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流無儔的駙馬將軍——柴紹 正史記柴紹,,起筆便是他顯赫的身世。祖父柴烈是周朝驃騎大將軍兼刺史,,父親柴慎乃隋太子近身侍衛(wèi),,至柴紹一輩,更是從隋太子禁衛(wèi)武官一路成長為初唐的大將軍,。祖孫三代,,在三個不同的朝代,,皆是位列公侯的權貴重臣。晉州柴氏一族,,是名副其實的將門世家,,更因出了柴紹這位凌煙閣功臣而享譽千載。 隋末,,自負王氣的唐國公李淵,,重天下大義,重萬民福祉,,對待子女同樣愛重,,特別是他們的終身大事。李家的兒媳皆是名門望族的窈窕淑女,,嫡長子李建成迎娶滎陽的鄭觀音,,次子李世民迎娶洛陽的長孫氏,三子李元吉迎娶華陰的楊氏女,。為愛女李娘子擇婿,,他獨青睞柴紹。他看中柴紹的,,不僅僅是將軍后代,,還有他本人行俠仗義的品行與不可限量的光明前程。 柴紹于祖輩尚武的家族中成長,,秉承了柴家忠烈的品格和精湛的武藝,,自幼“趫捷有勇力”,任俠之氣聞于關中,。大業(yè)年間,,他年紀輕輕就任職太子身邊的高級禁衛(wèi)武官,深得皇室信任,。 柴李聯(lián)姻,,不止是一樁郎才女貌、門當戶對的貴族婚姻,,對于柴紹來說,,不僅遇到了摯愛的伴侶,他的命運更和未來的大唐緊密相連,。他與妻子久居京城,,看盡前朝腐朽、后庭花落,,而城外四起的義軍,,正迅速瓦解著隋朝的根基。柴紹內(nèi)心,,亦或預感到天下將變,;而坊間流傳的《桃李歌》更讓他不斷尋覓著,,那位扭轉乾坤的李姓英雄,。 將門虎子青勝藍大業(yè)十二年,,他的岳父李淵遷任晉陽留守,第二年便傳來起事的消息,。柴紹夫婦接到唐國公的密召,,請他出馬接應義軍。柴紹俠肝義膽,,聽說唐國公舉大事以靖國難,,早已摩拳擦掌,心向往之,。但他是極具責任感的丈夫,,怎可隨意去留,不顧妻子的安危,?他執(zhí)愛妻之手,,誠懇地征詢意見:“唐國公將起兵掃平亂世,我有意參加他的義軍,。我們一起出發(fā),,太過招搖;自己獨行,,又擔心你會遇到危險,,如何是好?” 平陽公主是真正的巾幗英雄,,她的見識與決斷卻不輸于隋唐任何一位男子,。她心中自有一番計策,不做父兄和夫君的牽絆,,而是華麗轉身,,變成推助起事的另一股強大力量。她催促丈夫動身,,默默籌備一支“娘子軍”,,與她的親人并肩作戰(zhàn)。 另一邊,,則是柴紹潛行趕路的身影,。途中,他遇到了李家兄弟——李建成和李元吉,。此二人亦得起事密報,,一路逃命而來。建成語柴紹:“晉陽路途遙遠,,恐隋兵追擊難以保命,,我們打算落草為寇,,投靠附近的強盜?!辈窠B極力勸阻,,曉以大義:“既有追兵,我們就應該速速趕路,。如果投靠小賊,,發(fā)現(xiàn)你們是唐國公的公子,定被他們捉去向朝廷邀功,,白白喪命而已,。”建成這才醒悟,,與元吉跟著柴紹向晉陽的方向趕去,,終于順利和李淵相會。柴紹苦心勸誡的一句話,,雖不似千軍萬馬,,卻扭轉了大唐兩位皇子的人生軌跡。 李淵見柴紹星夜兼程,,又將愛子護送至身邊,,大為贊賞。七月初五,,李淵率三萬甲士誓師發(fā)兵,,柴紹作為行軍總管分統(tǒng)義軍。至霍邑,,唐軍遇宋老生相拒,,一時滯留不前。柴紹藝高人膽大,,先潛至城下,,勘察其布防,發(fā)現(xiàn)宋老生不過有匹夫之勇,,唐軍攻城略地勢在必得,。他向大將軍李淵預言:“我?guī)熑舻剑卫仙囟ǔ鰬?zhàn),,戰(zhàn)則必擒,。”