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僅供學習,、參考,不能替代醫(yī)囑和處方,。文中所述配伍,、方劑,必須在中醫(yī)師當面辨證指導下來借鑒,、應用,,切勿盲目嘗試。) 本文理論依據(jù):《中醫(yī)方劑學》 你好,,我是中醫(yī)人,,文君然。 今天這篇文字,,我想說說,,張仲景老先師留給我們的護身方。 正是在這張方子的護佑下,,我們中華民族的先民,,才有幸躲過了一次又一次風寒之邪的侵襲,保全了血脈和文明的火種,。 從而,,才有了今天的我們。 這就是麻黃湯,。 來看看它吧—— 麻黃9克,,桂枝6克,杏仁9克,,炙甘草3克,。 水煎服,然后溫覆取微汗,。 這張方子到底有啥能耐呢,?我給你說一張真實的醫(yī)案故事,你就知道了,。 故事的主人公,,叫做吳佩衡。 吳佩衡老前輩,生于1888年,,卒于1971年,,我國云南地界的杏林名宿,是云南中醫(yī)學院的首任院長,。他同時也是中醫(yī)火神派的重要傳承人之一,。 有一次,吳老接待一個患者,。這個患者是一個男性,,年42歲。 這個人,,在就診的前一天晚上,,忽然就發(fā)燒了,體溫是38.9攝氏度,。第二天上午求治吳師的時候,,他依然發(fā)熱,而且腦袋疼,,頸項部位強直酸痛,,不停地流清鼻涕。另外,,還有點惡心欲嘔,。食欲,幾乎就沒有了,,啥也不想吃,,水也不想喝。脈象浮緊,,舌苔薄白,。 怎么辦好呢? 當時,,吳師幾乎二話沒說,,直接就給開了一張方子。這張方子,,醫(yī)案中有明確記載,,但見: 麻黃6克,桂枝10克,,杏仁10克,法半夏6克,,防風6克,,甘草6克,生姜3片,。 當時,,吳師就囑咐,,這個方子,回去喝了以后,,立刻蓋被睡覺,,汗出來病就好了。 其實,,在當時的吳師看來,,這個病人特別好治,一劑藥下去,,就會看到療效,。 結(jié)果,令他意想不到的是,,當天晚上,,吳老忽然收到信息,說患者用藥以后,,病情不但沒好,,反而大發(fā)了! 怎么回事,?吳師急忙前往查看,。這一看不要緊,好懸沒把自己的鼻子氣歪了,。 原來,,這個患者回去以后,其家屬中有一個人,,略通醫(yī)道,,提出了自己看法。他認為,,方子里的麻黃,,太辛烈了,容易傷陰,,病人這么弱的身體,,能受得了嗎?于是,,他自作主張,,將其中的麻黃去掉了。 患者一聽,,覺得還是家里人說得在理,,于是點頭同意。 可是,原方去掉麻黃以后,,患者這么一喝,,不但沒出汗,反而開始變得愈加煩躁,,身體發(fā)熱現(xiàn)象加劇,,體溫直接升到39.7攝氏度。 這是怎么了,?懂醫(yī)的家屬說,,這是藥力不夠,應該再服一劑,! 結(jié)果,,第二劑喝下去,患者徹底壞了,。頭痛欲裂,,身體疼得像被木棍毆打過一樣。惡寒之感比之前一天更嚴重了,。 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兒,?是不是藥不對癥啊,?于是,,就趕緊把吳師找去了。 吳師在聽說這些過程以后,,搖頭苦笑連連,。他發(fā)現(xiàn),患者脈象浮而緊急,,舌苔白膩,,呻吟不止而渾身疼痛。吳師就說,,依然用原方治療,,不必更改。只不過,,這一次,,千萬不要再自作主張,將其中的麻黃去掉了,。 面對事實,,患者家屬再也不敢冒失了,老老實實地服用原方,。結(jié)果,,服藥兩次后,,患者躺在床上,,不大一會兒就出汗了,。等汗出來以后,身熱就退了,,脈象也跟著平和起來,。醫(yī)案記載,就是“脈靜身涼而愈”,。 這就是吳師的一張小醫(yī)案,,很典型,很說明問題,。 現(xiàn)在,,我想帶你研究這里的學問。 