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近年來我國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進食過多含糖成分較高的食物,,引起胰島功能的受損,,從而誘發(fā)糖尿病的發(fā)生。目前,,我國已成為全球糖尿病患者最多的的國家,,且發(fā)病人群日趨年輕化。為了加強對糖尿病的認識和宣傳,,國際上把每年的11月14日被定為“聯(lián)合國糖尿病日”,。在治療糖尿病方面,除了合理飲食,、適當運動和西醫(yī)西藥治療外,,作為我國的瑰寶,傳承了上千年的中醫(yī)藥在治療糖尿病也發(fā)揮了重要的作用,。糖尿病歸屬于中醫(yī)“消渴癥”的范疇,,是以口渴多飲,、多食易饑,、形體消瘦,、小便頻數(shù)及發(fā)甜等為主要特征的疾病,。消渴病名最早出自《皇帝內(nèi)經(jīng)》—“此人必數(shù)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內(nèi)熱,,甘者令人中滿,,故其氣上溢,轉(zhuǎn)為消渴,。”引起其發(fā)病的外因主要集中在飲食不節(jié),、過食肥甘、過度疲勞等方面,。中醫(yī)認為糖尿病屬于虛癥,,病機主要在于津液虧損,燥熱偏盛,,是以陰虛為本,,燥熱為標。根據(jù)“三消”辯證的原則可分為上,、中,、下三消。治療時應(yīng)注重清熱,、利濕、補腎,、養(yǎng)陰,,慎用補火助陽,耗氣傷陰之藥,。列個簡表供大家參考,。 目前臨床上治療糖尿病仍以西藥為主,但中醫(yī)藥在糖尿病治療方面的作用也有其獨特的優(yōu)勢,,特別有些患者經(jīng)過西醫(yī)治療后,,血糖指標未達標或血糖控制良好,仍然存在一些癥狀,,如四肢酸軟,、乏力、體弱多汗等肝腎虧虛,、氣陰兩虛的表現(xiàn),,這時就可以輔以中藥來改善這些不適癥狀。中藥治療糖尿病不僅僅單純降糖,,重在調(diào)理人體機能,,減少因糖尿病所帶來的并發(fā)癥,。下面來列舉一些常用的具有降糖作用的中藥。【性味歸經(jīng)】:甘,,微苦,,微溫。歸肺,、脾經(jīng)【功能主治】: 大補元氣,,補脾益肺,生津止渴,,安神益智,。用于氣虛欲脫證,消渴癥,,心神不安,,脈虛自汗等。【用法用量】:煎湯,,3-9g,,大補元氣可用15-30g;或研粉,,或入丸散,。【性味歸經(jīng)】:甘,辛,,涼,。歸肺、胃經(jīng)【功能主治】:解肌退熱,,透疹,,生津,升陽止瀉,。用于外感表征,,熱病煩渴,消渴癥,,脾虛泄瀉,。【用法用量】:煎湯,10-20g,;或入丸散,,或鮮品搗汁服。【性味歸經(jīng)】:甘,,平,。歸脾、肺、腎經(jīng)【功能主治】:益氣養(yǎng)陰,,補脾肺腎,,固精止帶。用于脾虛泄瀉,,肺腎兩虛的喘咳,,腎陰虛證,消渴癥,,腎虛尿頻等,。【性味歸經(jīng)】:甘,平,。歸肝,、肺、腎經(jīng)【功能主治】:滋補肝腎,,明目,,潤肺。用于肝腎陰虛的頭暈?zāi)垦?,腰膝酸軟,,視力減退,消渴癥,,陰虛咳嗽等,。【性味歸經(jīng)】:甘,苦,、寒。歸心,、肝,、腎經(jīng)【功能主治】:清熱涼血,養(yǎng)陰生津,,潤腸,。用于溫病熱入營血癥,陰虛發(fā)熱,,內(nèi)熱消渴,,陰虛腸燥,便秘等。【用法用量】:煎湯,,10-30g,;或入丸散,或鮮品搗汁服,。除了中藥湯方外,,糖尿病患者還可以選擇服用簡便的中成藥來防治糖尿病,如有降糖作用金芪降糖片,、津力達顆粒,,天麥消渴片等,有改善糖尿病腎病作用的渴洛欣膠囊,,有改善糖尿病周圍神經(jīng)病變作用的木丹顆粒,。最后提醒各位糖友,在藥物治療的同時,,仍需管好嘴,,邁開腿,勤測血糖,。(文/上海中醫(yī)藥大學(xué)附屬曙光醫(yī)院 丁灝)■ 上海仁會生物制藥股份有限公司特別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