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通鑒》遇見紀檢干部】 衣賜履按:上回講到,,公元197年,,年初,,孫策借著袁術稱帝(僭號)的機會,與袁術決裂,。小霸王打郡縣,,滅賊寇,迅速擴張,,基本拿下了丹陽郡,、吳郡、會稽郡,,引起了北方曹老板的注意,。 夏天,朝廷派議郎王誧(讀如布,,陰平)南下,,向孫策下詔說: 董卓逆亂,禍國殃民,。先將軍孫堅起兵討伐,,雖大功未成,,但英名傳頌。孫策能夠遵從善道,,遠離奸邪?,F(xiàn)任命孫策為騎都尉,繼承老爹孫堅烏程侯的爵位,,領會稽郡太守,。 除了對孫策的任命之外,,還有一道詔書,。這道詔書應該算是曹操與孫策的一次政治角力,曹老板想試探小霸王的斤兩,,小霸王則以奇招破局,,雙方雖然沒有直接交手,基本上算個平局,,但我覺得孫策占了上風,。我們看看詔書是怎么說的: 故左將軍袁術(袁術是左將軍,這個“故”字,,意思是開除了袁術的朝廷編制),,有人匯報說他不顧朝恩,兇暴悖逆,,興兵作亂,,欺詐百姓,,朝廷最初并不敢相信。直到平東將軍,、領徐州牧,、溫侯呂布上書,痛斥袁術惑眾妖妄,,朝廷才知道他的鴟梟本性(鴟梟是一種惡鳥,,讀如吃消),大逆不道,,修建王宮,,設置百官,祭祀天地,,殘民害物,,為禍深酷。呂布前后上書,,都表示孫策心向朝廷,,打算討伐袁術,報效國家?,F(xiàn)在,,正是孫策為國盡忠的時機,望即刻與呂布,、行吳郡(江蘇省蘇州市)太守,、安東將軍陳瑀戮力一心,合兵討伐袁術,。 陳瑀前面出現(xiàn)過,,我們再簡單擺一下。 【陳瑀:憑什么我當不得將軍,?】 陳瑀家是徐州下邳國(首府下邳,,江蘇省睢寧縣北古邳鎮(zhèn))大族,,老爹是前太尉陳球,。沛國(首都相縣,安徽省淮北市)宰相陳珪(讀如規(guī))和他是堂兄弟,,陳珪的兒子,、廣陵太守陳登,就是他的親堂侄,。 公元192年,,揚州刺史陳溫去世,袁術任命陳瑀為揚州刺史,。 公元193年,,袁術被曹操,、袁紹聯(lián)軍暴打,一路逃到九江郡(安徽省壽縣),,豈料陳瑀竟然拒絕袁術入境,。袁術出兵進攻,陳瑀大為恐懼,,逃回老家下邳,。于是袁術占領壽春,自稱揚州刺史,,兼稱徐州伯,。 而呂布與袁術本是盟友,甚至約了兒女親家,,結果被陳珪,、陳登父子給攪黃了,呂布與袁術反目(詳見拙文《呂布的幼稚型人格(下):阿呆和阿瓜》),。 從孫策的角度看,,他對這道詔書,,有兩點不滿: 一是官職太低。呂布是平東將軍,,陳瑀是安東將軍,,孫策只是個騎都尉。呂布也就罷了,,人家畢竟有過誅殺董卓的大功,,而且,以前還做過左將軍這樣的重號將軍,。但陳瑀是什么東西,,居然也是將軍,憑什么,? 二是地盤吃虧,。應該是在公元195年年末,或公元196年年初,,孫策手下干部朱治,,發(fā)兵打跑了原吳郡太守許貢,領吳郡太守,,也就是說,,吳郡現(xiàn)在是孫策的地盤。現(xiàn)在,,曹操一道詔書,,就得把吳郡交給陳瑀,憑什么,? 我們前面講過,,孫策是有王霸之志的人物,好容易打下的地盤,,豈能輕易送人?而不接詔書,就是不服朝廷,,就是亂臣賊子,,孫策怎么辦? 【小霸王:既能打,,又懂政治,,難得】 孫策接了詔書,并沒有馬上表態(tài),。