我跟你講,,醫(yī)案里這個患者,,其實屬于典型的風寒表實證。 什么叫風寒表實??? 就是說,風寒之邪,,侵襲人體的肌表,,人體的衛(wèi)氣就被遏制住了。衛(wèi)氣有“溫分肉”之能,。衛(wèi)氣被遏制,,我們就會畏寒怕冷。衛(wèi)氣又和風寒之邪抗爭,,所以人就會發(fā)熱,。 寒邪,是主收引的,。它讓衛(wèi)氣的輸布被遏制,,也會讓營氣的運行被郁遏。于是,,人的汗孔就密閉了,,經(jīng)脈中氣血的運行也開始滯澀。這就導致患者不出汗,、頭痛,、一身上下都疼。 肺本來可以輸布津液?,F(xiàn)在,,風寒之邪郁閉肌表,,肺主皮毛,于是就直接郁閉了肺氣,。肺氣不利,,不能輸布津液,津液就成了痰,?;颊吡髑灞翘椋褪翘禎岬谋憩F(xiàn),。肺氣不利,,患者還會咳嗽。 患者這個時候的脈象,,一般是浮緊脈,。舌頭,一般是薄白的,。 上面所有這些情況,,歸納起來就四個字,風寒表實,。惡寒發(fā)熱,、無汗而喘、脈浮緊苔薄白,,是辨證的要點,。 現(xiàn)在,你看看上文醫(yī)案里的患者,,是不是完全符合這些標準?。克l(fā)熱,、身痛,、周身酸楚、流清鼻涕,,苔薄白而脈浮緊,,不出汗。因此,,可以基本斷定,,這患者就是風寒表實證。 那么,,怎么樣才能解決這個問題呢,?我們看看當時吳師開的配伍—— 麻黃6克,桂枝10克,,杏仁10克,,法半夏6克,,防風6克,甘草6克,,生姜3片,。 這個配伍,你記住,,它就是我開篇所說的,,麻黃湯的加減。只不過,,加上了法半夏和防風。 讀者朋友,,你可記住了,,中醫(yī)在針對治療風寒表實證的時候,第一個想到的就是麻黃湯,,也就是麻黃,、桂枝、杏仁,、甘草的組合,。 其中的麻黃,既能解表發(fā)汗散寒,,還能宣肺平喘,,因此作為君藥。桂枝,,性辛溫,,溫陽化氣,解表散寒,,可以幫助麻黃驅(qū)散外邪,。杏仁一味,用于調(diào)理肺氣,??傊眠@個麻黃湯,,郁滯在我們肌表的寒氣就會被化散一空,,我們從前為之郁遏的營衛(wèi)之氣,會重新周流開來,。 所以說,,這個麻黃湯,其實就是張仲景為我們留下的護身方,。有了它,,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就再也不怕風寒表實證了。 當然,,上文醫(yī)案中,,吳師在運用的時候,加入了法半夏和防風,。其中的防風,,可以祛風散寒,以助麻黃和桂枝之力,。法半夏,,則能降逆止嘔,改善惡心欲嘔沒食欲的狀態(tài),。 但是,,遺憾的是,這個患者最初,,卻在家人的建議下,,把麻黃去掉了。這么一干,,就麻煩了,。缺了麻黃,患者根本沒法發(fā)汗啊,。不能發(fā)汗,,方子里的辛溫燥熱之性,就“郁”在體內(nèi)了,。于是,,患者更加煩躁、發(fā)熱,、體溫升高,,身痛不已。 好在,,到吳師探往的時候,,患者的病性并沒有改變。于是,,吳師依然用原方,,這才讓患者“脈靜身涼而愈”。 讀者朋友,,通過我的這番描述,,你應該知道麻黃湯的妙處了嗎?當然了,,學歸學,,我不建議非專業(yè)讀者,,在沒有中醫(yī)師辨證指導的情況下,自己嘗試用麻黃湯,。因為這里麻黃的應用,,是有一些禁忌證的。而且,,中醫(yī)講,,“無汗用麻黃”。你感冒的時候,,出汗,,就不能隨便用麻黃或者麻黃湯。因此,,這可不是說用就用的,,必須謹慎小心才是。 但無論怎么說,,張仲景的麻黃湯,是有功于中華民族的,。我們作為后世子孫,,應該對它加以了解,并致以真誠的敬意,。 全文完,。文老師感謝你的閱讀。 |
|
來自: 人老顛東 > 《中醫(yī)治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