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俐演唱集錦
魏韶華|繪
我們究竟為誰而活 文:徐俐,;圖:丘堤
1 我經常同先生開玩笑:我到八十歲還有人追噢,,別人迷不了,八十二的老頭沒問題噢,。先生也湊趣,,故作咬牙切齒狀:你敢,看我怎么煮了你,。我更來神:老太太有什么不敢的,,活到那歲數(shù),修成個絕代佳人不說,,一定還有縱橫天下的色膽兒,,誰怕誰啊,。雖是玩笑話,卻透出我另一重心思:不管我活到什么歲數(shù),,一定美麗到老,。這也是我長久以來的想法。人有各種老法,,而我,,只希望能老去的時候優(yōu)雅一些。我曾說過,,二十歲活青春,,三十歲活韻味,四十歲活智慧,,五十歲活坦然,,六十歲活輕松,七十歲就成無價之寶,。不知什么原因,,從整體來看,中國人似乎缺乏美麗到老的信心和追求,。有一次,,我在法國一條著名的時裝街上買鞋,在試鞋的當口,,發(fā)現(xiàn)椅子的另一邊,,有位年齡不下七十歲的女士在試一雙極精致時髦的細高跟兒鞋。鞋面是金色的,,淺淺的鞋口,,窄窄的,秀氣極了,。我當時想,,天哪,老太太怎么還有心穿這樣的鞋呀,,不怕崴腳摔跤嗎,?再看那女士,一身講究的裝扮,,挺直上身坐著,,穿上新鞋的腳翹著二郎腿,二郎腿從小腿向前伸展,,左一下,,右一下,變換著新鞋的角度,,活像個摩登的妙齡少女,。這是我第一次在生活中見到如此優(yōu)雅的老年女性,,身材苗條,氣質高雅,,而且挑選著裝時不考慮任何年齡阻礙,。當時我想,人要有一副怎樣的心態(tài),,對人生要有怎樣的追求,對做人要有怎樣的認識,,才會到老了還有這樣驚人的風姿,。年長女士挑鞋的場景像一顆釘子,深深地釘在了我的腦海里,。我不喜歡中國人意識里的一種東西,,比如,見到某人狀態(tài)不錯,,最常用的評價是:哎呦,,都這歲數(shù)了還這樣,真不容易,。這歲數(shù)怎么了,?仿佛在人們的審美意識中,把美麗與美好只先天地賦予年輕人,,年齡稍長,,仿佛就不該美好,也不能美好了似的,。在這樣的群體意識下,,人年過四十,甚至更早,,自己也接受這樣的心理暗示:老啦,,不行了,講究也沒用,,講究了也沒人欣賞,,自己還猴累。為什么年輕的時候愛美,,年長一點就可以不美,,就不想美了呢?就因為已經過了求偶階段,,不再需要向異性展示美麗的羽毛,,就可以無所用心進而徹底無所謂嗎?這是一個難以回避的問題,。它觸及到的是一個很本質的點:我們究竟為誰而活,。我們的美麗不是為了求偶,不是為了他人的贊賞,,我們有責任展示生命的美麗,,那是我們應有的生命尊嚴。我們要做的是永遠保持挺拔的身姿,,永遠干干凈凈智慧得體,,我們要保持這樣的資本,對那些掛著啤酒肚,,油光锃亮,,的男人說一句:男人,請收起你的蠢相,!隨著整體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受教育程度的提高,,相信會有更多的女性越來越注重自身長久的美麗和魅力。這點無比重要,。的確,,中國女人沒有法國女人幸運,他們的審美文化認為,,四十五歲的女人最美麗,。對一個注重女性修煉和女性魅力的國家來說,法國人認為,,女人只有到了這個年齡段,,因為職場、人生經歷,、經濟基礎各方面的積累,,才會從里而外散發(fā)出一種成熟、沁人心脾的魅力,。這種由長久歷練而產生的修養(yǎng)和魅力,,飽滿,厚實,,耐咀嚼,,耐欣賞。法國女人比中國女人幸運,,但法國女人也比中國女人用心,。正是這種用心,締造了法國社會對女人的審美文化基礎,。這點,,我們要向她們學習。我們終身都要學習,學習是美麗的基礎,。走到今天,,我比任何時候都想放棄所有,重新開始學習,。當現(xiàn)在的社會越來越喧囂浮華的時候,,我總問自己,什么才是美麗人生最本質的需求,。美麗永不言棄,,它需要自己對自己多一份關心,,多一份要求。每每想到這方面,,我的精神會為之一振,腰背會下意識地挺拔起來:我的學習與健身過程都會因此快樂無比,。也許,,會有朋友說,相對于外表,,我更愿意注重心靈,,心靈的美麗才是更本質的美麗。我贊成,,其實心靈美麗是所有美麗的基礎,。問題是,有了內在的美麗,,為什么不讓外在的所有都一起美好起來呢,。美麗是我們一生的尊嚴和責任,不管任何時候,,都是最好的年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