而是找人私下給朝廷的王使節(jié)做工作,,你看,呂布也是將軍,,陳瑀也是將軍,,我孫某同樣是帶兵的,卻只是個騎都尉,,這個這個,,好說不好聽嘛……王誧是個明白人,一看小孫同志跟這兒討價還價來了,,不給他升官,,他就不接詔誒,于是,,王使節(jié)也很爽快,,以獻帝劉協(xié)的名義,任命孫策為代理明漢將軍(假策明漢將軍),。 既然有了將軍的身份,,孫策接詔。 此時,,陳瑀屯兵海西(江蘇省灌南縣,,屬徐州廣陵郡,陳瑀堂侄陳登的地盤兒),,孫將軍集結部隊,,準備與呂將軍、陳將軍一道,,攻打袁術,。孫策行軍至錢塘(浙江省杭州市),陳瑀陰謀襲擊孫策,,派都尉萬演等人秘密渡江,,持三十多個印鑒,與丹楊,、宣城,、涇縣、陵陽、始安,、黟縣,、歙縣等地民變組織的頭目祖郎、焦已,,以及吳郡民變頭目嚴白虎等聯(lián)系,,約為內應,只要孫策大軍出動,,大家伙兒就一轟而起,,奪取孫策所占各郡。這個事兒,,不知道怎么被孫策知道了,,于是,派部將呂范,、徐逸率軍攻打海西,,大破陳瑀,俘獲官兵妻子四千余人,。陳瑀本人縱馬狂奔,,逃往冀州,袁紹任命他為故安都尉,。 衣賜履說:這一段,,似乎有道理,又有點不對勁,。 因為有幾個問題不好解釋: 第一,,雖然袁術稱帝了,雖然孫策反叛了,,但真要向自己的恩主動兵,,孫策做得出來嗎?孫策不是呂布,,孫策還是要顧及點名譽的,。在這一點上,劉皇叔也很類似,,雖然多次投靠他人,,又多次叛離,但是從來沒主動攻打過以前的恩主(公孫瓚,、曹操,、袁紹等)。對這種有王霸之志的人來說,,這并不是一個人品問題,,而是一個政治問題,,他們必須考慮天下人,特別是士大夫們對他們的看法,,這對今后網(wǎng)羅人才至關重要,。 第二,,如果真的奉詔合擊袁術,,即是孫策自覺加入朝廷,吳郡就得讓給陳瑀,,孫策甘心嗎,?我想,即使孫策甘心,,他手下那一票將領也不答應,。 第三,陳瑀有那個膽子打孫策嗎,?史書對陳瑀的評價是:瑀不知權,,而又怯。即是說,,陳瑀既不懂得機變,,還是個膽小鬼。前面講了,,陳瑀是袁術任命的揚州刺史,,袁術投奔他,他反而不接納,,這就是“不知權”,;袁術率軍攻打他,他立馬逃回老家下邳,,揚州刺史也不做了,,這就是“怯”。我們很難想像,,這樣一個貨色,,會公然違背曹操的命令,廣泛聯(lián)系各路賊寇,,打起風頭正勁的小霸王孫策的主意,。退一萬步講,假設那幫賊寇真的奪了孫策的地盤,,陳瑀又能鎮(zhèn)得住他們嗎,? 或曰,也許是曹操授意陳瑀這么干的??? 我不贊成,。一是以曹操當時的實力,江東即使吃了,,也還消化不了,;二是即使有吃掉江東的想法,也得派個能干的,,不能派陳瑀嘛,!陳瑀的堂侄陳登,就比陳瑀至少強一百倍,,這一點曹操很清楚,。 【政治角力:實力與智慧的合力】 公元198年,,孫策派正議校尉張纮到朝廷進貢。曹操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以前恐怕是小看這位江東美少年了,。此時,曹操正在打張繡的主意,,與北邊的袁紹關系也日益緊張,,而呂布和袁術重新結盟(這兩個人為什么又結盟,,我很好奇,沒有找到相關史料依據(jù)),,實在不想再與小霸王為敵,,于是,上表推薦孫策為討逆將軍,,封吳侯,。張纮被留在朝廷,擔任侍御史,。 公元199年,,袁術死,,孫策基本拿下江東,。此時,袁紹勢大,,官渡之局,,箭已上弦,曹老板決定繼續(xù)懷柔孫策,,把自己的侄女嫁給孫策的弟弟孫匡,,為兒子曹彰娶孫策堂兄孫賁的女兒;還延聘孫策的弟弟孫權,、孫翊到許都任職,;又下令揚州刺史嚴象舉孫權為茂才。 