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癲癇 心邪癲狂:攢竹、尺澤,、間使,、陽溪,針灸之,。 癲狂:曲池灸七壯,;少海、間使,、陽溪,、陽谷、大陵,、合谷,、魚際、腕骨、神門,、液門,、肺腧、行間,、京骨,,各灸之,;沖陽灸百壯,。 癲癇:百會、神門各灸七壯,,鬼眼三壯,;陽溪、間使,,三十壯,;神門、心俞,,百壯,;肺腧百壯;申脈,、尺澤,、太沖、曲池,,各七壯,。 狂言:太淵、陽溪,、下廉,、昆侖灸之。 狂言不樂:大陵針灸之,。 多言:百會針灸之,。 喜笑:水溝、列缺,、陽溪,、大陵,針之,。 善哭:百會,、水溝,針之,。 卒狂:間使,、合谷、后溪,針之,。 狂走:風府,、陽谷,針之,。 發(fā)狂:少海,、間使、神門,、合谷,、后溪、復溜,、絲竹空,,針之。 呆癡:神門,、少商,、涌泉、心腧,,針灸之,。 發(fā)狂、登高而歌,、棄衣而走:神門,、后溪、沖陽,,針之,。 羊癇:天井、巨闕,、百會,、神庭、涌泉,、大椎,,各灸之;又于第九椎下灸三壯,。 牛癇:鳩尾,、大椎,各灸三壯,。 馬癇:仆參,、風府、臍中,、金門,、百會,、神庭,各灸之,。 犬癇:勞宮,、申脈,灸三壯,。 雞癇:靈道灸三壯,,金門針之;足臨泣,、內(nèi)庭,,各灸三壯。 豬癇:昆侖,、仆參,、涌泉、勞宮,、水溝、百會,、率谷,、腕骨、內(nèi)踝尖,,各灸三壯,。 五癇吐沫:后溪、神門,、心腧,、鬼眼,灸百壯,;間使灸三壯,。 目向上視不識人:顖會、巨闕,、行間,,灸之。 附癲狂,、神志失常針灸十三要穴:(1)人中穴(2)少商穴入三分(3)隱白穴入二分(4)大陵穴入半寸(5)申脈穴火針三分(6)風府穴入二分(7)頰車穴入五分(8)承漿穴入三分(9)勞宮穴入二分(10)上星穴入二分(11)會陰穴入三分(12)曲池穴火針五分(13)舌下中縫刺出血 凡男女或歌,、或笑、或哭,、或吟,、或多言、或久默,、或朝夕嗔怒,、或晝夜妄行、如狂如癲,依上穴次第針之,,再針間使后溪,。 2. 婦人 月經(jīng)不調(diào):氣海、中極,、帶脈,、腎俞、三陰交,,針灸之,。 月經(jīng)過時不止:隱白針之。 下經(jīng)如冰,,來無定時:關(guān)元灸之,。 漏下不止:太沖、三陰交,,針灸之,。 血崩:氣海、大敦,、陰谷,、太沖、然谷,、三陰交,、中極,針之,。 無嗣:關(guān)元灸三十壯,,或灸陰交、石關(guān),、關(guān)元,、中極、商丘,、涌泉,、筑賓。 滑胎:關(guān)元左右各開二寸灸五十壯,,或中極傍各開三寸灸之,。 難產(chǎn)催生及下死胎:太沖補,合谷補,,三陰交瀉之,。 橫生足先出:足小趾尖灸三壯。 胞衣不下:三陰交,、中極,、照海、內(nèi)關(guān),、昆侖,,針之。 產(chǎn)后血暈:三里,、三陰交,、支溝、神門,、關(guān)元,,針之。 赤白帶下:曲骨灸七壯,;太沖,、關(guān)元、復溜,、中極,,灸百壯。 干血癆:曲池,、支溝,、三里、三陰交,,針灸之。 產(chǎn)后癆:百勞,、腎俞,、風門、中極,、氣海,、三陰交,針灸之,。 無乳:膻中灸之,,少澤補之。 產(chǎn)后血塊痛:曲泉,、復溜,、三里、氣海,、關(guān)元,,針之。 3. 小兒 臍風撮口口噤:然谷針三分,,灸三壯,。 驚癇:鬼眼穴灸之(即二手足大拇指相并縛之,,于爪甲下灸之;少商隱白灸之)余參考癲癇門,。 驚風:腕骨針之,。 脫肛:百會灸七壯,長強灸三壯,。 驚風危急難救:兩乳頭下黑肉上灸三壯,。 瀉痢:神闕灸之,。 