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春閨夢里人,,輕歌一曲別紅塵,無情哪得眸如海,,悲盡輪回苦眾生,。”
我相信很多朋友都在天涯論壇上看過這首被網(wǎng)友瘋狂轉載的詩歌,,也對這首詩中大肆盛贊的主人公“中國最帥和尚”釋明心有所耳聞,。
他高鼻修眉,眼眸深邃,,是當今大眾審美里最受喜愛的一款,。
然而就是這樣的他卻不愛紅塵偏慕佛法,放棄了工作穩(wěn)定鐵飯碗,,年僅29歲就剃度出家,。
這讓我們不禁感到好奇,究竟是什么原因促使他皈依佛門,,四大皆空的他又真的快樂嗎,?
今天,就讓我們走近“中國最帥和尚”釋明心的世界,,去看看他究竟是做了“自由之子”還是成了“逃跑懦夫”,!
釋明心
01 佛本在心
1980年12月29日,釋明心出生在浙江永嘉縣的一個古樸小鎮(zhèn),。
如畫的風景,,淳樸的民風,讓釋明心的心靈得到了最純凈的洗滌,。
然而,,時代不是一成不變的,,處在時代中的人更是無法捉摸的。
隨著90年代的到來,,原本古香古色的小鎮(zhèn)印象漸漸消弭,,那些單純美好的孩提時光永遠成了過去。
走街叫賣的商販成了城里的打工者,,沿路乞討的流浪漢搞起了文藝,,大家都在說新時代的日子越來越好了,可在釋明心的心中,,卻總覺得缺少了些什么,。
曾經(jīng)的他天為帳篷地為床,看著遙遠的星空總會想:宇宙的邊界在哪里,?人又為什么而活,,是否有朝一日,他能找到生命的真諦,,觸摸宇宙的輪廓。
這些想法雖然光怪陸離,,與現(xiàn)實的世界無法接軌,,但每每思考起來,總能讓釋明心沉溺其中,,無法抽離,。
可現(xiàn)在的他再也沒有肆意的自由和資本,因為世界的變遷讓物質文明空前發(fā)達,,人類的時間和精力都放在了財富的創(chuàng)造,。
他因思考“浪費”的每一秒,都會以十分不友好的形式再次回饋給他,。
1999年,,選擇與世界妥協(xié)的他從140多名大中專生中脫穎而出,成為了某鎮(zhèn)政府正式工作選拔的1/7,。
在外人看來,,這個自小沉默,總愛發(fā)呆的不合群少年終于長大,,有了一份體面工作,。
可是,,誰又曾走進他的內心看過,因為同事間的勾心斗角,,因為永遠干不完的枯燥工作,,他曾有的靈氣被漸漸消磨,只剩下一堆行尸走肉在與這個越來越浮躁的社會不斷周旋,。
究竟是該遵從本心冒險地換種生存方式,,還是應該順應時代潮流,按著既定的腳步齟齬前行,,仿佛哪一種,,都不是最好的選擇,偏向哪一方,,總會有人失望,。
就這樣,帶著這種復雜與糾結,,釋明心在這個并不喜歡的崗位上一呆就是十年,,由一個尚且青蔥稚嫩的大男孩變成了飽含心酸,嘗遍甘苦的中年人,。
有人說他是上天厚愛,,有一副好相貌又有一個好工作,可他寧愿拋皮囊與工作,,變成一個平庸卻自由的人,。
因為不是所有的生物都屬于天空,沒有翅膀的他們會摔得粉身碎骨,。
很不幸,,釋明心就是一個沒有翅膀的人,他對于功名利祿,,美女豪車并不向往,,粗茶淡飯,飲露餐風,,讓靈魂無拘無束才是人生所求,。
然而,究竟哪條路可以實現(xiàn)他的求索,,他真的能擺脫這種環(huán)境嗎,?
釋明心不知道答案,但他愿意等愿意找,愿意再用一個十年去交換,。
佛在本心,,無為而動,天生向佛的他終于等到了這個機會,,等到了改變命運的可能,。
02 《輪回》之音
“雖然仍有不少古寺遺跡,但全鎮(zhèn)沒有一個出家人和居士,,能讓你深刻體會到什么叫'人生難得,,佛法難聞’,從小到大,,我根本沒見過一個真正的出家人,,街頭偶爾會路過頹廢的幾個假和尚來化緣騙錢,大家都不懂得辨別真假,,好吃懶做,,不勞而獲,這就是鄉(xiāng)親們對出家人的定義,?!?/p>
釋明心回想起最初對佛教的感悟,不禁感到唏噓,,真正的佛法早已經(jīng)隨著時代隱居,,他們能接觸到的除了基督就是道教,所謂的出家人,,也不過是兩個招搖撞騙的假和尚。
然而,,人生的境遇就是如此奇妙,,這種環(huán)境之下釋明心本該與佛法無緣,可是偶然的一個機會,,他聽到了《輪回》之音,,一片黯淡的人生,終于看到了希望,。
“2006年10月,,上網(wǎng)偶然聽到了一首佛曲《輪回》,馬上被悠遠空靈的音樂給震撼了,。不需要任何的歌詞,,只是簡單的一句'南無阿彌陀佛’佛號,伴隨著引謦,木魚的敲擊聲,,仿佛讓我看到深山古剎禪影僧蹤,,與世隔絕的世外桃源般的叢林生活?!?/p>
對于釋明心來說,,從未有過一種聲音讓他如此地感動,那些平日里的污穢陰暗,,那些已經(jīng)隱藏在歲月里的脆弱純真,,都在此刻迸發(fā),匯成兩條涓涓細流,,自他的眼角淌過,。
自此以后,他開始認真研究佛法,,研究宇宙人生的意義,,發(fā)覺在他未踏足的那個世界,竟然如此地奧妙廣闊,,如此地和善包容,。
他將寺院禪房當作自己的家,將早課晚課視為自己的信念和寄托,,他真想就此放棄凡塵的一切,,就此皈依。
然而“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雖然他沒有卿卿佳人,卻有年弱父母,。
參禪的釋明心
釋明心未在寺中修行太久,,他的父母就找了過來,他們實在是無法接受自己高大俊朗的兒子就此割舍塵緣,,入主佛門的決定,。
他們一生的心血都傾注在釋明心身上,如果他就這樣拋下他們,,他們的后半輩子,,也就沒法過了,。
可憐天下父母心,如果追尋本心追隨佛法的代價是傷害父母,,他的追尋又真的有意義嗎,?
