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山像一個剛出浴的少女側臥在女山湖東岸,,曲線優(yōu)柔,,容貌清麗,豐潤俊秀,,美麗動人,。 女山 我的故鄉(xiāng)女山湖鎮(zhèn)是皖東境內一個千年古鎮(zhèn)。鎮(zhèn)以湖得名,,湖因山而名,。 女山位于安徽省明光市北面偏東32公里處,女山湖自明光城西向北偏東方向流去,,至女山西面山腳下環(huán)繞半周,,折向東偏南方向流至12公里處,與七里湖匯合,,注入中國第三大河流——淮河,,在兩湖一河交匯處形成一個巨邑,就是女山湖鎮(zhèn),。 相傳很久很久以前,,淮河下游一帶渺無人煙,只是神仙世界,,屬于東來鰲州,,為東海龍王鰲廣管轄之地。龍王有個女兒身材苗條,,相貌出眾,,俊美勝仙子,玲瓏如碧玉,。作為龍王掌上明珠,,她來去自由,無拘無束,,天生好動,,耐不住寂寞,竟背著父王悄悄愛上了龍宮的守門將領——一只力大無窮的龜神,,而龜神也對龍女心儀已久,。于是他們私定終身,決心 轉眼兩個月過去了,,秋天來臨,,潮水退卻。龍王這才發(fā)現(xiàn)女兒和龜神不見了,,這讓他面顏丟盡,,威風掃地。龍王為此非常氣惱,,認為龍女和龜神已觸犯天條,,不可饒恕,不嚴懲他們不足以平息自己心頭憤怒,。于是龍王立即派蝦兵蟹將分頭尋找,,終于在淮水東南岸的“淤泥河”畔的荷花池里找到了他倆。此時,,他們正在一邊采蓮,,一邊對歌,歡歡喜喜,,恩恩愛愛,,幸福得無與倫比。突然間天昏地暗,,電閃雷鳴,,狂風大作,暴雨傾盆,。他們還沒明白究竟是怎么回事,,龜神即被響雷劈昏在地。龍女見勢不妙,,正待掙扎,,卻被狠心的父王一刀砍倒。為了不使他們再回到一起,龍王遂用定海針把龍女釘在“淤泥河”南岸,,龍女從此失去了自由,。龍王又命令屬下將龜神拖到江蘇盱眙,也用定海針釘在那兒,。幾天后,龜神從昏迷中醒來發(fā)現(xiàn)自己心愛的人——龍女已不在身邊,,遂決定前去尋找,,但他的身體已牢牢釘住動彈不得,幾經掙扎,,只能將頭伸到龍女跟前,,但依然相距二三公里,再也回不到龍女的身邊,。從此,,龜神在盱眙化作了一座山,名叫龜山,;而龍女則盤成環(huán)狀,,也化作一座山,名叫女兒山,,漸漸地人們省去了“兒”字,,就叫 其實,女山位于郯廬斷裂帶之上,,150萬年前由巖漿噴發(fā)而成,,為中國保存最完好的古火山口之一(另一處在中國吉林)。火山口東西長1.5公里,南北寬1.0 遠遠望去,,女山像一個剛出浴的少女側臥在女山湖東岸,,曲線優(yōu)柔,容貌清麗,,豐潤俊秀,,美麗動人。山上植被茂盛,,綠樹成行,,碧草如茵,鳥語花香,。遠遠望去,,湖光山色,相映成趣,。素有“三村環(huán)抱一份水,,四月蔥蘢萬畝田”之美譽。山中有“世界第一俠筆”金庸先生在《倚天屠龍記》中濃墨重彩,、熱情贊美的蝴蝶谷和仙人洞,、龍?zhí)蓽稀⒂癍h(huán)池,、珍珠泉,、瓢兒井、魚鱗坡,、蟠龍樹,、二娘廟、仙家樓等女山十二景,。女山浮石,、彩石,珍貴稀有,??梢哉f,女山以獨特的火山地貌孕育了綺麗的自然風景和豐富的人文景觀,。 女山的地形地貌保存完好,,火山結構齊全,、特征典型,噴發(fā)物種類豐富,,構造組合完整,,是研究地球內部結構的重要依據(jù)。