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隕石撞擊地球,很多人第一時間想到的可能是6500萬年前滅絕恐龍的巨型隕石,。事實上,,地球被隕石撞擊的次數比我們想象的要多。但為什么隕石坑這么大,,里面卻什么也沒有呢,,隕石是被誰拿走了嗎? 隕石撞地球比你想象的頻繁,? 其實,,隕石撞擊地球的現象每天都在發(fā)生。大多數撞擊地球的隕石都來自火星和木星軌道之間的小行星帶,,小部分來自火星和月球,。這種主要由硅酸鹽組成的小行星本是在自己軌道上運行,但在運行的過程中會小行星之間會不斷發(fā)生碰撞,,如果撞擊力度太大就會被撞出軌道,,游離在太空中。 小行星帶 地球的引力就會將游離在太空中的小行星“吸”向地球,,在我們的視角看上去好像是小行星以超高速沖向地球,,但其實這都是地心引力造成的,。 因此,只要小行星帶中還有碰撞的情況發(fā)生,,就會不斷有隕石沖向地球,。科學家們稱,,地球每天都要接收5萬噸隕石,,但是它們通常在距離地面10~40公里的高空中就會燃盡。 主要是因為小行星在突破大氣層的時候,,會摩擦發(fā)出光熱,,產生高溫。小型的行星會燃盡,,部分行星會在高溫和高壓的影響下爆炸,,形成隕石雨。未燃盡的行星碎片落到地上,,就成了隕石,,能夠造成巨大隕石坑的隕石只占少數。 所以,,我們無法準確地計算出隕石撞擊過地球多少次,,如果一定要用一個量詞來形容的話,只能說是,,無數次,。 小行星撞地球模擬圖 地球上有多少個隕石坑? 地球上有很多個隕石坑,,形成時間大約在1000億~20億年前,,只是因為地質過程,將大多數古老的隕石坑磨滅了,,現在已知的都是比較穩(wěn)定的隕石坑,。 地球上已知的隕石坑數量相對較少,,截止2019年4月,,“地球撞擊數據庫(Earth Impact Database)”列出了190個已確認的隕石坑,分布在各個大洲,。閃電哥為大家介紹2個直徑較寬的隕石坑,,看看它們到底有多大。 分布在世界各地的隕石坑 弗里德堡隕石坑——世界上最大 這個隕石坑位于南非中部自由州省的弗里德堡城,,直徑為250~300公里,,是地球上目前已經確認的最大的隕石坑。地質勘測結果顯示,,弗里德堡隕石坑形成于古元古代(20.23億年前),。 弗里德堡隕石坑衛(wèi)星圖 在2005年正式將這個坑認定為隕石坑之前,人們一直以為它是一個古老的火山口。但是通過分析其中的成分,,才發(fā)現坑中石頭的礦物質成分與火山石的成分不同,,應該是地球以外的星體撞擊地球后產生的。 從隕石坑的礦物質成分,、直徑,、深度和多環(huán)結構的撞擊坑來推測,這顆隕石可能來自彗星,,撞擊的速度應該為每小時4~25萬公里,。 希克蘇魯伯隕石坑——恐龍滅絕 墨西哥尤卡坦半島上有一個藏在地表之下的隕石坑,,平均直徑約有180公里,。是地質學家在尤卡半島勘測石油的時候發(fā)現的。通過研究巖石的同位素,,發(fā)現這個隕石坑形成的年代約在6500萬年前,,也就是白堊紀與古近紀交接時期。 科學家們通常認為,,這塊隕石的直徑大概有10公里左右,,就是這顆隕石撞擊地球導致了恐龍滅絕。 ??颂K魯伯隕石坑模擬圖 不過,,直徑超過10公里的隕石坑往往是無法通過肉眼識別出來的,所以世界上比較有名的隕石坑還是那些小型的保存比較完好的坑,。 西澳大利亞州的沙漠中有一個保存非常完好的隕石坑,,叫做沃爾夫溪隕石坑。這個坑僅有870米,,盤底深50米,,形成于30萬年前,由一顆重達5萬噸的隕石以每秒15公里的速度墜入地球,,現在已經成為了澳大利亞知名的旅游地,。 