他的想法與主戰(zhàn)宋老生的二公子李世民不謀而合,,攻城大計遂定,。八月,唐軍先使計引宋老生出戰(zhàn),繼而兩路夾擊,,大敗隋軍,。攻取霍邑后,大軍沿汾水南下,,殺出一條進京之路,。這一路上,柴紹每戰(zhàn)必當先登城破陣,,軍功累累,。 武德改元,,歷史上又一個輝煌的朝代誕生了,,柴紹亦擁有大唐開國將領的無上榮耀。此后,,他隨秦王李世民征戰(zhàn)中原,,先后平薛舉、宋金剛,、王世充,、竇建德等,功勛卓著,,仕途上更是加官進爵,,位列公侯。 美人帳下猶歌舞柴紹雖是朝廷大將,,骨子里仍是人世間的風流俠者,,行事不拘一格,就連運用兵法都流露出超越世俗的意氣,。 武德六年四月,,隋唐時期曇花一現(xiàn)的異族王朝吐谷渾為患邊疆,侵擾大唐西北一帶,,與唐軍互有勝負,。五月,柴紹奉命率兵馳援,。六月底,,唐軍在岷州被吐谷渾圍困在一座山谷中。吐谷渾之軍占據(jù)地利,,居高臨下萬箭齊發(fā),,箭矢如驟雨而下。這幾乎是勝敗已分的定局,,唐軍已經(jīng)無路可走,,士卒們料定自己必死,準備拼盡最后的力氣與蠻賊決戰(zhàn)到底。 即使在無望的情形下,,主將柴紹依舊面不改色,。他一反常態(tài),并不忙于指揮作戰(zhàn),,卻命隨軍的樂工彈起了胡琵琶,。喊殺聲、馬蹄聲,、箭雨聲,,還有山谷內(nèi)的風聲,交織錯雜難以入耳,,而那錚錚弦樂猶如神兵破空而出,,遮蔽了所有的聲音。唐軍大惑,,他們的主帥難道全無斗志,,在這緊要關頭還要再聽一闋敗亡的哀樂?大唐的駙馬仍不盡興,,更請出兩位廣袖羅衣的絕色佳人,,在陣前和著塞外的琵琶聲,跳起優(yōu)雅的舞蹈,。若手中再添一杯葡萄美酒,,這一定是太平盛世最常見的歌舞宴會。但此時,,唐軍無心聽樂觀舞,,死亡的危機卻繃緊了每一位將士的心弦。 塞外苦寒地,,偏驚仙姝來,。高處的吐谷渾之兵,皆是尚未漢化的野蠻民族,,何曾見識過中原激越的弦音,、柔美的舞姿?從將軍到士卒,,仿佛被施了魔咒,,紛紛停止進攻,駐足爭相觀看柴紹陣中的樂舞,,如癡如醉,,不覺亂了軍陣。 翩翩起舞的美人長袖飛揚,,嘴角劃過一抹不經(jīng)意的淺笑,,柴紹豁然起身,密遣精騎潛行出山谷,攻敵之背,。唐軍這才恍然大悟,,一鼓作氣奔出山谷,給予吐谷渾兵致命一擊,。 此戰(zhàn),,唐軍置之死地而后生,斬首五百余,,大敗胡虜,。柴紹的一出“美人計”,前無古人,,后無來者,,堪稱驚艷無雙!高適有詩曰:“戰(zhàn)士君前半死生,,美人帳下猶歌舞,。”柴紹克吐谷渾,,或可作為這句詩歌的別樣解讀。 大唐,,是詩的國度,,亦是俠的時代。唐朝的才子們,,多被冠以“任俠使氣”“慷慨倜儻”的名聲,,在歷史上留下無數(shù)灑脫不羈的言行。這或許源自于大唐開國的風氣,。隋唐之交縱橫海內(nèi)的功臣名將,,大多激蕩著豪氣干云、仗劍祛敵的剛健精神,。比如仗義疏財,、重情重義的李勣,少懷大志,、風塵結緣的李靖,,來去隨心、英勇殺敵的秦瓊,,即使謀臣文士亦長期隨軍征戰(zhàn),,堅毅不遜武士。這群以俠骨壯心名垂青史的英雄中,,有一位大將,,出身名門,屢立戰(zhàn)功,一生更是尊貴顯達,;在他壯懷激烈的俠義之中,,更有一縷浪漫驚艷的情懷,令他的功臣之路如此與眾不同,。他,,就是柴紹。 |
|
來自: 昵稱47511299 > 《隋唐英雄傳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