很開心,。陳毅一邊參觀,,一邊高興地說:“好,好,!展覽會辦得極好,!” 見狀,工作人員立馬向其表示,,此次展覽會,,是由張伯駒老人發(fā)起的,老人聯(lián)絡(luò)了很多收藏家,,以及相關(guān)部門一起舉辦,。除此之外,展覽上展出的字畫,,也大多是由張伯駒老人捐獻(xiàn)的,。 陳毅越聽越對張伯駒感興趣,他想要見一見這位花費大力氣保護(hù)國家文物的老人,。于是在展覽結(jié)束后,,陳毅專門派人去邀請張伯駒到他家中去敘一敘。張伯駒接到通知后,,心里很激動,。 張伯駒 其實張伯駒早就知道陳毅的大名了,。陳毅在革命時期的威名誰人不知,,誰人不曉呢?新中國建立后,,陳毅被任命為上海市的市長,,這時候張伯駒就想要到上海去拜訪陳毅。只不過張伯駒來到上海時,,陳毅去了南京,兩人不巧錯過了,。 如今,,能夠得到陳毅的邀請,張伯駒的興奮激動可想而知,,他立馬趕到陳毅家中,。見面之后,陳毅首先上前,,雙手緊緊握著張伯駒的手,,感慨地說:“你為國家文物所作的貢獻(xiàn)令人敬佩不已,展覽會也辦得很有意義,,能喚起人們的民族自豪感,,你的詞頗有北宋之風(fēng),情采可觀,,不可多得?。 ?/span> 張伯駒受寵若驚,立刻謙虛地回敬陳老總,。兩人一番寒暄,,從高雅文學(xué)談到通俗藝術(shù),從詩詞歌賦談到文物修復(fù),。通過這次聊天,,兩人都感覺相見恨晚,要不是時間比較緊,,怕是能夠聊上個三天三夜,。 這次分別之后,陳毅和張伯駒其實很少有機(jī)會再見面,,主要原因還是在于,,兩人都比較忙,尤其是陳老總,,畢竟新中國才成立沒多久,,萬事萬物百廢待興,,很多國家事務(wù)都需要他來幫忙和處理。 不過,,在這么忙的情況下,,兩人依舊有著聯(lián)系,平時多有書信往來,,大多是談一些文學(xué)藝術(shù),。除此之外,在張伯駒后來比較落魄的時候,,陳毅對他多有幫助,,比如為他介紹工作。在陳老總的幫助下,,張伯駒夫婦的生活才得以好轉(zhuǎn),。 晚年的張伯駒,潘素夫婦 1962年的春節(jié),,張伯駒夫婦專門帶上東北的特產(chǎn),來感謝陳毅對他們的關(guān)心,。對此,,陳毅熱烈歡迎,設(shè)宴款待,。當(dāng)陳毅問起張伯駒近期的生活時,,張伯駒笑著回答了陳毅的問題,表示自己過得十分不錯,。 陳毅聽完后,,終于是放下心來,他對張伯駒說:“有你這句話,,我就放心了,。”晚飯結(jié)束后,,陳毅還親自送別了張伯駒,,兩人都沒想到,這一次見面,,竟成為了永別,。 1972年1月6日,噩耗傳來,,陳毅元帥因為腸癌永遠(yuǎn)閉上了雙眼,,他去世了,在北京最寒冷的季節(jié)里去世了。張伯駒得到消息后,,悲痛難忍,,淚流滿面地說:“怎么會這樣,怎么會這樣……” 就在陳毅元帥去世的前幾天,他還好好的,,接待了幾批外賓,。陳毅那談笑風(fēng)生的表情,任誰也無法忘記,,才過去幾天,,就要人接受這樣的噩耗,太突然了,! 而陳毅去世的消息,很快也傳到了中南海,。得知消息的毛主席失眠了,,昔日的戰(zhàn)友一個接一個地離開,怎能叫他不難受,?1月8日,,主席含淚圈發(fā)了有關(guān)召開陳毅追悼會的文件。 文件規(guī)定,,陳毅的追悼會,,定在1月10日下午3點,于八寶山革命公墓舉行,。當(dāng)天中午,,身穿淡黃色睡衣的毛主席,手捧著一本書躺在臥床上,,但是卻沒見他翻動一頁,。過了一會兒,毛主席放下手里的書躺下,,想要休息,,可怎么也睡不著,輾轉(zhuǎn)反側(cè),。 好一會兒,,主席才坐起來,,他略顯疲態(tài)的眼睛,看著走進(jìn)來的秘書張玉鳳,似在不經(jīng)意間問道:“現(xiàn)在幾點了,?”張玉鳳看了看手表,,告訴主席時間。聽完后,,主席喃喃自語:“追悼會快開始了吧,。” 還沒等張玉鳳回答,,毛主席就說:“備車,,我要去參加陳毅同志的追悼會!”主席的聲音雖小,,卻鏗鏘有力,,他顫顫巍巍地站起來,慢慢向門口走去,。這個決定太突然了,,工作人員趕緊備車,又通知給周總理等人,。 張玉鳳拿起衣服就要給主席換,,主席拒絕了,因為時間快來不及了,。最后主席就穿著睡衣坐上了前往追悼會的汽車,。而接到通知的人,雖對毛主席的決定感到突然,,但也樂于見到主席前往陳毅的追悼會,。 等毛主席來到現(xiàn)場時,,在場所有人都很激動,尤其是陳毅的妻子張茜,,她流著淚,,上前攙扶毛主席,有很多話想說,,卻又不知道如何開口,,千言萬語到最后只有簡簡單單飽含著委屈的兩個字:“主席……” 毛主席拍了拍張茜的手,悲痛地說:“陳毅是個好同志,!”一句話,,充滿了對陳毅的肯定。張茜聽完后,,眼淚流得更洶涌了,。追悼會開始了,,毛主席在工作人員的攙扶下,向大廳走去,,他一邊走,,一邊看花圈。 只見其中一個花圈的挽聯(lián)寫道:
毛主席輕輕點了點頭,表示了肯定,,隨后看向落款,,上面寫著:張伯駒。主席知道張伯駒這個人,,卻不知道他和陳毅的關(guān)系,,于是問道:“陳毅和張伯駒很熟嗎?” 張茜上前回答道:“是的,?!比缓笥纸o主席講了陳毅和張伯駒相識相知的過程,又說張伯駒原本想來參加陳毅的追悼會,,但是由于種種原因,,最后他沒能來到現(xiàn)場,只好送來花圈,,以表達(dá)自己的哀思,。 毛主席聽后,,沒有做聲,,過了很久他才問起張伯駒的生活情況,在得到“張伯駒生活無著落”的回答時,,主席愣了一下,,隨即對周總理說:“張伯駒先生這樣的人才還是要給出路的,起碼要給人家一口飯吃,。你是總理,,你給他安排一個工作吧?!?/span> 就這樣,,張伯駒在總理的安排下,進(jìn)入了中央文史研究館工作,。張伯駒帶著對陳毅的懷念,,兢兢業(yè)業(yè)地工作,直到1982年2月26日,,離開人世,。不過,張老應(yīng)該是開心的吧,,因為陳毅和他,,兩位老朋友終于能夠再次相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