衣賜履說:曹操讓孫權,、孫翊到許都當人質,,孫策當然不送;孫策拿下了大半個揚州,,曹老板卻任命嚴象為揚州刺史,,就不任命孫策。大家都是場面上的人,,心知肚明,。 《三國志·孫策傳》裴松之注引吳歷載,曹公聞策平定江南,,意甚難之,,常呼“猘兒難與爭鋒也”。猘,,就是瘋狗,。 在曹老板心目中,孫策是一條小瘋狗,,一條難與爭鋒的小瘋狗,,一想起來,,曹老板就心神不寧。曹老板與劉皇叔論天下英雄的時候,,并沒有把小霸王算進來,,顯然,英雄與猘兒還是有些區(qū)別的吧,。 孫策襲擊陳瑀,,連消帶打,化解了曹老板的陰柔一刀,,但卻與下邳陳家結下了梁子,。 陳家是徐州大族,人才輩出,。其中一位,,就是湖海之士陳登。 陳登,,字元龍,。公元197年,被曹操任命為廣陵太守,,作為曹操收拾呂布的內應,。陳登將治所設在射陽(江蘇省寶應縣東北射陽鄉(xiāng)),建匡琦城,,重農墾,,興水利(疏通邘溝),廣陵郡迅速恢復生氣(公元195年,,劉備被呂布搶了徐州,,又被袁術痛毆,逃到廣陵郡海西縣,,軍中缺糧,,兵士們到了吃人肉的地步,只好向呂布乞降,,可見當時的廣陵郡被荼毒到什么程度),。 【湖海之士】 公元198年,陳登助曹操滅了呂布,,被封為伏波將軍,。史稱,布既伏誅,,登以功加拜伏波將軍,,甚得江、淮間歡心,,于是有吞滅江南之志,。 衣賜履說:此處,,一句“有吞滅江南之志”,很值得玩味,。陳登在三國時期,,也是一個相當神奇的存在。我個人感覺,,雖然史書把他歸到魏國,,也就是曹老板的麾下。但這個人似乎又表現(xiàn)出一方諸侯的特點,。因為,,他的行為,并不完全受曹操的控制,。 比如,,在并沒有朝廷(曹操)命令的情況下,顯露出“吞滅江南之志”,,主動向小霸王亮劍,。 另,東漢開國功臣馬援,,被劉秀封為伏波將軍,曾南征討交趾叛亂,,北御夷狄,。得到這個將軍號,顯示陳登是很能打的,。 公元197年,,孫策暗算了陳瑀。到了公元199年(陳登配合曹操破呂布時,,已到建安三年年末,,按公歷算,是公元199年),,陳瑀的親堂侄陳登要為老陳家討個公道,,乘孫策西征(荊州牧劉表、江夏太守黃祖等),,陳登暗中派人聯(lián)系吳郡大寇嚴白虎的余黨,,打算在孫策后方搞事情。于是,,孫策派軍攻打陳登,。 孫策派了一支部隊攻打匡琦城。 孫策的水軍旌旗獵獵,,盔甲閃閃,,將河面全部塞滿。陳登手下干部建議說: 賊眾數(shù)量是我們的十倍,,恐怕和他們硬扛是不行滴,,不如引軍退避,給他們留一座空城,。水軍上岸,,勢必不能久居,呆一段時間,,肯定會退去的,。 陳登厲聲說: 我受國命,鎮(zhèn)守此土。想當年,,伏波將軍馬援,,南平百越,北滅群狄,。我既然繼承了伏波名號,,即使不能除兇,又豈能充當逃寇,!我以命報國,,仗義除亂,順應天道,,必將克敵,! 于是,陳登緊閉城門,,示弱不與吳軍交戰(zhàn),,將士全都禁聲,匡琦城仿若一座死城,。一段時間后,,陳登上城樓觀望形勢,知道可以攻擊了,,下令全體將士于夜間準備兵器,,天一放亮,打開南門,,向吳軍大營開進,,又令一支步騎兵斷吳軍后路。吳將周章剛剛布好陣,,還來不及回到船上。陳登手執(zhí)軍鼓,,縱兵掩殺,,吳軍大敗,只好棄船四下逃竄,。陳登乘勝追擊,,斬敵萬余。 小霸王自起兵以來,,未有敗績,。此番折戟匡琦,真是奇恥大辱,。旋派老弟孫權親自掛帥,,大軍圍困匡琦。吳軍志在必得,陳登深感危急,,于是,,派功曹陳矯向曹操求救。 