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說,,“退之詩云:'我生之辰,,月宿南斗?!酥酥バ?span>(摩羯)為身宮,,而仆乃以磨蝎(摩羯)為命,平生多得謗譽,,殆是同病也,。” 意思就是,,我和韓愈都是摩羯座的,,這一生要遭到很多的誹謗和贊譽。 蘇軾的感慨讓喜歡研究星座的人眼前一亮,,原來蘇東坡和韓愈都是摩羯座男孩,!并且他們看起來還頗有研究。現(xiàn)代人對于占星術有普遍的誤解,,一是認為現(xiàn)在的星座來自西方,,我國沒有占星術;二是認為占星僅僅是一種算命手段,。其實,,中國人對于星相的研究無人能及。甚至可以說,,如果沒有星相研究,,就沒有我們璀璨的華夏文明。古代中國屬于農(nóng)業(yè)文明,,對于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來說,,掌握春種秋收的時間十分重要,必須要有精確的歷法,。三四千年才從原始狀態(tài)出來的中華先祖,在沒有天文儀器,更不了解地球的情況下,,居然創(chuàng)造出精確的歷法,。甲骨文中記載,3000多年前商朝人已經(jīng)熟練地計算出了“年月日”,。這時的你,,不懂任何科學知識,,對周圍的一切懵懵懂懂。沒有電視手機,,也沒有書籍,,唯一能看到的就是天空和大地。你慢慢發(fā)現(xiàn),,大自然的植物都會經(jīng)歷發(fā)芽,、生長、開花,、結(jié)果,、枯萎的一個周期。于是,,你把這個周期用一個字形象地表示出來了,,這個字就是“年”。“年”本意是一個人豐收的時候,,背著收割的麥谷,。對于你來說,種地吃飽飯是最重要的,,所以你十分重視春天的播種和秋天的收割,。所以,商朝人把“年”稱為“春秋”,。在商朝的你,,只認兩季,不知“夏冬”,。于是,,你在地上插棍子測量影子,,用“立桿測影”法,知道影子從最長到最短再到最長,,經(jīng)歷了365天,。聰明的你還發(fā)明了最簡單的天文工具“圭表”,。你通過測量太陽影子的長度,就可以了解氣候的變化了,,你很得意,,于是就把預測稱之為“卦”(用圭占卜陽光)。每天晚上,,無所事事的你只能在院子里面看夜空,。看多了,你發(fā)現(xiàn)月亮從芽形到滿月,,共有12次,。于是,你就確定了一年有12月,,每月30天,。當然,你還想記錄下來今年是哪一年,。例如,,今年是公元2022年。但是你在商朝,,那時公元紀年法還沒有發(fā)明呢,,怎么紀年呢?于是,,你又開始仰望璀璨星空,,每晚都看,對星星的位置了如指掌,。你漸漸地發(fā)現(xiàn),,木星的運行軌道最為特別。比如這是從2019年到2022年,,每年7月30日夜晚中木星的4個位置,。從天蝎座到人馬座,再到寶瓶座,、雙魚座,。你發(fā)現(xiàn),木星用了12年,,把整個夜空走了一圈,,你管這叫做一周天。你把一周天分成了12區(qū),,并給這12區(qū)取名:星紀,、玄枵、諏訾,、降婁,、大梁,、實沈,、鶉首,、鶉火、鶉尾,、壽星,、大火、析木,。這是水神共工12個孫子的名字,。木星一年行經(jīng)一區(qū),到哪區(qū)就用那個區(qū)的名字來紀年,。如果木星走到了大梁,,就稱那一年是大梁年。這樣你們回憶時就可以說,,記得在大梁年的時候,,我曾經(jīng)......因為在商朝,你們用“年年歲歲”的“歲”代表木星,。木星就成了歲星,,這就是商朝的“歲星紀年法”,于是后人把“歲”和“年”聯(lián)系起來,。為了方便記憶,,人們以后用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來代表這十二個區(qū),。中國與西方的占星方法有什么不同,? 后來,西方人有了類似的發(fā)現(xiàn),。他們發(fā)現(xiàn)太陽繞天空360度,,正好形成了一個黃道面,。太陽和幾大行星都在黃道面上運行。黃道,,天文學術語,,是從地球上來看太陽一年“走”過的路線,是由于地球繞太陽公轉(zhuǎn)而產(chǎn)生的,。古人將太陽周年視運行線路(即地球公轉(zhuǎn)軌道在天球上的反映)稱為黃道,。 西方人把黃道上的星星劃分成十二星座,這就是黃道十二宮,。給每個星座安上了人的性格,,并以此算命。當然,,作為商朝人的你也對科學一無所知,,也相信命運。如果木星這個“歲星”行經(jīng)那個區(qū),,正好那區(qū)的年歲是你的本命年,,你就“犯太歲”,意思是你和木星沖撞了,。你還把天上的星星分成了28個星座,,這就是二十八星宿。你們商朝人占星算命的方法,,是依據(jù)歲星與星宿的位置來給推算,。而西方的占星學,是以星座的人格屬性為依據(jù),,再加上日月和八大行星的影響,,通過星盤推出個人的運勢。除了算命,,你可以根據(jù)星相的變化,,辨別時間和方向,甚至安排自己的生活,。《詩經(jīng)·國風·豳風》有云:七月流火,,九月授衣。農(nóng)歷七月天氣轉(zhuǎn)涼,,傍晚看見南方的“大火星”下沉,,你就知道要做準備過冬的衣服了。
