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zhàn)末期,,美軍俘虜一批德國軍官。有天晚上,,美國軍官舉辦晚會,,邀請一些戰(zhàn)俘營里的德國軍官觀看戰(zhàn)勝者的表演。 一位名叫施密特的德軍少校對在場美國軍官的表演不以為然,,并指出美國軍官在演奏柴可夫斯基樂曲的諸多錯誤,。 一位美國將軍于是邀請施密特少校演奏鋼琴。少校整理好自己的軍服,,深吸一口氣,,開始他的表演。當施密特少校演奏結束以后,,整個大廳一片沉寂,,隨后爆發(fā)出一陣經久不息的熱烈掌聲。 那位美國將軍感到不可思議,,問到:“你是從哪個音樂學院畢業(yè)的,?” 少校驚訝地看了將軍一眼,,說:“我從沒讀過什么音樂學院,我是從西里西亞陸軍軍官學校畢業(yè)的正規(guī)德國軍官,?!? 美國將軍露出詫異眼神,又問少校:“那你的鋼琴是在哪兒學的啊?” 少?;卮穑骸霸谲姽賹W校,!德國的軍校都設有專門的藝術專修課,每名學員都要接受良好的藝術教育,,并掌握一,、二門樂器或聲樂技藝。在座的德國軍官中,,比我藝術水平高的大有人在,。” 美國將軍露出不解的神情,,又追問到:“你們的軍校為什么要專設藝術課呢,?” 施密特少校不無驕傲地說:“在我們德國軍人看來,戰(zhàn)爭不僅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除了良好的軍事素質和堅強的意志,,每一位指揮官的戰(zhàn)爭表現都與他的想象力和藝術造詣密切相關。只有最富于想象力的統(tǒng)帥,,才能創(chuàng)造出杰出的戰(zhàn)爭作品,。” 全場的美國軍人再次一片安靜,。也許他們已經明白,,為什么只有五千萬人口的德國能夠與大半個地球的軍人們廝殺七八年而又如此輝煌…… 德國軍人有這樣的傳統(tǒng)來自于18世紀普魯士國王腓特烈·威廉一世(士兵國王,1713~1740年在位)建立的 “普魯士軍官團”,,這個軍官團由一幫容克貴族組成,這也是德國軍官團的前身,。 這些貴族不僅學習文化和藝術,,連哲學水平都是一流的。正是如此造就出德國軍人嚴謹,、善于計劃的特點,。如腓特烈大帝(1740~1786年在位),不僅是著名軍事家,、政治家,,還是一名作家、作曲家,,其代表作是《C大調長笛協(xié)奏曲》,。 普魯士能夠在被拿破侖征服之后崛起,,一戰(zhàn)戰(zhàn)敗后德國人能重新挑起二戰(zhàn),這一切很大程度上都是靠這支有著良好素質和傳統(tǒng)的軍官團,。 事實上,,納粹統(tǒng)治下的德國非常重視藝術和戲劇。即使在二戰(zhàn)后期,,盟軍空襲柏林不斷加劇,,希特勒仍然堅持重建被破壞的劇院。 希特勒認為,,正因為必須保持人民的士氣,,才需要戲劇表演。在希特勒看來,,整個戰(zhàn)爭就是一場大戲,。 德國著名作家黑塞說過,在軍營中經受過死亡考驗才能成為真正的藝術家,。 戰(zhàn)爭就是藝術,,戰(zhàn)爭一種無與倫比的美的享受。這就是德國軍人的戰(zhàn)爭藝術觀,。 |
|
來自: 漢斯咖啡真難喝 > 《二戰(zhàn):專題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