沃爾夫溪隕石坑 不過,最著名的隕石坑要屬位于美國亞利桑那州的巴林杰隕石坑,,這個坑是全世界第一個被科學家確認的隕石坑,,在1903年以前,一直被認為是死火山口,。 但最后認定,,這是一顆直徑為40米,重達30萬噸的隕石以每秒25公里的速度墜入沙漠后形成的,。這個隕石坑有1264米寬,,深174米,,游客需要很久才能走到坑底。 巴林杰隕石坑 既然這些巨大的隕石能夠成功撞擊地球留下如此大的隕石坑,,那說明它們并沒有爆炸或燃盡,,那么這些造成隕石坑的隕石去哪里了呢? 隕石坑里的隕石去哪了,? 雖說體積大的小行星能夠扛得住大氣層摩擦產生的高溫,,但是在落地,與地面撞擊的一瞬間,,同樣會產生相當大的能量,。 滅絕恐龍的那顆隕石撞擊地球后釋放出了高達4.2×1023焦耳的能量,這個能量相當于100兆噸的烈性炸藥,。這是什么概念,,人類歷史上最強的人造爆炸物是沙皇炸彈,爆炸威力僅相當于5000萬噸烈性炸藥,。 沙皇炸彈爆炸瞬間 試想一下,,威力是人類最強炸彈的200萬倍,落地的瞬間產生的高溫和高氣壓定會將周圍的一切都氣化了,。 就算是直徑只有40米的中小型隕石也一樣,,巴林杰隕石坑釋放出的能量相當于2000萬噸TNT當量。要知道,,1945年美國在日本廣島投下的“小男孩”的威力也只相當于2萬噸TNT當量,。2000萬噸,也足以將接觸范圍內的所有物體震碎了,。 做個不恰當的比喻,,一塊隕石落在陸地上,就像將一個地雷丟入水中,,會濺起很大的水花,,而炸彈碎片也會隨著水花飛到空中。 物體落下濺起水花 隕石撞擊地球產生的巨大氣流(蘑菇云),,可能會將一些隕石碎片和地球自有的土層帶出大氣層,,進入到太空中,然后再與其他小行星產生撞擊,,去到其他星球上,。 總結一下,隕石坑里的隕石并不是被誰搬走了,,隕石撞擊地球后,會立馬變成碎片或氣化,。如果將隕石看待成有生命的個體的話,,可以說隕石的行為是飛蛾撲火,,落了個玉石俱焚的下場。 既然隕石撞擊地球每天都在發(fā)生,,那地球是否還會再遭遇讓恐龍滅絕的隕石撞擊地球事件呢,? 未來還會有巨型隕石撞擊地球嗎? 2004年,,科學家預測在2036年左右,,會有一顆名為阿波菲斯(99942 Apophis)的近地小行星,直徑有350米,,很有可能和地球相撞,。 如果真的發(fā)生,那么這顆小行星撞擊地球后將會釋放6400萬億焦耳的能量,,相當于15.3億噸TNT當量的炸藥釋放出的能量,,會將周圍數千平方公里內的所有物體和生物摧毀。 不過好在,,2013年1月的觀測報告中,,完全排除了它在2036年撞擊地球的可能性,但是它可能在2029年4月與地球擦肩而過,。 雖說目前的觀測技術已經非常先進,,可以通過觀測數據預測出每顆小行星幾十年后的具體位置。但是我們無法改變小行星的運行軌道和質量,,無法阻止它來到地球上,。如果真的有較大型的小行星進入地球,以人類目前的科技,,是無法攔截的,,即便能夠攔截,造成的危害可能也不亞于直接撞擊,。 目前人類面臨的窘境就是,,大的攔不了,小的不必攔,,只能依靠日積月累地讓小行星偏離軌道,,但小行星偏離軌道后,它之后的位置和走向就會更難預測,。 雖然現有的隕石坑能夠讓我們大飽眼福,,但還是希望人類有一天能夠有效地干預或攔截小行星。地球上最好不要再出現新的隕石坑了,。 |
|
來自: 昵稱1WQSrz3B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