陳矯對曹老板說: 我們廣陵郡雖小,,但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如果蒙您救援,成為朝廷外藩,,那么,,吳人就會挫敗,徐州方向才能永保安寧,。您的武功遠震,,仁愛傳唱,那些尚四下觀望的地方,,必會望風歸附,,崇尚大德,樹立威嚴,,這是王霸大業(yè)?。?/span>鄙郡雖小,形便之國也,,若蒙救援,,使為外藩,則吳人銼謀,,徐方永安,,武聲遠震,仁愛滂流,,未從之國,,望風景附,崇德養(yǎng)威,,此王業(yè)也),。 【曹公與陳登的關系相當微妙】 曹操雖然和袁紹隨時可能開戰(zhàn),,但還是抽出一支人馬,,救援陳登。 曹軍將到的消息,,迅速傳到,,孫權軍恐怕產生了心理波動。曹軍尚未抵達,,陳登決定出奇制勝,。陳登密派一支隊伍到離城十里處扎營,每名士兵都多取木柴,,十步一人,,排列成行,天將夜半,,把木柴全部點燃,,照亮暗夜。城中將士都上城墻,,見到火光,,全部歡呼萬歲,就好像見到救兵到了一樣,。吳軍見狀,,大驚潰亂,陳登下令追擊,,斬首萬余,。 衣賜履說:以匡琦之兵,斬殺吳軍兩萬余人,,估計是夸了張的,不必太當真,。但陳登兩次擊敗吳軍,,則應視為事實。 另外,,劉備和陳登兩個惺惺惜惺惺,,劉備既然又領徐州,我覺得這哥兒倆不聚聚整點烤串啤酒唔的,說不過去,。史料所限,,我就不瞎猜了。 公元200年,,接連被陳登擊敗,,小霸王怒了,準備親自上陣,。孫策駐軍丹徒(江蘇省鎮(zhèn)江市東丹徒鎮(zhèn)),,等待運輸糧草。一次出外打獵,,被仇家射殺,。 曹操改任陳登為東城太守。廣陵郡的老百姓感激陳登的恩德,,扶老攜幼,,捉雞牽狗,都要追隨陳登,。陳登讓大家回去,,說: 我在這里當太守,頻頻招致吳國賊寇,,僥幸把他們打敗了,。難道大家還怕這里沒有令君嗎? 不久,,陳登病故,,時年三十九歲。 好了,,這一回就是這樣,下一回,,我們講小霸王之死,。 多年之后,有個叫許汜的家伙拜見荊州牧劉表,,劉備當時也在座,。劉表和劉備議論天下人物,談到陳登,。 許汜插嘴說,,陳元龍湖海之士,豪氣不除(大約是指陳登過于粗豪,,沒有士大夫的氣度),。 劉備問劉表說,許君說的對嗎,? 劉表說,,要說不對,許汜是善士,,不應該瞎說,;要說對,陳元龍可是名重天下啊,。 劉備又問許汜,,您說得這么肯定,舉個例子唄,。 許汜說,,當年遭遇戰(zhàn)亂,經(jīng)過下邳,,拜見元龍,。元龍毫無待客之禮,就跟那兒坐著,,一句話都不說,,然后,就自顧自跑到上面大床上睡覺去了,,而讓我這個客人睡在下面小床上,。 劉備說,您一貫有國士之名,,當今天下大亂,,皇上都流離失所,您應該分憂主上,,安撫百姓,,但您只顧著求田問舍,從來沒有過匡世救民的主張,,元龍憂國憂民,,跟你這樣的人有什么可談的呢?如果換了我是他,,我特么睡到樓頂上去,,就讓你睡在地上,還說什么上床下床,、大床小床,! 劉表大笑。 【皇叔,,雄姿杰出,,有王霸之略】 劉備又說,陳元龍文武膽志,,只能從古人中去尋找,,當世哪有人能比得上他! 皇叔的豪氣,,與陳登頗類,。陳登說,要論雄姿杰出,,有王霸之略,,我敬佩劉玄德?;适逭f,,元龍文武膽志,當求之于古耳,。 相惜之情,,顯矣。 【點贊,、點“在看”,,都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