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宗龍 母親在農(nóng)村教了幾十年小學(xué),,生活了大半輩子,,從不舍得離開自己的農(nóng)家小院,酷愛在院中養(yǎng)植花花草草,,尤喜海棠和月季,。她常說,海棠和月季好養(yǎng)活,、花色艷,、花期長,就像咱樸實的農(nóng)家人,有土就扎根,、扎根就成活,、成活便爭艷。作為農(nóng)村的“文化人”,,母親雖然沒有宋朝蘇軾的“東風裊裊泛崇光,,香霧空蒙月轉(zhuǎn)廓。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那種浪漫灑脫的心境,,也可能沒有讀過明代張新的“一番花信一翻新,半屬東風半屬塵,。惟有此花開不厭,,一年長占四時春”的絕美佳作,但她在自己的小院中,,養(yǎng)得最多的真的是嫵媚的海棠花和嬌艷的月季花,。 母親喜愛花、愛養(yǎng)花,,這在我們村都是出了名的,。但真正在院子里悠閑地伺弄花草,還是近幾年的事兒,。春節(jié)笑看迎春黃,、清明喜望桃花艷、端午迎來月季開,、中秋欣聞桂花香,、雪地猶有梅花俏。一年四季,,鮮花不斷,,凋了芍藥、粉了海棠,,謝了牡丹,、紅了綠荷,瘦了菊花,,白了水仙,。農(nóng)家院里似花園,門外路邊花常開,;身在院中心意滿,,過往客人常駐足。是新農(nóng)村建設(shè)的好政策讓母親的愛好成了真,,她常常樂得合不攏嘴,,逢人就邀他們到院中賞花,,年邁的老臉笑開來,比那花兒都好看,。 有時坐在院中陪母親賞花,,她常常會睹花思苦,和我們嘮叨起從前的苦日子,。其實不用她說,,我們誰都沒有忘記小時候的苦難生活。從前我們住在老屋老院,,生活是那樣清苦,,條件是那樣艱苦,別說養(yǎng)花養(yǎng)草了,,連人都養(yǎng)不好,,一年到頭為生計奔波,誰也無暇顧及花的綻放與凋落,。其實那時院子里并不缺少花,,春來來了槐花或白或紫,,開滿枝頭,,掛滿梢間,但除了擼些槐花當作春荒時的輔菜,,誰有心思欣賞槐花美呢,?夏天到了梧桐一樹繁華,幽香迷人,,但那喇叭型粉白的花朵既不能當飯,、也不能當菜,大人甚至懶得看它們一眼,。初秋時節(jié)一簇簇嬌小黃艷的棗花也絢爛了家中那兩棵歪脖子棗樹,,引得蜜蜂嗡嗡亂飛,但我們那時最盼的是啥時吃棗子,,對棗花常常熟視無睹,。 多少年,那些樹上的花兒在院子里開了又敗,,春來又開,,我們卻只關(guān)心樹上的果子啥時可以采摘、樹木何時才能賣錢,,至于賞花,,覺得那是遙遠的神話。更遑論在大片的田地里種起大片的花海吸引天南海北的游人前來打卡,,或者在自家的院子里買花盆買花缸種些好看的花兒讓人自賞,,更是連想都不敢想的事兒,。有一次,我到同村小伙伴家去玩,,他家的雞窩上用破臉盆養(yǎng)了一棵仙人掌,,那仙人掌的塊莖像一個個大人的手掌,上邊布滿了細硬的小刺,,小時候我沒有見過仙人掌開花,,一直以為仙人掌不開花,直到多年后到城里的花卉市場閑逛,,才發(fā)現(xiàn)仙人掌的花兒也很漂亮,。小時候家里養(yǎng)花的本來不多,他家的那一大盆仙人掌引起我的好奇,,一問才知道,,這棵仙人掌是他爸從后山上挖來的,掰一塊根莖就能活,,而他們家養(yǎng)仙人掌的目的根本不是看花,,而是用它的塊莖治療他那經(jīng)常發(fā)炎紅腫的傷疤。 現(xiàn)在,,老家的日子好過了,,愛美之心人皆有之,母親愛花的天性被激發(fā)出來,,小小的農(nóng)家院成了花的世界,。