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蕙利 舊時的鄉(xiāng)間,河沿溝沿上都長滿了蘆葦,。毫不夸張地說,,它們伴隨著我的成長。 蘆葦的美,,在一年四季,,各個季節(jié)都有不同的氣象。就當春寒料峭的春天,,各種綠色生命競相擠出泥土,,透出水面之時,那在河邊自生自滅,,一歲一枯榮的蘆葦也在根部孕育著新的生命,。 經一場又一場春雨的過濾后,靛青帶紅的蘆葦芽,,便迫不及待地從尚未褪盡寒意的泥土里探出了小腦袋,,應邀帶來春的音訊。 新生的蘆葦芽,,尖尖的,、嫩嫩的,每一株都欣喜地舒展開毛孔,,盡情吸收大自然的陽光雨露,,并隨著轉暖的氣溫,個子越躥越高,,將每一條小河都蓬勃地裝扮一新,。 夏日的風,帶來雨的芬芳,,在把一片片蘆葉裁剪得修長得體的同時,,更是豐滿挺拔了秀麗的蘆枝,成片成片的像是豎起了一道道碧綠的屏障,。微風掠過,伴著沙啦啦的“輕音樂”,,一簇簇蘆葦搖曳盈盈,,如同一個個芭蕾舞演員,展示著清俊身材與嫻熟技藝,。 夏秋交替之時,,蘆花初綻。那微微的綠,,輕輕的褐,,淡淡的黃,,有如剛出殼的小鳥。當微微的秋風送著襲人的涼意,,茫茫的秋水泛起浸人的寒氣,,仿佛一夜之間,原本高揚的細碎花序便冒出了許多潔白的發(fā)辮,,于藍天的映襯下,,在秋的空寂蒼涼中散發(fā)著溫柔的植物氣息,并清冷秀逸地為一泓秋水,,換上一層淡雅素裝,。 “春去葦葉青,秋來蘆花白”,。秋天的蘆葦是它們一生中最美麗的生命狀態(tài),,也成就了秋色的另一張臉。蘆花的白,,雖未及秋菊濃艷,,更不若紅葉絢爛,然那樸素容顏中透出的純粹清純,,就像不施脂粉的婷婷女子,,天生為詩意而生,只適合安靜地在秋煙迷離中,,透過層層水色光影,,清清淡淡地點染秋的意境。特別是清風過處的秋色里,,蘆花飛揚的姿態(tài),,給蕭瑟季節(jié),搖曳起一抹亮麗的浪漫,,晃動出一番淺醉的風情,。那漫天飛舞的蘆絮,一叢叢,、一簇簇,,如風輕揉過雪鬢,錯落有致,;又似飄浮在細碎陽光里的云朵,,絲絲縷縷,欲語還休,。 立冬以后,,刮過西北風,蘆葦的稈葉逐漸枯黃,那是歲月的風霜為其留下的厚重印記,。兒時的我,,常和外婆一起,趁著太陽出來后的暖意,,去河塘邊割蘆葦稈,,用作柴火。蘆葦稈的質地堅硬,,且易燃保暖持久灼烈,,是一種上好的燃料。尤其燃起時發(fā)出的“滋滋”脆響,,滿屋都溢滿了一股蘆葦特有的清香,,而經其烹熟的飯菜也格外香甜。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過去遍布鄉(xiāng)野,,肆意叢生的蘆葦,目前少見了,?!拜筝缟n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睆脑娊洺o,、唐詩宋詞里款款走來,唱響千古的它們,,如今唯有從凄美的韻律中,,輕輕曳動那紅塵的念想。 (原載于2021年9月29日《楚天都市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