山上地幔巖包體出露多,,巖石學特征明顯,,在地質學和生態(tài)學等方面具有極高的科研價值。2004年被批準為安徽省AA級地質公園,,成為世人探索地球內部知識,、普及地貌科學知識、增長大眾科學知識和旅游,、休閑、度假的理想去處,。這才是女山聞名于世的真正原因所在,。 當?shù)匚幕糜尾块T對女山地質公園已作了全面科學規(guī)劃,正在營造女山水域景觀,、山岳景觀,、地質景觀、文化遺存和民俗風睛等特色旅游項目,,加快爭創(chuàng)AAAA級旅游景區(qū)使其成為長三角區(qū)域中融生態(tài),、休閑、度假,、科普于一體的旅游勝地,。 屆時,地質奇觀女兒山將不僅僅是地質奇觀,。 女山湖 因山得名的女山湖,,系淮河下游一大重要支流,為省級著名自然濕地保護區(qū),,安徽省十大淡水湖之一,,名列皖東淡水湖之首,被譽為鑲嵌在皖東大地上的一顆璀璨的明珠,。融灌溉,、航運、養(yǎng)殖,、觀光于一體,,湖面全部屬于女山湖鎮(zhèn)轄區(qū)。 聞名遐邇的女山湖上溯池河,,下連淮水,,流經明光市北部,水域18萬畝,流域面積近1000平方公里,,正常 春末夏初,,自明光城西登上游船,,順流而下,游覽整個女山湖風景,,時機最佳,,你將觀賞到一幅幅絢麗多彩的自然山水畫卷:九道灣回環(huán)往復,曲徑通幽,;大湖面碧波萬頃,,遼闊無際;王擺渡千古傳奇,,任人評說,;荷花池百媚千嬌,風情無限,。湖上薄霧盈盈,,白帆點點,,天朗氣清,惠風和暢,;水禽自由飛翔,,自在棲息,水草郁郁蔥蔥,,搖曳生姿,。湖水清澈明凈,遠山近樹,,倒映其中,,仿佛那么遙遠,又感覺就在眼前,;淺灘之處游魚細石,,清晰可見。岸邊油菜花金黃燦爛,,小麥苗翠色襲人,,柳林婆娑起舞,幽谷清泉淙淙,,空氣中清香縷縷,水面上涼風習習,。大明王朝開國皇帝朱元璋誕生地抹山讓人浮想聯(lián)翩,,神奇秀美的女山令人魂牽夢繞。果如盛唐著名詩人崔顥所言:“青山行不盡,,綠水去何長,。”身臨其境,,心靜神寧,,回歸自然,返璞歸真,,無城市之喧囂,,有自然之野趣,你會覺得賞心悅目,,飄飄欲仙,,恍若置身江南水鄉(xiāng),藍天白云,,綠水青山,,山水一體,水天合一,,水聲悠揚,,心境悠然,,怡情養(yǎng)性,樂在其中,。這時,,你會忘掉生活中一切憂愁煩惱,拋卻塵世間所有私心雜念,,全身心陶醉在自然山水之中,,輕松自如,超越自我,。不知不覺中就到了游覽的終點——女山湖鎮(zhèn)老街,,55公里游程,你會始終興致勃勃,,情緒飽滿,,精神亢奮,意趣盎然,,不會有一絲倦意,。 當然,其它季節(jié)游覽女山湖也同樣會有許多特別驚喜和意外收獲,,需要實地觀覽感受,,才能真正領略其中真意。若是三五之夜,,偕同知己,,漂游湖中,撫琴橫笛,,暢舒胸臆,;月色融融,朦朧飄渺,,波光粼粼,,如煙似霧;水天相接,,物我不分,,空靈夢幻,猶如隔世,,則更具詩情畫意,。說不定靈感涌動,文思如潮,,因而誕生世間絕妙華章,,成就文壇千古佳話。 