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遷:為理想而忍辱負重
司馬遷:為理想而忍辱負重 王云舒 在沒有學(xué)習(xí)《史記》課程之前,,我一直不知道《史記》是司馬家哪一個人寫的??墒钱?dāng)我們學(xué)習(xí)完了《報任安書》和《太史公自序》,,我覺得再也不會忘記司馬遷這個人了,。 作為司馬談的后代,,司馬遷雖受到了強烈的道家思想的影響,但仍有自己的想法,,為自己做出了選擇——成為儒家子弟,。這是他個人的決定,也可能是他家族的影響,,司馬遷成為了集忠,、孝、仁,、義為一身的偉人,。 司馬遷從小就背誦古文,并且在父親的指導(dǎo)下刻苦讀書,??赡芤蛩抉R遷家族世代都是史官的影響,,司馬遷志向做一名歷史學(xué)家,。隨著年齡的增長,司馬遷也漸漸感受到了自己的“天命”,。司馬遷20歲就開始為完成“天命”——寫史書做準(zhǔn)備,,踏遍江南地區(qū),,親自采訪各地,,獲得不同地方的材料,,只為保證最后史書的真實性,??梢哉f,司馬遷青年時就已經(jīng)做到了“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在《太史公自序》里,司馬遷還講述了自己在父親死后,順應(yīng)“天命”,,接任父親太史令的職業(yè),。并且按照父親的遺囑,接手了父親還沒有完成的史書的著作,。司馬遷本以為他可以用余生平靜地將這部偉大的史書著作完,卻沒想到,,他的“寫作之路”剛剛開始…… 一年夏天,李陵跟隨大將軍李廣利討伐匈奴,。后來,,他和帶領(lǐng)的五千人被困山中,,雖然斬殺了1萬多匈奴,但是由于得不到主力部隊的后援,,結(jié)果糧食吃盡,只好投降于匈奴,。當(dāng)漢武帝得知李陵投降時,非常憤怒,,一些官員出來為李陵說話,說李陵在這場戰(zhàn)爭當(dāng)中有很大的功績,,還說他非常英勇——但是沒幾天就附和漢武帝,大言不慚地指責(zé)李陵,,說出了各種各樣處置李陵的刑罰 ,。 在漢武帝想要處治李陵的時候,,司馬遷一句“微臣有話講”,開始為李陵辯護:“李陵只率領(lǐng)五千兵馬,,就勇敢地與敵軍奮戰(zhàn),竟然還殺死了許多匈奴,。又在沒有救兵的情況下,臉上都是血,眼里含著淚,,卻仍然赤手空拳對抗敵人,,一心想為國家多出一份力,。他之所以不自殺,而投降于匈奴,,只是想在將來的時候再次歸回祖國,更多地為國家效力??!” 漢武帝聽了,,只覺得司馬遷也是不忠之人,并立馬下令讓司馬遷下獄,。雖然文武官員聽了司馬遷的一番話后有點心回意轉(zhuǎn),但是剛看到武帝猙獰面目時,,立馬不敢再多說些什么,。司馬遷僅僅出于一份為國家著想的心,,沒想到,司馬遷的痛苦就此開始了,。 按照漢朝的律法,想要減免死刑,,要用50萬錢贖罪,或者以“腐刑”替代,。司馬遷本就不是富裕的人,,也沒有人替他求情。再三猶豫下,,司馬遷選擇了受“腐刑”,。 這對司馬遷來說并不僅僅是肉體的傷害,更是心靈的永遠不能愈合的傷口,。 司馬遷在《報任安書》里寫到“故禍莫憯于欲利,,悲莫痛于傷心,,行莫丑于辱先,而詬莫大于宮刑”,??梢钥闯鏊抉R遷是多么不愿意受“腐刑”,,多么不愿意讓自己受辱,。腐刑,讓他的整個家族都染上了污垢,。 司馬遷在接受腐刑之后,,陷入了更大的痛苦:如此大辱后,要不要自殺,?最終,,司馬遷鄭重地做下了一個決定——繼續(xù)活在世上。做出這個選擇,,是因為他有“天命”在身,,有著父親對自己的期望在身,不能未完成父親的遺囑,,就這樣不孝地死去,。他說“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用之所趨異也”。如果一個人死了,,就如同鴻毛一樣,,那一生又有什么意義呢? 又說“且勇者不必死節(jié),,怯夫慕義,何處不勉焉,!”司馬遷想像一個勇者一樣,,不為名節(jié)問題而死。于是,,受宮刑之后的司馬遷并沒有就此放棄,,而是向孔子、屈原,、孫子看齊,更加堅定了自己想寫出一本與《春秋》媲美的史書的志向,。 而如今,,這個人已經(jīng)被我們牢牢記在了心中,??赡軆H僅是因為他寫下了這一本令人難忘的《史記》。但我是因了解了他寫史書背后的故事,,從而佩服他這種為了完成志向愿意忍受一切的精神,,而將“司馬遷”這幾個字與“偉大”二字聯(lián)系了起來,并刻在了心中,,刻在了腦海里。我相信,,在我以后追求夢想的時候遇到了挫折,,我一定會想到司馬遷,,想到《史記》,想到司馬遷為完成他的著作而不顧一切,,想到“偉大”,最后再次站起來,,重振精神,繼續(xù)追求夢想,。 一世之才子——司馬遷 徐鴻陸 司馬遷,,《史記》的作者。能寫出《史記》的這樣一位才子,,其家族必定也有很高文化底蘊——尤其是他的父親司馬談,,《史記》的大部分資料可都是他一手操辦的,。 