冷?。耗毾露缇闹?/span> 吐乳:膻中下一寸六分,,在中庭灸五壯,。 吐沫尸厥:巨闕七壯、中脘五十壯,,灸之,。 角弓反張:百會灸七壯,天突灸三壯,。 夜啼:百會灸三壯,。 臍腫:對臍脊骨上灸三壯或七壯。 口蝕齦臭穢:勞宮灸一壯,。 腎脹偏墜:關(guān)元灸三壯,,大敦灸七壯。 偏身生瘡:曲池,、合谷,、三里、絕骨,、膝眼,,針之。 遺尿:氣海百壯,,大敦三壯,。 羸瘦食不化:胃俞、長谷(臍旁二寸)灸七壯,。 4. 瘍腫 癰疽,、毒腫:初起于腫處上灸三七壯;已潰或化毒危急,,灸騎竹馬穴,。 疔腫在面部:于合谷、足三里,、神門,,針灸之,。 疔腫在手部:灸曲池七壯。 疔腫在背部:肩井,、三里,、委中、臨泣,、行間,、通里、少海,、太沖,,針灸之;并灸騎竹馬穴,。 癰疽發(fā)背,,初起不痛者:以蒜片著瘡頂處以艾灸之,不痛灸之痛,;痛者灸至不痛為止,。 附骨疽:于間使后一寸,灸如年壯,。 瘡疥:肺腧,、神門、大陵,、曲池,,針之。 馬刀俠癭:絕骨,、神門,,灸之。 熱風隱疹:曲池,、曲澤、合谷,、列缺,、肺腧、魚際,、內(nèi)關(guān),,針之。 皮風癢瘡:曲池灸二百壯,;神門,、合谷灸三七壯。 瘰疬:百勞灸三七壯至百壯,;肘尖百壯,;瘰疬之第一核以針貫核正中用雄黃末拌艾灸之,。 第九章 灸與火罐 一、灸法的意義 灸法是灼體療病的意思,,凡是在操作時,,用一撮艾絨或其他藥物作燃料在皮膚表面上的穴位燒灼或熨燙,借艾火的熱力透入肌層以起治療或防病的作用,,都稱為灸法,。社會上少數(shù)人時常將炙與灸混為一談,乃一種錯誤,,灸字及炙字的意義不同,,灸是火在皮膚或物品之上燒灼或熨燙,炙是火在物品之下,,使其炙熱或干燥之,,使其失去水分。 二,、灸的長處 (一)祛散陰寒:素問異法方宜論曰:“北方者,,天地所閉藏之域也,其地高陵居,,風寒冷冽,,其治宜灸焫?!笨芍挠徐钌㈥幒?。 (二)溫行氣血:靈樞刺節(jié)真邪篇曰:“胸中之血凝而留止,弗之火調(diào),,弗能取之,。”即是說明灸有溫行氣血的功效,,因為血得氣而行,,氣機溫調(diào),營衛(wèi)和暢,,疾將自除也,。 (三)扶危固脫,溫陽復脈,,起死回生,,扶正祛邪:傷寒論曰“少陰病吐利,手足厥冷,,反發(fā)熱者不死,,脈不至者灸少陰七壯;下痢,、手足厥冷,、無脈者,,灸之?!边@說明灸有溫陽復脈的功效,。 扁鵲心書曰:“人至晚年陽氣衰,故手足不暖,,下元虛憊,,動作艱難,蓋人有一息氣在則不死,,氣者陽所生也,。”又曰:“醫(yī)之治病用灸,,如做飯需薪,,今人不能治大病,良由不知針灸故也,,世有多種大病不用艾灸丹藥,,如何救得性命,若灸遲,,真氣已脫,,雖灸亦無益矣;若能早灸,,自然陽氣不絕,,性命堅牢?!边@更說明灸有扶危固脫,,回陽復脈的作用,所以灸的醫(yī)術(shù)不可忽視,,近年來,,針灸者,重針不重灸,,實在是針灸界面臨之危機,。 (四)保健強身,疾病預防,,益壽延年,幸福一生:灸可益氣溫陽,,而人身的陽氣有“衛(wèi)外而為固”的作用,,人若陽氣常盛,則病邪不易侵犯,,身體就會強健,,而不致發(fā)生疾病,,常灸者,則瘴癘,、溫瘧,、毒氣,不能著人也,,故常灸無害而有益也,。 三、灸的種類及物料與方法 (一)灸的種類 1. 直接艾炷灸(疤痕灸):用最優(yōu)良之細柔艾絨在皮膚上施灸,。 2. 間接艾炷灸(無疤痕灸):隔姜,、隔鹽、隔蒜,、隔藥餅,、隔附子、隔豆豉,、隔胡椒灸,。 3. 艾卷灸、艾條灸,、太乙針灸,、雷火針灸 4. 天灸、毛茛灸,、斑蟊灸,、旱蓮灸、蒜泥灸,。 (二)灸的物料 艾葉,,每年五月(舊歷)上旬采艾、曬干,、搗絨,、去梗及葉絲,篩去塵土柔軟如棉者良,。 (三)艾的保管 防止潮濕及霉爛,,防止蟲蛙,置干燥處,,常在日光下暴曬,。 (四)艾的性味及功效 味苦辛,性溫,,熟熱純陽之性,,能回垂絕之元陽,通十二經(jīng),走三陰,,理氣血,、祛寒濕、暖子宮,、止諸血,,溫中開郁,調(diào)經(jīng)安胎,,上述作為湯內(nèi)服者,,灸有通經(jīng)活絡(luò),祛除陰寒,、回陽救逆,,預防疾病等優(yōu)點。 (五)艾絨的選擇 越陳久越好,,青黃質(zhì)純而細柔者,,干燥易燃者,中途不熄者,,為上品,,反此為劣品,不可應用,。 (六)灸的方法 艾炷灸是灸法中最廣泛的灸療方法,,將艾絨搓緊,捻成如三角形跳棋子之形狀,,捻成如蠶豆大者為大壯,,如黃豆大者為中壯,米粒大者為小壯,,計分此三種,,一般用于直接灸者以小壯為宜,間接灸者根據(jù)患者之體質(zhì)及病況以大中壯較宜,,此三種尚須參考患者年齡,、性別、體質(zhì),、穴位,、病情等,靈活運用,,不可拘泥,。 1.直接灸 (1)無疤痕灸:以艾炷在皮膚上直接灸治,但是以不使灼傷起泡為度,,先以甘油在應灸之穴位上潤濕,,再以小壯之灸炷放置穴位上燃灸,,在燃至一半患者有燙覺時,即將艾炷用鑷子夾掉,,另換新艾炷再灸,待其皮膚紅潤為止,。 (2)有疤痕灸:用小炷艾壯置在應灸之穴位上燃灸之,,待艾炷燃盡,再換新壯,,灸滿壯數(shù)為止,,燒后有小水泡而成疤痕,但并非壞的現(xiàn)象,,相反的能夠收到較好的效果,。 2. 間接灸 (1)隔鹽灸:治腹痛,可將細鹽先炒黃待稍溫后填滿神闕(肚臍)上置艾炷灸之,,痛止灸止,。腹瀉、虛脫肢冷,,脈伏,,汗出等疾皆有效。 (2)隔蒜灸:大頭蒜切分厚為片,,用針刺數(shù)孔置穴位上以中大炷艾壯灸之,,艾炷之大小應以蒜片厚薄來分,每灸四五壯換去蒜片,,每穴一次可灸五至七壯可治虛勞,,瘡毒、瘰疬,、腹中塊等病,,另有長蛇灸者,亦為隔蒜灸之一種,,以大蒜一斤去皮搗爛,,患者伏臥,自大椎穴至腰俞穴敷蒜泥二分厚二寸寬,,周圍以棉皮紙固封勿令氣泄,,然后在大椎穴及腰俞穴用中炷艾壯灸治,不計壯數(shù),,直到患者自覺口鼻內(nèi)有蒜味時停灸,,少時以溫開水滲敷棉皮紙周圍,移去蒜泥,,治肺癆有效,。 (3)隔姜灸:將老生姜切分許厚之片,,以針刺數(shù)孔置于穴上灸之,患者感灼熱時用鑷子夾起換壯再灸(不換姜)以病況決定壯數(shù),,直灸到皮膚汗?jié)窦t潤時為止,,可治中虛、腹?jié)M,、胃痛,、疝痛、腹瀉,、嘔吐,、風寒、痹痛,、傷風,、感冒、陽虛等癥,。 (4)附子灸:用附子切細研末以黃酒調(diào)和作餅約分許厚,,以針穿刺數(shù)孔置穴上,艾炷灸之,,由于附子辛溫大熱,,有溫陽扶羸作用,宜治一切陽痿,、早泄,、命門火衰等癥,如用于治療瘡毒結(jié)管,,久潰不斂之疾時,,可將附子餅置瘺孔上灸之,能有去腐生新,,促使瘡口愈合的功用,。 (5)豆豉灸:用淡豆豉研末,和黃酒成餅約一二分厚,,針刺數(shù)孔,,置患處灸之,餅干再換,,有發(fā)汗解表作用,,可治療癰疽發(fā)背初起,未潰之時,,但得瘡部汗出邪毒散泄病亦隨愈,。 (6)胡椒灸:白胡椒少許研末,調(diào)面粉做餅,,約半分厚,,中央按一凹處,,置藥末(丁香、肉桂,、麝香各等分合成)于內(nèi),,置穴上灸之,治療風濕痹痛,,局部麻木不仁等疾病,,效果良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