據(jù)說明光市政府已開始規(guī)劃建設內環(huán)女山湖公路,,明光城北朱元璋出生地躍龍岡,、尿布灘,、東風湖、抹山,,經過焦城圩,、桑大郢老街、女山,、王擺渡,、荷花池、龜山到女山湖鎮(zhèn),,將女山湖內沿岸景點連成一線,,屆時,岸上全程游覽女山湖將更加便捷,,沿途觀賞女山湖風景定會有新的感受,。 女山湖以水生資源豐富著稱,盛產魚蝦鱉蟹,、銀魚白鰻,、芡實菱角、青蓮嫩藕等六十多種水生動植物,,全部是天然綠色無公害食品,。其中魚類以鯰魚、角魚,、鯽魚,、鱖魚、鰱魚,、鳊魚、紅鯉,、青魟,、銀魚、黑魚等最為常見,,肉質鮮嫩,,價廉物美,;蝦類主要為青蝦,、龍蝦,,青蝦晶瑩透明,,品質獨特,,龍蝦供不應求,,是盱眙國際龍蝦節(jié)的首選產品,。甲殼類最著名的是國家A級綠色食品品牌產品年產量超過5000噸的“女山湖”牌清水大閘蟹,,體大肉肥,,膏豐黃滿,,味道鮮美,。營養(yǎng)豐富,為中國國際農業(yè)博覽會名牌產品,,獲得國家農業(yè)部“中國名牌農產品”稱號,,成功進入釣魚臺國賓館,暢銷滬寧杭,、廈深穗,、港澳臺、新日韓,、東南亞,,深受國內外市場青睞;野生甲魚十分名貴,,堪稱稀世珍饌,。天然芡實、野生菱角等水生植物更是別具特色,,具有極高的藥用價值,,是饋贈親友的上等佳品,風味天然,,清香醇厚,,補津益體,人人喜愛,。 女山湖淡水自然資源優(yōu)勢明顯,,是國家重要的淡水商品魚生產基地,特種水產品養(yǎng)殖基地,,中華絨毛蟹研究繁殖基地,。據(jù)統(tǒng)計,女山湖的優(yōu)質水產品年產量已突破10萬噸,,漁業(yè)總產值已達6億,,漁業(yè)已成為明光市的主導產業(yè)之一,明光市也因此成為全國漁業(yè)百強縣,。 游完女山湖,,千萬別忘了品嘗當?shù)亟^好名菜全魚宴,一飽口福,,終身難忘,。二三十道豐盛佳肴,盛在各種形狀不一的象形盤碟之中,,擺在大型餐桌之上,,鮮美明艷,琳瑯滿目,,全是用流動的女山湖水和各種新鮮的女山湖活魚現(xiàn)場烹制而成,,尤以傳統(tǒng)方法在湖面上烹飪出來最為純正,,絲、片,、丁,、條、圓,,各式各樣,;紅燒、煎炒,、水煮,、清蒸、煲湯,,應有盡有,,色香味俱全,有時一種魚能烹飪出好幾道佳肴,,每道佳肴風味獨特,,口感迥異,無一雷同,,為此處僅有,,實在是難得的享受。所以人們常說“不食全魚宴,,白游女山湖”,,千真萬確,一點不假,。如是九月重陽,,菊黃蟹肥,邀朋呼友,,泛舟湖上,,把酒臨風,吟詩作畫,,品味“女山湖”牌清水大閘蟹,那更是人生一樁樂事,。 女山湖,,皖東明珠,魅力四射,,風光無限,。 女山湖鎮(zhèn) 不過,享受女山湖水鮮美味之后別忘了游覽女山湖鎮(zhèn),。 女山湖鎮(zhèn)原名舊縣鎮(zhèn),,位于明光市東北部,,距離市區(qū)32公里。她東臨淮河,,南濱七里湖,,西、北依女山湖,。與江蘇盱眙,、泗洪隔河相望,為兩省三縣交界地,,水陸交通便捷,。古鎮(zhèn)四面環(huán)水,三橋出入,,女山湖,、七里湖像兩條金龍口含島鎮(zhèn),酷似二龍戲珠,,因此獲得水上明珠美名,。 女山湖鎮(zhèn)悠久歷史。遠古時代屬于淮夷之地,,夏商周分屬揚州,、徐州、青州,,春秋戰(zhàn)國分屬吳國,、楚國,居于“吳頭楚尾”,。漢初置縣淮陵,,屬臨淮郡。