院墻外的墻跟邊,有大隊專門留出的綠化區(qū),,統(tǒng)一栽種的石榴樹已顯盎然生機,,從五月開始,便掛滿了燈籠似的花朵,,火紅一片,,如朝霞滿天。大門前的路牙旁,,母親每年都會撒一些一串紅的籽兒,,從夏初到秋末,那一嘟嚕一嘟嚕的色紅而奔放的長筒狀花兒似一串串鞭炮,,旺盛且濃艷,,喜慶地裝點著古樸的大門,常引得路過的人們駐足拍攝,。大門口左右兩邊各有一株高大的月季花,,一年四季,它三季花開濃烈,;無需刻意營務(wù),,只需修剪枝杈,;層層疊疊的花瓣,翩翩起舞的身姿,,紅紅火火的顏色,,引得蝴蝶紛飛,蜜蜂起舞,。讓人沒進門便感受到了日子的紅火,。 進了院中,更是花團錦簇,、姹紫嫣紅,,母親親自插栽的一盆盆月季、海棠,,爭先恐后地盛開著,,爭奇斗艷地怒放著,婀娜多姿地含羞著,。紅得如火,、白的似雪、粉的像霞,,紫得比翡翠更美,、黃的比金箔更靚。母親愛花,,卻舍不得花錢買花,,她節(jié)省了大半輩子,,為養(yǎng)花而花錢總是心疼的,。于是她買來塑料的花盆,修剪下月季,、海棠的枝杈,,一根根插入泥土,無需特殊的光照,,不幾天便會生根發(fā)芽,,幾月后就會花開滿枝,既點綴了院子,,又鍛煉了身體,。有些親戚到家看望母親,臨走她總是送人家?guī)着枋㈤_的鮮花,。有時母親去趕集,,路過宏海路的花市,她也會選幾盆牽?;?、雞冠花,、萬壽菊、鳳仙花,、三角梅等價錢低,、易成活的普通家養(yǎng)花,買回來先是放在屋內(nèi),,唯恐它們剛從溫室出來適應(yīng)不了太陽的酌曬,,過段時間才舍得擺到院中。 老家養(yǎng)花最怕的是冬天,。我們老家屬山東南部,,冬冷夏熱,一到冬天,,室外萬花凋零,,樹木落葉,只有一些冬青,、黃楊類的常青花能在寒風中展示自己的堅強,,其它花兒都無法抵御寒冬的侵擾。好在這些年我們那兒居住條件大為改善,,家中都自己燒起了土暖氣,,冬天不再靠燒火盆、曬太陽苦捱,,家中養(yǎng)花也不再困難,。但每年冬初由室外向室內(nèi)搬運那些心愛的花兒是母親最大的難題,一些小盆的花她和爸爸能搬進去,,大些的花盆,、花缸就需要找人幫忙。上百盆大大小小的花兒經(jīng)常要讓她忙活好幾天,,花兒塞滿了整整一過道,。每次搬花,爸爸總是說,,明年再不養(yǎng)這么多了,,太麻煩。但看著大雪紛飛的寒冬里很多花兒依然在屋中競開,,室外零下十幾度的春節(jié)期間室內(nèi)還被那么多嬌媚的花兒裝扮,,他們早忘了搬運的辛苦。沒有什么比美更能激發(fā)人的主動性了,,室內(nèi)花兒美,,他們心里美。 我一直覺得,,母親愛花愛美之心由來已久,,現(xiàn)在她退休在家,,有錢有閑,伺弄花草豐富老年生活,,是生活小資的情調(diào),,村里其它老太太怕是沒有這份雅興吧。后來我回村到幾家鄰居家串門才知道,,現(xiàn)在農(nóng)村小院里養(yǎng)花早已成了我們村共同的愛好,。不管是年紀大的老太太,還是年紀輕的小媳婦,,亦或正在上學(xué)的小丫頭,,都在自家院里養(yǎng)了不少的花。我常去的興會哥家滿院花木青蔥,,紅火一片,;從小和我媽一樣愛花的宗寶嫂家里更是花開濃艷,千紅萬紫,。平凡樸素的農(nóng)家院,,因為多了鮮花的映襯,更顯出了勃勃的生機,,這就是生活富足的象征,,這也是幸福日子的模樣。 |
|
來自: zhb學(xué)習閱覽室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