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經(jīng)》是目前流傳下來最古的一部書,。書中以昆侖為坐標記述了黃河經(jīng)禹治理后的流路,,“河水出東北隅,以行其北,,西南又入渤海,,又出海外,即西而北,,入禹所導積石山東”,,這也就是形成于公元前21世紀、經(jīng)人類社會管理而又自然流動的黃河河道了,。 《尚書·禹貢》:“導河積石,,至于龍門,南至于華陰,,東至磔柱,,又東至于孟津,東過洛汭,,至于大伾,;北過降水,至于大陸,;又北播為九河,,同為逆河入于海”(自積石山導河,,曲折流至山,、陜交界的龍門,,南到華山的北面,再向東經(jīng)過洛河轉(zhuǎn)彎處,,達到??h附近的大伾山,向北流入大陸澤,,又向北分若干條支流,,然后注入渤海)。 大禹治水后形成的“禹河故道”,,在相當長的一段時期都是很穩(wěn)定的,。 第一次大改道:春秋戰(zhàn)國時期 黃河由禹治水初期的低洼河道逐步向“地上河”轉(zhuǎn)變,各諸侯國也開始在自己的領(lǐng)地范圍內(nèi)大量地修筑黃河堤防以抵御洪水,,大陸澤產(chǎn)生嚴重淤積,,不斷抬高的洪水位使得黃河經(jīng)常發(fā)生滿溢或潰決。特別是北面的淤高不斷增加,,使黃河河道有了持續(xù)南向遷移的趨勢,。 禹河故道在這一時期發(fā)生了歷史上有記錄以來的第一次大改道。 清初胡謂所著《禹貢錐指》:“周定王五年(公元前602年)河徙,,自宿胥口(今??h,淇河,、衛(wèi)河合流處)東行漯川,,又經(jīng)滑臺城,又東北經(jīng)黎陽縣南,,又東北經(jīng)涼城縣,,又東北為長壽津(今河南滑縣),河至此與深川別行而東北入海,,《水經(jīng)》謂之大河故瀆”,。 整個河道大概向東南方向平移了一百公里。改道后的黃河大致經(jīng)今河南濮陽,、河北大名,、山東德州等地,經(jīng)滄州北而東入渤海,。這條流路一直延續(xù)至西漢末年,,可稱之為春秋西漢河道。 在接下來數(shù)千年的變遷過程中,,黃河基本上是在禹河故道以南遷延演變,,海河流域也正是從此時開始醞釀,并逐漸發(fā)展成為一個新水系,。 第二次大改道:西漢王莽時期 公元11年(王莽始建國三年),,黃河發(fā)生漢代歷史上最著名的一次大決口——魏郡元城(今河北大名東)決口,,此次決口地點正是王莽的老家元城縣(今河北大名),黃河在西漢河道的基礎上,,繼續(xù)向東南方向擺動一百多公里,,奪漯水而入海(經(jīng)頓丘[今河南滑縣]至濱州入海)。西漢的故道從濮陽至東光就變成枯河,,后人稱為王莽河,。 (王莽) 第三次大改道:北宋慶歷年間 北宋初期,黃河仍沿著東漢王景整治后的河道(北宋稱為“京東故道”,,因其流經(jīng)京東省級行政轄區(qū)而得名,。史學界公認的王景治河是修筑了自縈陽[今河南縈陽]至千乘[今山東高青縣高苑鎮(zhèn)北]入海口千余里的黃河大堤)行進,。景祐元年(1034年)八月,,黃河在濮陽橫隴決口。這一次大河徑直向東北方向分流,,經(jīng)河北大名至濱州入海,,黃河自此離開行水千年的東漢河道(京東故道),形成了所謂的“橫隴河道”,?!熬〇|故道”和“橫隴河道”基本上被歸入“東流”的范疇。 