在父母的苦求勸說下,釋明心決定暫時放棄出家的念頭,,重新規(guī)劃未來,。
當然,重新規(guī)劃未來對于釋明心的含義并非放棄出家,,而是選擇一個更加適合的時機和方式,,讓父母心平氣和地接受這一切。
他對他們說:“雖然現(xiàn)在的生活很安穩(wěn),,但卻不是我想要的,,我從中找不到自己的歸屬感,每天都生活在各種浮躁和焦慮之中,,只有佛法能帶給我清凈,。”
面對這樣的兒子,,他的父母又怎么忍心逼他去做不喜歡的工作,,讓他不同的女孩連續(xù)相親。
既然他已經(jīng)決定,,那么未來的一切就都交給時間吧,!
三年后,經(jīng)過釋明心的不懈努力,,事情終于有了質的變化,,29歲的他不僅順利地出了家,還考入了中國佛教的最高學府——中國佛學院,。
他的人生,,也因此而發(fā)生了重大改變。
03 緣來緣去
佛學院畢業(yè)后,,他和其他的同學一起在家鄉(xiāng)的一所破落寺廟上重建,建成了如今頗有名氣的普安寺,。
作為接受過系統(tǒng)化,、現(xiàn)代化佛學學習的出家人,釋明心不斷嘗試新的手段,,力求讓這門已經(jīng)漸漸被人們遺忘的宗教重新煥發(fā)新的生機,。
有網(wǎng)友將這名帥氣的和尚發(fā)到網(wǎng)絡,很快就有人慕名而來,只為一睹他的風采,。
有心栽花花不活,,無心插柳柳成蔭,誰能想到,,讓他和佛法教義迅速風靡全網(wǎng)的竟然是他最不屑一顧的顏值,。
不過這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既然人們吃他的顏,,對于他宣揚的佛法也因此更加感興趣,,不如他就乘勢而為,將這份獵奇之心轉化,,讓更多的人了解佛教之美,,經(jīng)義之廣。
值得一提的是,,在他借力輸力的過程中還發(fā)生過很多有趣的事情,,比如一些年輕貌美的姑娘,或者家資豐厚的富婆,,都曾對釋明心展開過熱烈追求,,希望能夠撩動他的凡心,讓千年古水化作柔情萬種,。
然而,,她們注定要失望,因為面對這些告別和追求,,釋明心實在是哭笑不得,。
他選擇出家是為了六根清凈,一心向佛,,可出了家后不僅沒有得到清凈,,反而更為凡塵所累,這實在是非他所愿,。
因此,,在后來的時間里,我們看到他消息的次數(shù)越來越少,,仿佛淹沒在了網(wǎng)絡消息遍地的時代,。
有人說,,這是因為流量時代下,他的消費時間已到限,,然而,,我卻更愿意相信,他這是有預謀的退出,。
因為面對大家對于他出家的質疑,,他曾經(jīng)說過這樣的話:
“有些人也許永遠不會理解我的選擇,放棄工作,,金錢和美色酒肉,,人生還有什么樂趣可言?
別以為我真的境界高,,我只是個很簡單的人,,本來對那些東西就沒多少欲望,又何談放下呢,?
人活著能做自己喜歡的事,,就是最大的幸福,而我喜歡佛教,,與佛有緣,,能出家修行便是最好的歸宿?!?/p>
如他所言,,他的世界極致簡單,喜歡是一切的動力,,對于不感興趣的東西會自動遠離,。
如果名聲大噪會讓他失去對佛最單純的親近,那么他寧愿選擇默默無名,。
緣來緣去,,轉瞬成空,對于釋明心來說,,也許最安穩(wěn)最開心的事情,,就是放手。
結語
英國作家狄更斯曾在他的作品《雙城記》中說:“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也是一個最壞的時代,。”
對于心存壯志,,謀劃遠大的人來說,,這確實是一個最好的時代,平等,,進步,,快速的生活節(jié)奏,數(shù)不完的名利金銀,;
對于心若止水,,追求自由的人來說,這又是一個最壞的時代,,拼搏,,奮斗不停的奔波輾轉,無休止的攀比逢迎,。
很明顯,,釋明心屬于后者,這個時代與他所向往追求的完全不一樣,。
所以,,在有些人看來他是逃避現(xiàn)實,一味退縮的“逃跑懦夫”,;在有些看來,,他是神思清明,向往肆意生活的“自由之子”,。
究竟如何去判定這個界限,,取決于不是我們的筆,而是你們的心,。(當然,,閱讀通篇之后,你會發(fā)現(xiàn)筆者是站后者的)
所以,,今天換個方式結尾,,給大家留一道題,思考一下你們對逃避現(xiàn)實還是向往自由的界定,,看看釋明心在你們心中究竟定位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