南北朝時南朝宋武帝永初元年(公元420年)在女山湖鎮(zhèn)僑置睢陵縣,,為女山湖鎮(zhèn)建縣之始,,屬南徐州盱眙郡。北魏改睢陵為睢陽,,屬濟陰郡,。北齊文宣帝天保元年(公元550年)改名池南縣。南陳武帝永定元年(公元557年)復名睢陵縣,。北周大成元年(公元579年)改名招義縣,,屬揚州。隋開皇元年(公元581年)廢濟陽郡,,復招義縣,,屬濠州;大業(yè)元年(公元605年)改稱化明縣,屬鐘離郡濠州,。唐武德二年(公元619年),,士人楊益自據(jù)為化州,四年歸國,,七年廢化州,,復招義縣,仍屬濠州,。宋置招義縣,,乾德四年(公元966年)改屬泗州;太平興國元年(公元976年)改招義為招信縣,;南宋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置招信軍,,紹興四年(公元1134年)改設招信縣,屬泗州,;金宣宗南渡(公元1214年)改為招信軍,。元至元二十年(公元1283年)元世祖忽必烈將招信縣劃去八堡歸泗縣,余下部分改隸盱眙,,同時改設百戶打捕所,,至此,招信縣廢治,,后人稱這里為“舊縣”,。招信縣治系方城,徑三里,,亦說七里,,規(guī)模宏大。元末明初,,黃河改道奪淮,,千里長淮失去入海通道,明正德十二年(公元1517年),,黃河決堤,,淮水泛濫,吞沒泗州城,,古招信縣城同時遭殃,,僅存半平方公里小島,三面環(huán)水,。清代,,舊縣城內仍有居民三千多戶,一直是盱眙縣西鄉(xiāng)四大市鎮(zhèn)之首,。1948年12月成立舊縣鎮(zhèn)人民政府,,后曾改為女山湖區(qū)、舊縣高級社,、紅星人民公社,、舊縣公社、女山湖鄉(xiāng),。1986年撤鄉(xiāng)設立建制鎮(zhèn),,2007年區(qū)劃調整后,女山鎮(zhèn)現(xiàn)有人口4.3萬人,,面積278.7平方公里,,其中淡水面積26萬畝,集鎮(zhèn)面積4平方公里,,集鎮(zhèn)人口2萬余人,,工農業(yè)產值超5億元,位居安徽省漁業(yè)10強,、綜合實力50強之列,。改革開放以來,古鎮(zhèn)煥發(fā)生機,,憑借得天獨厚的區(qū)位條件和資源優(yōu)勢,,各項事業(yè)都取得了飛躍發(fā)展?;厥走^去,,日新月異;展望未來,,前程似錦,。如今女山湖鎮(zhèn)已成為聞名遐邇的水產品集散地,富庶繁華的魚米之鄉(xiāng),,省級水產科技示范強鎮(zhèn),,安徽省旅游鄉(xiāng)鎮(zhèn),并被批準為“中國螃蟹之鄉(xiāng)”,。 數(shù)字大家可能不太感興趣,。都說千年古鎮(zhèn),歷史悠久,,作為古代濠泗天塹,、淮防重地、商旅要津,,一定留下許多古跡遺址,,人文景觀。昔日有古招信舊十景:紅杏村春晝,、碧崖坡垂釣,、玉帶河環(huán)繞,、義渡舟往來、天鵝蕩群鵠,、獅龍橋玩月,、嘉祐院鐘韻、東萊祠書聲,、佛慧庵落照,、球兒墩星火;今天有女山湖新十景:西橋頭新姿,、古舊縣鬧市,、封閉堤漫步、大湖面“三網”,、明舊線坦途,、新碼頭百帆、馬沉澗夕照,、東大閘啟閉,、古火山新貌、荷花池看龜,。既然到女山湖,,就絕對不能錯過。不過還是以尋古為主,,那就到女山湖老街走一趟吧,。