北斗星與四季有什么關系,? 商朝人相信星相,,婚喪嫁娶、出征討伐之前,,都要看看星相,。周武王討伐紂王時,,一看天相是“歲在鶉火”,木星移到“朱鳥七宿”中的三顆星之間,,覺得不吉利,,就要退兵。幸虧姜子牙用了“相信自己”之類的勵志雞湯,,給武王洗腦,,這才又開始進軍,,最后滅了商朝,。糧食生產(chǎn)十分重要,,“人誤地一時,,地誤人一年”, 這就要求歷法更加精確了,。周人通過觀察天上北斗星七星的位置,,確定了春分、夏至,、秋分,、冬至、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八個節(jié)氣,。西周“八節(jié)”,,使當時的人們掌握農(nóng)業(yè)種植的精準時間,。隨著對星相不斷了解,節(jié)氣不斷完善,,最終形成了24節(jié)氣,。公元前104年的《太初歷》,正式把24節(jié)氣訂于歷法,,明確了24節(jié)氣的天文位置,。我們的祖先通過星相,掌握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的時間關鍵,,創(chuàng)造出燦爛的華夏文明,。沒有占星,,就沒有我們?nèi)A夏的文明。要說誰會最會看星星,,中國人說第二,,沒有人敢說第一!我們的古人在創(chuàng)造了24節(jié)氣的同時,,也發(fā)現(xiàn)歲星紀年法不足,,因為木星繞太陽公轉(zhuǎn)的周期約合11.86年。紀年法用久之后,,就與實際天象不符,,要不斷調(diào)整歲星和太歲的位置,這樣太麻煩了,。古人又把天空分成了東西南北中五個方位,,并賦予金木水火土五個屬性,,于是天干地支與五行聯(lián)系了起來。于是,,我們古人就用天干地支和五行去揭示,、推導自然和宇宙運行的規(guī)律。中醫(yī),、周易學在此基礎上發(fā)展成熟,,中國哲學就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體系。自此,,中國占星學日益復雜,,古人在占星的基礎上,加入用天干地支和五行理論這樣抽象符號,,按著公式去推斷預測,。其復雜程度遠遠超過了普通的占星術。占星學為何沒有流行,? 中國古人講究天人合一,,認為地上的兇吉一定會在天相有預兆的。秦始皇三十六年,,天空出現(xiàn)了“熒惑守心”的星相,,火星移到了天蝎座的中心,與大火星(心宿二)很近。這樣的天相對帝王來說是兇兆,。秦始皇非??謶郑?,第二年便駕崩了,。公元前195年春天,天空又出現(xiàn)了“熒惑守心”,,結(jié)果四月漢高祖劉邦就歸西了,。漢成帝綏和二年,“熒惑守心”又出現(xiàn)了,,次月,,“素疆,無疾病”的成帝就莫名其妙地暴崩了,。秦漢時期一共才記載了3次“熒惑守心”,,就有3個帝王死去,,這樣的巧合能不讓古人敬畏星相嗎,?古人太信天命了,歷代都有關于禁止民間私習“天文”的傳統(tǒng),。《唐律疏議》規(guī)定,,“諸玄象器物、天文圖書,、......,,私家不得有,違者徒二年,。私習天文者亦同”,。到了明清,規(guī)定國家的天文人員“永不許遷動,,子孫只習學天文歷算,,不許習他業(yè);其不習學者,,發(fā)南海充軍,。”(《大明會典》)以防止觀天之術泄露到民間,。天文人員不能與其他大臣來往,,否則就被懷疑想圖謀不軌。而且他的子孫也要繼續(xù)從事天文事業(yè),,以防泄漏天機,。在古代,如果你經(jīng)常仰望星空,很有可能會被懷疑想要改天換地,,而被抓起來,。今天,,對于古人用星相占卜兇吉是否合理,我們不作評價,。拋開古代星相玄幻的成分,,當我們仰望星空的時候,千萬別忘了,,古人通過研究行星運動及軌跡,,揭示天體與氣候的規(guī)律,這份智慧世上絕無僅有,。如今,,很多人能把十二星座分析得頭頭是道,但幾乎沒人能把二十八星宿的名字說全,,更別談中國星宿的文化內(nèi)涵和哲學意義了,。● 參考資料 1. 《漢書·天文志》 2. 《逸周書.卷六》 3. 《東坡志林·卷一》 4. 《天文與歷法》 辛德勇著,,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20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