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至德二年(公元757年),,唐肅宗李亨賜死了自己的第三個兒子,建寧王李倓,,這是唐朝皇室斗爭中,,著名的冤案之一。 從歷史記載看,,李倓的死似乎是受到李亨寵愛的妃子張良娣(后被李亨冊封為皇后)的陷害,,《新唐書·肅宗廢后庶人張氏傳》中記載:
張良娣當時已經(jīng)為李亨生下一個兒子,,所以,為了給兒子爭位,,她是找準各種機會想搞掉李亨其余的兒子,。 但張良娣的陷害只是一個引子,,實際上,李倓的死恐怕是受到了父親李亨深深的忌憚,。 李倓是因為顯露出了超過父親李亨和兄長李豫(李亨默認的繼承人,,后來的唐代宗)的才華,而被李亨忌憚,。 為什么這么說,?本文就聊聊這個事。 唐天寶十四年(公元755年),,“安史之亂”爆發(fā),,時任皇太子的李亨跟著父親李隆基逃出長安,途中策劃了“馬嵬坡兵變”,。 其后,,李隆基想前往蜀中避難,李亨試圖擺脫李隆基,,去他處自立,,但又猶豫未決。 當時,,是李倓站出來用一番話說服了李亨及其追隨者,,使得李亨堅定了離開李隆基,前往北方重振旗鼓,,率眾平定“安史之亂”的信心,,《新唐書·李倓傳》中記載:
這是李倓首次展露出他的政治眼光和才華,,若非“安史之亂”,連李亨的政治才華和野心都長期被李隆基壓制著,,更何況李亨的兒子們,。 在李亨北上的途中,也是李倓率部浴血奮戰(zhàn),,一路護衛(wèi)著李亨前進,,《新唐書·李倓傳》中記載:
由此,李亨得以順利到達靈武,,并登基稱帝,,成為唐肅宗,不但走上了人生巔峰,,也有了領導唐朝軍民抵抗安祿山,、史思明叛亂的合法身份。 毫無疑問,,在李亨擺脫李隆基,并前往靈武登基的過程中,,李倓功莫大焉,,他的表現(xiàn)超過了李亨的長子,未來的唐代宗李豫,。 這或許會讓李亨想起來一個人,,他的祖宗之一,唐太宗李世民,。 李倓從跟著祖父李隆基,、父親李亨一起逃出長安后,一路上的表現(xiàn),,像極了唐高祖李淵從太原起兵反隋時的李世民,。 同樣是挺身而出勸說父親進行某種政治投機,,同樣身先士卒護著父親走向成功。 最重要的是,,李倓也不是長子,,李亨心目中的皇位繼承人是長子李豫。 李倓這么賣力的表現(xiàn),,李亨也難免心中犯嘀咕,,如果他從李倓身上看到了李世民的影子,難道自己是李淵,? 于是,,李亨開始了一次對李倓的試探,他向群臣表示,,要讓文武全才的李倓當天下兵馬大元帥,,領導唐軍征討叛軍。 按照當時默認的規(guī)則,,天下兵馬大元帥應該是由皇儲兼任,,誰坐上這個位置,誰就有可能是李亨之后的皇位繼承人,。 李亨當然不是真想讓李倓當上這個天下兵馬大元帥,,他想冊封的皇儲是長子李豫。 備注:李亨因政治斗爭的原因,,跟原配韋妃離婚,,所以,李亨登基時,,暫時沒有冊封皇后,,所有的兒子無嫡庶之分,地位是一樣的,,生母地位不高的長子李豫就占據(jù)了某種優(yōu)勢,,如果李亨沒有離過婚的話,韋妃就是當然的皇后,,皇儲應該是從韋妃生的兒子,,六子李僴、七子李佺中挑選,,他們因為李亨的離婚,,失去了嫡子的身份和皇位繼承優(yōu)勢。 李亨提出讓李倓當天下兵馬大元帥的建議,,只不過是想試探下身邊親信的態(tài)度,,看看李倓是否在結(jié)黨謀奪皇儲之位。 不過,群臣的態(tài)度還比較明確,,并不支持李倓坐上天下兵馬大元帥的位置,,《新唐書·李倓傳》中記載:
我想,這并非是群臣一定要支持長子李豫,,而是李倓崛起的時間太短,,突然就冒出來了,根本沒有機會去交接屬于自己的勢力,。 身邊親信臣子的態(tài)度,,讓李亨暫時放下了心,他雖然沒有堅持讓李倓當天下兵馬大元帥,,但還是給了他“典親軍”的職位,,讓他護衛(wèi)在自己身邊。 但暫時的放心還是抵不過心中的忌憚,,李亨不想做李淵,,也不希望自己的兒子做李世民。 于是,,有了看李倓不爽的張良娣的趁虛而入,,她聯(lián)手同樣深受李亨信任的宦官李輔國,誣陷李倓,,“倓恨不總兵,,郁郁有異志”。 這是在提醒李亨,,李倓因為沒能當上天下兵馬大元帥,所以,,心懷不滿,。 李亨本來就有疑心,唐朝之前的各種宮廷斗爭,特別是李世民以子欺父的先例,,也讓李亨特別警惕,。 更何況,李亨親自授予李倓的“典親軍”的職責,,讓李倓的威脅性大增,,如果他想搞個“玄武門之變”之類的政變,那可方便多了,。 所以,,當張良娣誣陷李倓時,李亨連審判的念頭都沒有,,直接就下旨賜死了可能無辜的李倓,。 史書記載李亨在李倓被賜死后,短暫的有過悔過之意,,“俄悔悟”,。 但李亨后來在跟親信臣子李泌后來的一番對話中,還是表露出了真實的想法,,李亨才是殺害兒子的主謀,。 他殺李倓,就是擔心李倓威脅到長子李豫的地位,,《新唐書·李倓傳》中記載:
由此可見,,李亨對于殺掉兒子李倓根本沒有任何心理波動,。 他表露出的悔悟也是刻意裝出來的,直到他死,,也沒有給李倓平反,。 李倓被賜死后的第二年,皇長子李豫被冊封為皇太子,。 李亨死后,,李豫登基成為唐代宗,他在位時給李倓平了反,,甚至還追謚李倓為皇帝,,《新唐書·李倓傳》中記載:
這或許讓才華橫溢,生不逢時,,為李亨當上皇帝立下大功卻慘遭陷害而死的李倓,,在死后得到了該有的尊重和安慰。 參考文獻:《新唐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