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釋 1,、臨江仙: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詞牌名。此詞雙調六十字,平韻格,。 2,、東坡:在湖北黃岡縣東。蘇軾謫貶黃州時,,友人馬正卿助其墾辟的游息之所,,筑雪堂五間。 3,、聽江聲:蘇軾寓居臨皋,,在湖北黃 縣南長江邊,故能聽長江濤聲,。 4,、營營:周旋、忙碌,,內心躁急之狀,,形容為利祿竟逐鉆營。 5,、夜闌:夜盡,。 6、縠紋:比喻水波細紋,??e(hú),縐紗類絲織品,。
譯文 夜里在東坡飲酒,,醉而復醒,醒了又飲,。歸來時好像已經是夜半三更了,。家童鼾聲如雷,反復叫門也不應,。只好拄杖佇立江邊聆聽江水奔流的聲音,。 長恨身在宦途,這身子已不是我自己所有,。什么時候才能夠忘卻追逐功名,?夜深風靜,水波不興,。真想乘上小船從此消逝,,在煙波江湖中了卻余生。
創(chuàng)作背景 這首詞作于蘇軾黃州之貶的第三年,,即公元1082年(宋神宗元豐五年)九月,。蘇軾因烏臺詩案,,謫貶黃州(今湖北黃岡),住在城南長江邊上的臨皋亭,。
賞析 上闋敘事,,著意渲染其醉態(tài)。寫夜醉回到居所,,家童已睡熟,,無人開門,只得“倚杖聽江聲”,。酒后靜立于夜深的長江邊,,很容易觸發(fā)聯(lián)想。 下闋就寫酒醒時的思想活動:幾經挫折,,受盡冤屈,;滿腹才華,卻落得獲罪流放的下場,。躲開名利場,,乘坐扁舟,歸隱江湖,。全詞寫景,、敘事、抒情,、議論水乳交融,,不假雕飾,語言暢達,,格調超逸,頗能體現(xiàn)蘇詞特色,。
作者簡介 蘇軾(1037~1101),,字子瞻,一字和仲,,號東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蘇洵之子,。嘉祐年間(1056—1063)進士,。學識淵博,喜好獎勵后進,。與父蘇洵,、弟蘇轍合稱“三蘇”。其文縱橫恣肆,,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并稱“蘇辛”,。
格律對照 中仄中平平仄仄,,中平中仄平押。
家童鼻息已雷鳴,。敲門都不應,,倚杖聽江聲。
中平中仄仄平押,。中平平仄仄,,中仄仄平押。 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
中仄中平平仄仄,中平中仄平押,。
夜闌風靜縠紋平,。小舟從此逝,江海寄余生,。
中平中仄仄平押,。中平仄仄仄,中仄仄平押,。
明日詞牌 八聲甘州:詞牌名,,又名“甘州”“瀟瀟雨”“宴瑤池”,,源于唐代邊塞曲?!对~譜》以柳永《八聲甘州·對瀟瀟暮雨灑江天》為正體,,此體雙調九十七字,前后段各九句,、四平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