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宅情深 □吳波 家中老宅經一月的修整終于完工,,在一番清理打掃之后,這幢已經被歲月侵蝕得斑駁陸離的老宅煥發(fā)出新的光彩,。 都說中國人對房子始終有著執(zhí)念,,因為房子對我們來說不僅僅是一處遮風擋雨的容身之處,更多的是心靈的歸屬,。它承載著三餐四季,,容納著喜怒哀樂,見證著歲月變遷,。 之所以執(zhí)意要把這幢老宅修整翻新,,哪怕它以后的處境是空置,還面臨著拆遷的風險,,但我還是義無反顧地將這座建成已有30年的房子里外整修一番,,因為我太知道這房子來之不易,它凝結了父親畢生的心血,。 父親出生于四五十年代,,那代人生活不易,一生經歷了各種磨難,,他們見證了時代巨變,,也被時代所輾壓、改變,。從計劃經濟時代過來的那一代人本就萬分艱難,,又因自幼失怙,沒有祖輩的半點余澤,,父親所積攢的一磚一瓦都來自他個人的奮斗與努力,。 我清晰地記得,這幢房子蓋在一片水塘之上,,地皮是單位分給職工的福利,,由于位置偏遠,當時沒有多少人愿意來此自建,。在那個經濟還不是很富裕的年代,,我親眼目睹為一點鐵皮鐵釘,一群婦女在我家用來填地基的渣土里翻揀到大打出手,,為了防止有人偷盜,,父親在工地上睡了兩個多月,,可以說老宅的一磚一瓦,一草一木,,角角落落無不是父親的苦心經營,。 由于父母遠赴廈門帶孫女,為防房屋空置,,老宅已出租多年,。我也很少回來,去年租客報修我才過來看上一眼,,不由震驚于它的破敗,,看到這座承載了我無數(shù)記憶的老屋風雨斑駁,不由勾起我無限感傷:這是父親親手筑起的家園,,曾經多么干凈溫馨:母親在灶間做飯,,女兒在堂下奔跑,一樹石榴花開勝火,,兩畦菜地碧綠如茵……我在這里戀愛,,也在這里出嫁,老宅,,保留著我最純真,、最樸實、最美好的記憶,。 “一磚一瓦歲月浸紅墻”,,撫過父親曾撫過的磚,站在父親曾站過的地,,仰望他給我留下的那片天空,,父親的身影在我眼前變得清晰,一座老宅,,留住了多少情懷,。這里還有熱情的老鄰居,她們一看見老母親,,都熱情地和她寒暄,,搶著邀請她到家里吃飯,看著她們敘舊,、絮叨,,昔日門庭熱鬧的場景又一幕幕浮現(xiàn)在我眼前。 土木修整完工之后就是清潔,,磨墻的粉塵、水泥的殘渣,、滴落的乳膠漆……我都自己一一清理,,雖然身體比較疲累,但內心充實,,因為這是父親留下的家?。‰m然它比不得那些貼著漂亮磁磚的現(xiàn)代高樓,,但它只要靜靜的立在城市一隅,,我的心靈就覺得安寧。 吳 波 SLIGHT SNOW 作者簡介:吳波,女,,70后文學愛好者,淮安市淮安區(qū)人,,喜歡讀書,,經常練筆,,以自娛自樂,陶冶情操為主,,相信文字的美不僅可以豐富生活,,更可以治愈靈魂,。 |
|
來自: 淮陰語文 > 《故鄉(xiā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