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網(wǎng)上看到有人說:女孩要富養(yǎng),不然的話以后男人給顆糖就跟他跑了,。 我在想,,難道養(yǎng)女孩就要天天給糖她吃嗎? 有人說:富養(yǎng)就要把她當成公主一樣養(yǎng),。 這樣的話,那首先父母不得是皇帝和皇后了,? 如果是普通人,,該怎么富養(yǎng)自家的女孩?畢竟大多數(shù)人都是普通人,。 作為非常普通的普通人,,我想說下自己的對富養(yǎng)女孩的看法,雖然現(xiàn)在自己沒有女兒,,甚至連她媽媽都沒有,。 但是,還是想說說自己的看法?,F(xiàn)實沒有女兒,,想象一下還是可以的。 假如,,我有個女兒,,該怎么富養(yǎng),? 我覺得富養(yǎng)不是物質(zhì)方面的富,而是精神方面的,,當然衣食住行是少了不的,,基本的日常生活是要滿足的。 滿足了基本的生理需求,,精神就要富養(yǎng)起來,。 一、樹立性別平等意識 不要把她當成一個女孩來養(yǎng),,而是把她當成一個人,。女孩,首先是一個孩子,,一個人,,然后才是女孩子。 不要跟她說:你是女孩就要怎么怎么樣,。 “女孩子要溫柔,。” “女孩子要穿裙子,?!?/span> “女孩子要留長發(fā)?!?/span> “女孩子應(yīng)該喜歡粉紅色,。” “女孩子不能玩這個,,這是男孩子玩的,。” “女孩子要有女孩子的樣子,?!?/span> …… 這些統(tǒng)統(tǒng)都不要跟她說。 要跟她說:事情不分性別,。沒有什么事情是男孩子可以做,,女孩子不可以做的;也沒有什么是女孩子必須做的,,女孩子的樣子就是什么樣子都是可以的,。 我們都是人。男孩可以做的事情,,女孩也可以做,。只要是人不能做的事情,不管男女都不能做。 女孩可以穿裙子,,可以穿褲子或其他衣服,;可以喜歡粉色,可以喜歡藍色或其他顏色,;可以留長頭發(fā),,可以留短頭發(fā);可以玩芭比娃娃,,可以玩汽車挖掘機,。 女孩可以畫畫、可以滑雪,,可以彈琴,、可以跳舞,可以登山,、可以攀巖,,可以開車、可以開飛機,,可以當老師,、廚師、設(shè)計師,、工程師,,可以當軍人,可以當程序員,、可以當宇航員,,可以乘風破浪,可以追星逐月……人生不設(shè)限,,女孩和男子都一樣,。 要跟她說,男孩和女孩除了性別差別之外,,智力是沒有差別的,。 不要相信那些說:“女孩是感性的、男孩是理性的,;女孩適合學文科、男孩適合學理科,;女孩子學不好數(shù)學,,女孩子不用讀那么多書”的話。 那是人們對女孩的偏見,,我們不需要理會,。 沒有人可以說女孩子讀書不行,不用讀那么多書。同學不能,、老師不能,、爸爸媽媽也不能。 你要相信自己,。 只要你喜歡讀書,、想讀書,可以讀到博士,,可以一直讀,,當然學習是一輩子的事,活到老就要學到老,,人需要一直學習,。 不管男孩還是女孩,都是要讀書的,。 二,、內(nèi)涵比外表重要 不要經(jīng)常夸她漂亮,、美麗這樣的外在,,而夸她聰明,觀察力強之類的內(nèi)在,。 當然愛美之心,,人皆有之,這不分男女,,無關(guān)性別,。 只是不要讓她覺得女孩最重要的外表,不要讓她過度關(guān)注外表,,甚至有外貌焦慮這樣的表現(xiàn),。 人更應(yīng)該注重的內(nèi)在的品質(zhì)美,人格魅力要比外貌魅力重要,。 重要的是讓她學會堅強,。培養(yǎng)她做一個善良、正直,、勇敢,,有知識有內(nèi)涵有修養(yǎng),有同理心,,獨立而自信的人,。 品質(zhì)不分男女,是人都可以具備有,。 要告訴她,,不要相信人們所說的:“女孩的衣柜永遠缺少一件衣服或女孩都要化妝之類”的話,。 這是消費主義的陷阱。 衣服或化妝品只是人的陪襯品,,不要讓它們綁架了你的身體,。人本身才是主體,它們應(yīng)該是為你服務(wù)的,。 要穿什么樣的衣服,,要不要化妝或化什么樣的妝,應(yīng)該是自己說了算,,只要自己喜歡,、自己覺得舒適就好。 告訴她不要對一個人的外表評頭論足,,也不要相信那些女孩以白以瘦為美的審美標準,。 美不應(yīng)該是這么單一,美是豐富多樣的,,是立體的,。 不管一個人外表如何,只要是健康就是美的,。 三,、要對她進行性教育 我們這一代人沒有受過什么性教育,不能讓下一代人跟我們一樣,。 人不應(yīng)該對某些知識有羞恥感,,反之,如果沒有這樣的知識才是羞恥的,。 性知識也是知識的一部分,,學科知識要學習,性知識也要學習,。 把性教育像其他教育一樣,,融入到生活當中。讓談性像談其他事情一樣,,不應(yīng)該感覺羞恥,,難以啟齒。 當然也不能因為她是女孩,,性教育就只能媽媽來做,。性教育和其他教育一樣,也需要父母雙方的參與,,不能把性教育特殊化,。 告訴她,你是獨立的個體,,對自己的身體擁有自主權(quán),。別人不能隨便觸碰你的身體,特別是隱私部位,,當然你也不能隨便碰別人的身體,。這需要知情同意。 性很重要,,像吃飯睡覺一樣重要,,但是也不要把它看得太重要,看得比什么都重要的程度,。 