司馬談曾與許多名人談?wù)搶W(xué)術(shù),還評說過六家的思想與要點,。其中,他對道家的思想評論得最多,,因為他信奉道家,道家對他來說是天地間最符合自己的思想,,它“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且“與時遷移,應(yīng)物變化”,,容易做且功勞多。除了道家,,還有陰陽、儒,、墨,、名,、法,他都一一做出了評價,,可見他的廣才,。他說自己寫這個是為了讓學(xué)者都了解各家學(xué)派的思想,,讓他們的人生有個方向可尋。 不過,,一位信奉道家的父親生出了一個信奉儒家的兒子——司馬遷。 司馬遷很厲害,,十歲便能誦讀各種經(jīng)典文學(xué),而且去很多地方游學(xué),。在司馬談死后,,司馬遷繼承父業(yè)——當(dāng)太史公繼續(xù)書寫《史記》,。這時的司馬遷意識到,寫《史記》就是他的天命,,而且也是他父親的遺命,自己無論如何都要傳承下去,。 不過很不幸,沒過多久他就迎來了他人生中一大的挫折——李陵之禍,。 將軍李陵帶領(lǐng)不滿五千的兵馬去討伐匈奴,后來與單于對打,,連續(xù)戰(zhàn)了十多天……李陵眼看著兵力、糧食都缺了,,可并沒有人來支援。之后沒糧食,、沒兵力的李陵走投無路,投降了,。 漢武帝知道后,怒得火氣沖破云霄,,朝中的大臣也在不停的添油加醋,阿諛奉承著皇帝……李陵的家人們已經(jīng)受了很重的刑罰——司馬遷看到這樣的景象,,心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他是幫還是不幫,? 司馬遷信奉儒家,,儒家主張仁愛,。盡管李陵不是他的朋友,,可李陵也是個上戰(zhàn)場的將軍,并且他已經(jīng)為漢拼死拼活地打過一仗了,,是走投無路才投降的——說不定,他是想先投降,,再找個機會重回漢呢,為漢武帝效勞的呢,? 經(jīng)過深思熟慮,,司馬遷選擇幫,!他在漢武帝面前夸耀李陵的功勞,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可沒想到,,漢武帝不但不相信司馬遷的話,還認為司馬遷是個叛徒,,將他打入監(jiān)獄,讓他受了宮刑,。 這樣一來,不只李陵他們一家子受了苦,,連司馬遷自己也受了很嚴的處罰。這事以后,,司馬遷就從頭到腳充滿了委屈之情,而且再也不愿意進朝了,。 那時候的司馬遷,,其實可以選擇自殺,。因為人們認為,司馬遷受過這樣大的屈辱了,,他還有尊嚴在這個世界上嗎,?他留在世上不就是一個笑柄嗎?不過司馬遷有自己的一個觀點:“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司馬遷是想死得重于泰山的,,要死得有價值,像孔子那樣活著且死去,。而他如果現(xiàn)在就死了,他便什么也沒留下,,那樣,價值從何而來,?而且,,寫《史記》是他的天命?。「赣H的遺命,!他怎么能不完成呢? 因為《史記》,,他選擇活下來。這也充分解釋了為什么當(dāng)他完成了《史記》后,就突然人間蒸發(fā)了的這一事實,。 其實他的理念在這件事上至關(guān)重要。他立志要像孔子一樣活著,,而孔子那樣的偉大人物都是能夠在受過屈辱之后繼續(xù)活下去的,像孫子,、屈原、左丘……他們都是如此,。并且勇敢之人并不會放不下自己的尊嚴,不會那么的“要臉面”,,不會為了自己的尊嚴去死,而會為了自己的理想而活,。 他用文章來表達自己,他說“如果他就這樣死了,,死一次就會后悔一萬次,;可如果他寫成了這偉大的著作,,死一萬次他都不后悔,!”當(dāng)這本著作流傳下去,被后人所傳閱,,他們一定為這件事做一個公正的評價。 正因為他這樣想,,在后來任安寫信來找他求救時,司馬遷未答應(yīng)——不僅是因為司馬遷害怕官場黑暗,,漢武帝的不解……還有他怕如果像李陵之禍一樣,自己又被受罰,,那樣《史記》就真的完不成了,。 但最終,,他忍受屈辱完成了他的著作——《史記》。 “一世之才子”——我認為,,“才”并不只是他的才華,,還有他的精神,。這個“才”涵蓋了他堅決一定要完成他的著作的精神,,他的后半生其實就是靠他的精神活下去的。 司馬遷的這種決心,、堅定,一般人是學(xué)不來的,,只有在特定的基礎(chǔ)、特定的背景下才會展現(xiàn),,還有特定的人物。 即使性格相同的人,,在不同的情況下也會有不同的選擇,而司馬遷的,,一個“才”字都涵蓋不下,。 編審:陶靜雯 胡珈銘 郝蘊愷 等 贊賞請注明篇目,,以便轉(zhuǎn)交“稿費” |
|
來自: 風(fēng)雨黃昏后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