慶歷八年(1048年),,在濮陽的橫隴決口點上游商胡縣發(fā)生決口,決口形成的新河道進一步向北擺動,,經(jīng)大名至乾寧軍(今滄州北,,宋時與遼國交界)入海,其所經(jīng)行的路線稱“北流”,,胡渭認定此為黃河的第三次大改道,。 第四次大改道:南宋建炎年間 南宋高宗建炎二年(1128年),金兵屢次攻打開封,,時任滄州知府,、宗澤副將的杜充誣陷大將宗澤,宗澤因之而死,。杜充鎮(zhèn)守開封府,,以水淹金軍為名,扒開黃河大堤,,人為引發(fā)黃河第四次大改道,。 黃河從此離開了數(shù)千年向東北注入渤海的河道,擺動于豫東北至魯西南地區(qū),,經(jīng)泗水南流,,奪淮河而注入黃海,。黃河河道從北宋時期的北流、東流兩分支同入渤海,,變成了北流,、南流兩分支分別入渤海、黃海,。北流較細小,,注入大野澤后經(jīng)北清河(又稱大清河,是古濟水的一部分)而入渤海,。南流是主流,,注入大野澤后經(jīng)南清河(又稱小清河,是古泗水的一部分)而入黃海,。由于搖擺不定,,南流遷延于淮河兩大支流泗水與潁水之間。金章宗明昌五年(1194年),,黃河在陽武(今原陽)大決口后,,經(jīng)商丘、徐州入泗水的古汴渠又成為南向黃河的主流,。 第五次大改道:明朝弘治年間 明朝孝宗弘治六年(1493年)正月,,右副都御史劉大夏前往山東張秋治理黃河,在黃河北岸修筑大小兩道長堤,。其中的大堤起自大名府胙城,,歷經(jīng)滑縣、長垣,、東明,、曹州、曹縣,,抵達虞城,,全長三百六十里,因其西起太行山脈,,也被稱為太行堤,。小堤起自于家店,經(jīng)過銅瓦廂,、東橋,,抵達小宋集,全長六十里,。 劉大夏修筑太行堤所產(chǎn)生的巨大南向?qū)Я髯饔?,稱為黃河史上第五次大改道。此次改道促成了后來持續(xù)三百多年的明清河道雛形的形成,自此以后,,“北流于是永絕,,始以清口一線受萬里長河之水”,黃河北流被徹底斷絕,,重新流入蘭陽,、考城河段,經(jīng)徐州,、歸德,、宿遷三個方向,最后都流入淮河入海,。 嘉靖后期,,潘季訓奉命總理河道,他按照“蓄清刷黃”“束水攻沙”的治河方略,,于萬歷初年完成了黃河兩岸堤防和高家堰堤防的修筑,,將這條河道基本固定下來,這就是現(xiàn)今地圖上的淤黃河,。 第六次大改道:清朝咸豐年間 咸豐五年(1855年)六月,,黃河在蘭陽銅瓦廂決口,三股洪水穿過運河,,挾大清河入海,。東出曹州一股后來淤塞,另一股變成黃河的新河道,,從而結(jié)束了黃河700多年奪淮入海的歷史,,又回到由渤海入海的局面。此后發(fā)生尾閭南北擺動的現(xiàn)象,。 第七次大改道:民國時期 1938年,國民黨為阻擋侵華日軍的西進,,炸開河南鄭州花園口大堤和中牟西北趙口大堤,,兩股洪水注入淮河,形成9年之久的改道,。 第八次大改道:民國時期 1947年3月,,民國政府堵住決口,使黃河回歸故道,。 新中國成立以來,,黃河沒有發(fā)生改道,幾乎連一次決溢也沒有發(fā)生,。黃河大堤已連續(xù)加高四次,,據(jù)水利部門統(tǒng)計,,土方量相當于修筑了十五座萬里長城。有的地方已加高6米,,再過六十年,,還要加高6米。整個下游河道兩岸臨黃堤防長度1500公里,。 ——以上綜合自楊明,、陳梧桐、陳名杰著作資料 來源:文普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