女山湖鎮(zhèn)老街系清代中晚期在距離原縣城西面1公里外的高地上重建的,現(xiàn)存古建筑全是清代風格,,但仍延用原有名稱,。據(jù)記載,鎮(zhèn)上有嘉祐院,、火神廟,、古戲臺、城隍廟,、文昌閣,、南星庵、大王廟,、東王廟,、奶奶廟、玄帝廟,、佛慧庵,、關帝樓和周、何,、呂,、范四大宗祠及等,。歷經兵匪水火、風雨滄桑之后,,只有嘉祐院,、火神廟、古戲臺,、城隍廟尚在,其中嘉祐院,、火神廟,、古戲臺已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供奉祖先周敦頤,、何侵,、呂祖謙、范仲淹等名儒賢士畫像或偶像的舊縣四大宗祠僅遺下范氏祠堂一處,,其余古跡均已蕩然無存,。古民居大多倒塌,幸存下來者,,分布零散,,已不成氣候。惋惜之情,,難于言表,。 嘉祐院,原名大寺,,據(jù)傳為南朝梁武帝蕭衍敕建,。光緒《盱眙縣志稿》載,嘉祐院在舊縣鎮(zhèn),,宋嘉祐年建,。相傳南宋仁宗年間,淮河兩岸長期為宋,、金爭奪之地,,招信一帶戰(zhàn)爭頻仍,死傷慘重,,亡魂不散,。嘉祐元年(公元1056年)據(jù)守淮南大臣上疏朝廷,請旨超度為國捐軀將士亡靈,。仁宗皇帝趙禎好佛,,當即準旨,御駕親臨,,攜帶唐代畫圣吳道子真跡古畫《水陸》(水中,、陸地神佛絹畫)108軸和全套宋本藏經抵招信縣城,,駐蹕于大寺,將《水陸》懸掛于大寺周圍,,做七七四十九天水陸道場,,慰藉陣亡將士亡靈。后因盛夏酷熱,,仁宗就在寺內避暑,,與方丈談經論佛,投機合緣,,樂而忘返,。入秋之后,大臣苦諫,,方才啟鑾回京,。臨別特將《水陸》古畫和全套藏經賜予大寺,并在寺院門額上御書“嘉祐禪院”四個大字,,大寺因此改稱嘉祐院,。宋代嘉祐院位于鎮(zhèn)東500米舊招信城內,早已沉入湖中,,清代重建的嘉祐院位于女山湖糧站內,,是一組完整的建筑群,包括正殿,,東西廂房,,藏經樓等房舍20余間,總面積1500平方米,。大部分建筑在破四舊和文革期間被拆除,,后僅存正殿三間,據(jù)說建筑風格特殊,,為本地區(qū)僅有,。2004年移建于古鎮(zhèn)中心招信寺內。它的存在是對女山湖千年風雨的最好見證,。 火神廟,,位于古鎮(zhèn)西角,始建于宋代,,清乾隆年間重建,,同治年間重修?;鹕駨R座北朝南,,主體為磚瓦抬梁式木質結構,前后進各三間,,占地近400平方米,,廟內置有坐佛,、觀音、十大天王塑像,。傳說為祈福求安靈驗之處,,香火旺盛。廟南布置一個大院,,正面就是古戲臺,,傳為太平軍叛徒、清軍江南提督李昭壽于咸豐末年同治初年據(jù)守舊縣鎮(zhèn)時所建,,原系火神廟的輔屬建筑,,座南面北,設計手法為“倒座式四合院”制,,面闊、進深各三間,,建筑式樣為硬山兩坡水,。八百里長淮,行船人皆知:上有花戲樓,,下有古戲臺,。可見古戲臺之聞名,。古戲臺是古代一種社會公共設施,,不但反映出我國古代建筑技術的發(fā)展狀況,而且也是研究宗教文化和地方戲曲史的可貴實物資料,,它保存基本完好,,皖東唯一??芍^演盡世態(tài)人情,,淋漓盡致。 范公祠即范文正公祠,,供奉的是女山湖范姓始祖享有宋代第一人品美譽的北宋宰相,,著名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范仲淹(謚文正)遺像,。