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起漢朝的建國史,,必然繞不開的三位功臣就是韓信,、張良與蕭何,而韓信又是這三人中生平極為精彩的一位猛將,。 歷史上總有一些人因為生平中的一項功績而被過度的歌頌,,贊美的語言就像石灰一樣將這些人身上坑洼不平的缺點抹去,只給他們留下一個完美至虛假的形象,,而韓信則與這些人截然不同,。 在關于韓信的歷史記載中,人們可以找得到這位將軍性格中的堅韌,、作戰(zhàn)中的指揮,,同樣也可以窺探到他人性中的脆弱。韓信可以說是歷史中制造成語的“專業(yè)戶”,,他身負二十多個成語,,而這些成語也串聯(lián)出了他的一生。 莫欺少年窮 韓信出身貧寒,,小的時候常常餓肚子,,到他青年時期,雖心懷大志卻四處碰壁,,滿懷壯志無處抒發(fā),,滿身本事無地舒展,這讓韓信十分郁悶,,而這段時期圍繞韓信的成語也多與他美好的品德有關,。 在這段時期中,關于韓信最出名的成語莫過于“胯下之辱”,。 韓信的父母早年去世,,韓信主要靠釣魚維持自己的生計,一來二去,,常在河邊釣魚的韓信便與在河邊漂洗棉絲的老人熟絡起來,。老人心疼韓信年紀輕輕就要為生計奔波,于是便常常接濟韓信,,這一舉動卻引來了周圍人對韓信的歧視,。 一次,街市上的一名屠夫嘲笑韓信雖然長得高大,,還總喜歡帶著刀,,其實心里膽小怕事。屠夫還挑釁韓信,,若是有本事,,就用佩劍刺死自己,,若是不敢就要從自己的胯下鉆過去。 從下就在漂泊中長大的韓信明白,,自己現(xiàn)在身單力薄,,如果刺死屠夫,就會落入泥潭無法翻身,。于是,,韓信決定忍辱負重,從屠夫的胯下鉆了過去,。 從小就心懷將軍之夢的韓信怎會真的是膽小怕事的人,,只是幼年的生活讓他早早地就明白自己無依無靠罷了,這樣的逆境使韓信擁有了強大的抗壓能力,,也同樣教會了他感恩,。 在吃不飽飯的日子里,那位以漂洗棉絲為生的婦人常常將自己的口糧分給韓信,,這讓韓信的心里十分感激,,那時的韓信一貧如洗,只能承諾等自己日后飛黃騰達,,一定回來報答婦人,。 當時,那位婦人聽到韓信說這樣的話,,還表現(xiàn)出了不開心,,她不希望韓信將這一份小小的恩情掛在心上。 但是,,當韓信日后成就一番偉業(yè)后,,依然記得那個曾經(jīng)幫助自己的婦人,于是,,他命人去給婦人送去了精美的酒菜,,還送給了婦人一千兩黃金,這便是成語“一飯千金”,。 韓信這樣一個窮小子,手下既沒有錢,,又沒有權(quán),,想要出人頭地實在是難于登天,好在這天下有賞識他的“伯樂”,。 韓信曾經(jīng)跟隨過項羽南征北戰(zhàn),,后來在夏侯嬰的推薦下,又投奔去了治粟都尉的帳下,,但依然沒有得到重用,。后來,,蕭何看到了這個年輕人身上的閃光點,便將韓信推薦給了劉邦,。 劉邦本來對著一個沒什么名頭的年輕人也不怎么在意,,后來,蕭何寫信給劉邦,,強調(diào)韓信這個人“國士無雙”,,這才使劉邦開始重新看待對待韓信的態(tài)度,而韓信也正式走上了人生的上坡路,。 好男兒征戰(zhàn)四方 在劉邦手下,,韓信逐漸開始帶兵打仗,而他身上的軍事才能也逐漸顯露出來,。這個時期,,關于韓信的成語大多都是與征戰(zhàn)沙場有關,每一個成語的背后都是一個經(jīng)典的戰(zhàn)役,,每一個成語都體現(xiàn)出韓信的智慧,。 韓信的成名之戰(zhàn)便是“明修棧道,暗渡陳倉”,。在劉邦與項羽爭奪天下時,,兩人曾約定誰先進入關中,這天下便是誰的,。 但是,,人的野心是會隨著權(quán)力的增長不斷變大,在項羽的兵力不斷強大后,,心高氣傲的項羽便違背了曾經(jīng)的約定,,自封西楚霸王。 此時的劉邦軍事實力與項羽相差一大截,,那時劉邦的主要力量集中在漢中一帶,,自知沒有實力和項羽競爭的劉邦為了博取項羽的信任,主動燒毀了棧道,,表明自己絕不會踏入關中,。 但是,生性狡猾的劉邦怎么可能真的放棄爭奪霸權(quán)的機會,,而當上了將軍的韓信則用一條妙計幫助劉邦率先進入關中,。 