性也像吃飯睡覺一樣平常,。飯不能隨便吃,不然會不舒服,,影響自己的身體,。性也是一樣不能隨便。 要告訴她,,如果人發(fā)生性行為可能會有什么樣的結(jié)果,,要讓她正確地認識性及性行為。 當然性不是單一的,,要讓她知道,,世界上不只有男人和女人,還有跨性別者,。也不止異性戀這一個群體,,還有同性戀、雙性戀,、無性戀和酷兒,。 不要去歧視與自己不同的人,當然如果她就是那個與人不同的人,,也不要因為自己與別人不同而自卑,。 我們不應(yīng)該因別人是什么性別對區(qū)別對待,一個人是什么樣的性別或者對自己是什么樣的性別認知,,是屬于什么樣的群體,,跟ta這個人的人品沒有多大的關(guān)系。 不能因為那個人是男人,、女人,、或者跨性別者,是屬于異性戀,、同性戀,、雙性戀,就覺得ta是個什么樣的人,,或者應(yīng)該是什么樣的人,。 告訴她,不管她以后對自己的性別認知是女人還是男人,,是屬于異性戀,、同性戀、雙性戀還有無性戀,,都沒有關(guān)系,不管她是什么樣的人,,父母都是一樣愛她的。 告訴她,,不要跟陌生人有什么秘密,不要幫陌生人守秘密,,什么事情可以跟爸媽說,,但是自家里的秘密不能跟外人說,。 重要的是讓她知道父母對討論問題的態(tài)度:開放、民主,。要使她知道,在家里沒有什么事情是不可以說,,沒有什么話題是不可以聊的。 四,、傳授生活及人生的經(jīng)驗 不要說女孩就應(yīng)該要做家務(wù),要會做飯,。這是人的生活技能,人都應(yīng)該要學會,,不分男女,。 學會做飯及做家務(wù)是為了讓自己一個人的時候無法生活,,而不是為了以后在婚戀市場里能有個好籌碼。 告訴她,,婚姻并不是人生必備的,,它只是人生的一部分,,但不是非要的部分。女孩除了婚姻家庭,,還有外面整個世界,,她的人生可以是非常廣闊的。 將來想結(jié)婚就結(jié)婚,,想生孩子就生,什么時候結(jié)婚,,什么時候生孩子,,全由她自己做主,。 如果沒有遇到能讓她覺得可以結(jié)婚、可以生孩子的人,,可以不結(jié)婚不生孩子。這也沒有關(guān)系,,父母不會因為這些而對她別有看法。 至于別人會怎么看,,我們無須在意、無須理會,,每個人的人生選擇不一樣,,我們無須跟別人一樣,,自己的人生自己做主。 告訴她,,職業(yè)沒有高低貴賤之分,,只要不違法,都是好的職業(yè),。人也是一樣,,不要因為一個人的職業(yè)而另有看法,。 眾生平等,要尊重別人,,這也是做人的最基本素養(yǎng),,要懂得尊重跟我們不同人。 告訴她,,讀書不是為了做什么工作、不做什么工作或者掙多少錢,、當多大官,,也不是去跟別人比較、攀比,,讓自己產(chǎn)生優(yōu)越感,。 讀書是為了讓人更好地認識這個世界,對這個世界和人能有更多,、更好的理解,;為了將來不管遇到什么事情,不管過得怎么樣都有繼續(xù)生活的勇氣及能力,。 告訴她,也許將來在社會上,,女性可能會有某一方面的性別優(yōu)勢,,但是不能用它作為自己的資本,,用它去獲取某種東西。 自己想要得到什么東西,,需要自己努力,,通過自己的能力,用雙手去獲得,。 不要依靠或者依賴別人,。父母也許能讓你依靠一陣子,但不能靠一輩子,。因為我們會老去、死去,。 有些事情別人有時可以幫忙,但是更多的還是要靠自己。 身體,、青春并不是一個女孩的資本,知識,、才華及能力才是,,而且永不過時。 人要用豐富的知識去建設(shè)構(gòu)造自己,,這就是我所理解的女孩要富養(yǎng)的看法,。 當然,我們不能因為自己是家長,,是大人就覺得自己什么都知道,,以為自己是過來人,她就要聽你的,。自己也只走了一半的人生,生活經(jīng)驗也不足,,無法什么都教她,,教的也不一定都對,。 而且每個人的人生是不一樣的,你的經(jīng)驗不一樣適用于她,,需要她自己去經(jīng)歷、去體驗,、去感受,然后得到她自己的感悟,。 我們要像朋友一樣聊天談話,,從小就跟她溝通,友好地溝通,,一起學習,一起成長,。 我覺得不管,男孩女孩都可以這樣養(yǎng),,培養(yǎng)孩子不應(yīng)該把男女分開來養(yǎng),,不要從小就讓孩子對男女埋下性別刻板印象的苗子,,讓ta在固定的性別框架里成長。 父母要培養(yǎng)出的一個獨立自由,、豐富立體的人,,而不是一個女孩或男孩的模子。 當然,,說跟做是不一樣的,,能說到不一定就能做得到,有時說得再好也不一定能做得到,。 做父母的也需要不斷地學習,,這樣才能更好地去教育孩子,當然有時孩子也可能在教育父母,。 我覺得教育最重要的是言傳身教。人不能自己整天拿著手機玩,,卻要讓孩子天天看書。自己沒有做到的事情,,就不要想著讓孩子必須做到,。 孩子不是父母的延伸,,幫父母完成自己沒有完成的夢想,。孩子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有自己的思想意識,、自由權(quán)利的人。我們要讓孩子去做孩子自己想做的事情,,追自己想追的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