據(jù)范仲淹親定支派世次字號的范氏家譜記載,明洪武三(公元1370年),,范仲淹八世孫范宗旺遵旨自蘇州吳江縣遷至“泗州盱眙招信縣”即今女山湖鎮(zhèn)落戶,,開始繁衍子孫。為春秋家祭,、紀念祖先,,范宗旺后人集資修建了范文正公祠,。祠內家譜后來流落民間,去年被江蘇省檔案館征集收藏,。祠堂房舍解放后大部分被毀,,遺留部分產權幾經變遷,已成為民房,,不知還有沒有可能列為文物保護單位,? 此外,體現(xiàn)清代建筑風格的古鎮(zhèn)老街,、李昭壽故居,、全國人大常委會原委員長萬里在擔任安徽省委第一書記期間支持建設并兩次視察過的女山湖水利樞紐工程、古鎮(zhèn)新貌,、女山湖移民新區(qū)等景點也值得一看,。 古人曾贊譽古鎮(zhèn)女山湖:“水陸通衢扼咽喉,獅龍橋下鎖清流,。一輪明月隨波漾,,詩情畫意眼底收?!闭婺饲∪缙浞?,沒有絲毫夸飾成分。水鄉(xiāng)古鎮(zhèn)女山湖有山有水有古跡,,得山之靈,,水之秀,風之優(yōu),,情之美,,古之色,古之香,,即將成為中國傳統(tǒng)歷史文化名鎮(zhèn),,千年古鎮(zhèn),名副其實,。 ——發(fā)表于澳門大型文藝季刊2009年第3期《華文百花》,、2010年第2期《滁州政協(xié)》、2010年7月15日《滁州日報》,、2010年7月《人文滁州》雜志第二期,、發(fā)表于2010年9月10日《滁州日報》、2011年2月第二期《華夏文學》,、2011年3月9日《淮河晨刊》,、2011年3月11日《江淮時報》、2011年3月《散文選刊》(原創(chuàng)版)、2011年4期《作家文萃》,、2013年《醉翁亭文學》增刊等20余家報刊,。 貢發(fā)芹(1965年10月—),筆名亞魯,,貢暉,,安徽省文史館特約研究員,安徽省明光市政協(xié)常委,、市政協(xié)文史資料委員會主任,。系中國民間文藝家協(xié)會會員,中國散文學會會員,,中國詩歌學會會員,,中國紀實文學研究會會員,中國通俗文藝研究會會員,,中華詩詞學會會員,。安徽省作家協(xié)會會員,安徽省文藝評論家協(xié)會會員,,安徽省歷史學會會員,,安徽省政協(xié)文史資料研究學會會員。中國近現(xiàn)代史史料學學會理事,,安徽省民間文藝家協(xié)會,、報告文學學會理事,,安徽省散文家協(xié)會主席團成員,、副秘書長,滁州市散文家協(xié)會常務副主席,。有詩集《蹣跚學步》,、《淺唱低吟》、《柔聲細語》,、《輕描淡寫》等,,散文集《帝鄉(xiāng)散記》(38.8萬字)、《帝鄉(xiāng)散憶》(42萬字),、《故園鄉(xiāng)愁》(30萬字),、《明光史話》(40萬字),文藝評論集《管見孔識》,,史學專著《吳棠史料》(35萬字),、《史林拾荒》(34萬字)、《明光歷史人物》(50萬字),、《明光人文概覽》(16萬字),、《明光政協(xié)史》(二卷)(上、下冊,115萬字,,主編),、《嘉山縣志》(80萬字,點校)等作品集22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