韓信帶領手下的士兵修理棧道,迷惑項羽的視線,,背地里卻悄悄地占領了陳倉,。而后,韓信帶領手下進攻咸陽,使劉邦成為了這場奪權(quán)斗爭中的贏家,。 另一個與韓信作戰(zhàn)生涯有著緊密聯(lián)系的成語便是“十面埋伏”,,這也是將項羽逼上絕境,最后在烏江自刎的垓下之戰(zhàn),。 公元前202年,,戰(zhàn)場失利的項羽開始向彭城一帶撤離,而劉邦則在他身后帶領大批人馬緊追不舍,。 追到陽夏一帶后,,劉邦認為這樣你追我趕的作戰(zhàn)很難給予項羽重創(chuàng),于是,,他便召集彭越,、韓信等人,以大梁,、淮南的封地作為交換,,請他們發(fā)兵相助。 面對大片的封地,,各諸侯顯得格外的積極,,韓信親自率領三十萬大兵斬斷了項羽的退路,而彭越也帶領數(shù)萬軍馬與劉邦會合,,向項羽的隊伍發(fā)起猛攻,。 項羽的隊伍一路疲于奔命,早已沒有了作戰(zhàn)的斗志,,面對正面來自劉邦大軍的進攻,,項羽的軍隊只得選擇一步步的向垓下,而在那里,,韓信早已布下了天羅地網(wǎng),,設下了十面埋伏。 中了計的項羽部隊被劉邦手下的諸侯部隊團團圍住,,為了進一步消磨敵軍的意志,,劉邦還命令軍隊在晚上唱起了楚歌。在這之后,,項羽手下的隊伍軍心潰散,,而劉邦也在韓信的幫助下坐上了帝王的寶座。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可惜的是,,韓信將劉邦捧上帝王之位,,而劉邦卻并沒有將韓信當作自己的心腹,隨著韓信的勢力越來越強大,,劉邦對于他的提防日益加劇。 這個時期有關于韓信的成語中便體現(xiàn)出了韓信在政治上的愚昧和性格上的弱點,而這些東西,,也最終將韓信推上了絕路,。 曾經(jīng),韓信是劉邦手下一名值得信賴的大將,,而劉邦在重用韓信時,,還會將自己的衣服解下來給韓信穿,自己吃的東西也愿意分享給韓信,,這也就是成語“解衣推食”的由來,。 可以看得出來,劉邦在需要韓信的時候,,對韓信可以說是無微不至,,而講義氣又懂得感恩的韓信自然將劉邦的這份信任深深地記在心里。 可惜,,韓信沒有意識到,,自古帝王都是多變的,當他需要你時,,自然是笑臉相迎,,但當你威脅到他的統(tǒng)治地位時,他便會毫不留情的將你鏟除,。 劉邦與韓信之間的感情被稱為“金石之交”,,這個詞是形容兩個人之間的感情就如同金石一般牢不可破。但諷刺的是,,這個來歷卻早在暗中揭示了韓信最終的下場,。 韓信的幕僚在韓信兵強馬壯,士氣正旺的時候曾經(jīng)勸說韓信脫離劉邦,,自立為王,,但是忠誠的韓信拒絕了他的意見。 那時,,幕僚便斷言即使韓信將他與劉邦之間的關系看作金石,,他之后一定會被劉邦擒獲,而歷史后來也印證了這位幕僚的預言,。 隨著韓信的實力一天天壯大,,劉邦對他的態(tài)度也發(fā)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反轉(zhuǎn),從曾經(jīng)的解衣推食,,到后來嚴防死守,,每一步棋都在防著韓信起兵造反,后來,,韓信被借著謀反的理由騙進了長樂宮,,最終在鐘室里結(jié)束了自己的一生,。 諷刺的是,為劉邦獻上謀害韓信的點子的人正是曾經(jīng)向劉邦推薦韓信的蕭何,,這也正是“成也蕭何敗也蕭何”的由來,。 小結(jié): 韓信的一生被這些成語總結(jié),二十多個精煉的成語便總結(jié)了韓信豐功偉績的一生,。 這其中不少成語直到如今還在被廣泛應用,,特別是有關于戰(zhàn)爭謀略的一些成語,雖然距今已經(jīng)歷史久遠,,但依然為人津津樂道,,從這其中我們也可以窺見韓信令人敬佩的謀略。 雖然韓信最后死在了劉邦的懷疑與蕭何的謀略之下,,但兩人對于韓信都有著較高的評價,。在歷史上,還有一些韓信的典故中記載了他在數(shù)學方面的天賦,,在一些傳說中,,我國著名的象棋最早也是由韓信發(fā)明創(chuàng)作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