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運動員們來說,賽場也是職場,,她們要面臨巨緊張的賽程,,激烈的比賽,要忍受疲憊和傷病,,要承受壓力和失敗,,當年齡漸長,面臨賽場之外的人生選擇,,運動員又會做出怎樣的決定? 做人難,,做女性更難,,做職業(yè)女性,難上加難,。 對于很多女性來說,,結婚生子跟職場拼搏是矛盾的,她們要把精力分出相當?shù)牟糠址旁诹送奚砩?,即便回到職場,,家庭和工作分身乏術。更別提生娃后的身體大不如昨,,背奶令人精疲力竭,,身材走樣、精力大減,、記性變差,,不在崗的期間不知道是誰就替代了自己,。這些問題,對女運動員來說,,只會更加嚴重,,甚至就意味著競技生涯的告別。重回職(賽)場,,何其難,! 為奧運,我減了懷孕時長的60斤 花樣游泳,,似乎是女性運動員專屬的運動,,但就如白天鵝,水上身姿有多美,,水下雙腿就要多用力,。 這個項目的殘酷在于,不僅需要體力,,還要把身體體脂保持在9%~12%以下,,這樣動作才能輕巧優(yōu)美。對于身高176cm的上海姑娘黃雪辰來說,,幾乎不可能,,因為她做了媽媽,而且進產(chǎn)房前體重飆到了96kg,。 31歲的她,,是奧運會“四朝元老”,北京奧運會拿到了集體項目銅牌,,倫敦奧運會她拿到了雙人項目銅牌和集體項目銀牌,,里約奧運會她兩枚銀牌收官。 功成身退,,她退役結婚生子,,懷孕時一度胖了30多公斤。 東京奧運會來臨,,她決定,,再拼一次。 但一切談何容易,。訓練的第一步就是要減重,,早上體能,下午訓練,,晚上桑拿,,基數(shù)大時間緊,黃媽媽靠斷食斷水來加速減重,,這對于訓練量超大的運動員來說簡直是酷刑,。據(jù)她說,,洗澡的時候都都想喝一口淋浴的水。 更痛苦的還在后面,,面對強大的對手,,她和搭檔不僅承受著高強度的訓練、動作一個一個的拆解,,一遍又一遍地練習,。剛開始恢復訓練時,她發(fā)現(xiàn)自己完全跟不上年輕隊友們的節(jié)奏了,,泳池邊隨時都要備著冰塊,、氧氣瓶,一天下來手腕累的碗都抬不起來,,有幾次在訓練時就在場邊抽搐,,這樣的訓練日復一日,沒有休息和調(diào)整的時間,。 但是再苦再累,,黃雪辰不后悔,唯一讓她內(nèi)心掙扎的,,是虧欠了孩子,。 運動場上是不能有一點分心的,為了盡快訓練,,她狠了狠心,,3個月就給寶寶斷了奶,訓練期也很少能見面,。 只要一到休息時間,,她就會用手機看看寶寶的照片和視頻,如果條件允許,,還會和家里人視頻,,“看著孩子的笑容,所有的疲憊和勞累感就消失了”,。 最后,,為了不讓孩子和媽媽長期分離,,家人還把孩子帶到了北京,,在距離體育總局不遠的地方租了房子,勉強能讓黃媽媽在訓練之余能時不時地見到女兒,。 但是一旦大賽來臨,,母女的相處時間也很短,“現(xiàn)在恐怕沒時間,,太晚了孩子也睡了,?!秉S雪辰一度在比賽與家庭之間難以抉擇,“畢竟有了孩子,,都會遇到這樣的問題”,,有幾次看著照片中女兒期待的眼神,她都會很糾結,。 “如果媽媽的滿分是100,,自己可能只有四五十分,現(xiàn)在還沒有機會去補償女兒,,等徹底脫下戰(zhàn)袍,,就要回到家人身邊”,黃雪臣在一次采訪中表達了對女兒的愧疚,,“那時候我不是世界冠軍,,就只是她的媽媽”。 終于,,減掉了30公斤的體重,,她拿到了世錦賽和奧運會銀牌,“我想用自己的表現(xiàn),,給孩子做個好榜樣”,。 生完孩子,武功全廢 2008年,、2012年蟬聯(lián)奧運會跆拳道冠軍,,吳靜鈺那時意氣風發(fā)。 29歲,,里約奧運會如期而至,,身為奪冠大熱門的她,意外地倒在了四強門外,。 更意外的是:她懷孕了,。 分娩時,因為一心想順產(chǎn),,吳靜鈺忍受了三天陣痛,。因為訓練,她的肌肉比普通人更緊,,所以分娩當天,,她感受到的陣痛無比痛楚,從15分鐘痛一次,,變成10分鐘一次,,5分鐘,1分鐘,、30秒……開了十指,,依然生不出來,,無奈只能剖腹產(chǎn)?!安皇巧炅司蜎]事了,,還得養(yǎng)啊。生孩子把體能消耗完,,后面還得兩小時喂一次奶,,更崩潰了”。 生完孩子,,吳靜鈺直言感覺自己“武功全廢”,,因為分娩時髖關節(jié)完全打開,走路時覺得身體都是散架的,。 所以,,當34歲的她說要復出參賽,所有人都覺得不可思議,。 吳靜鈺自己都覺得不可思議,,畢竟“世界跆拳道協(xié)會里還沒有生完孩子繼續(xù)回賽場的”,年紀不說,,氣血不足,,睡眠不足,力量不足,,其他隊友練兩天半歇半天,,她練半天就要歇半天,不然第二天就練不動,。 她開始睡眠障礙,,因為哺乳,她夜里隔一兩個小時就會醒一次,,恢復訓練,,她依然睡不好,第二天訓練時,,注意力難以集中,,四肢也很難發(fā)力,產(chǎn)后6個月只得斷奶,。 她還發(fā)現(xiàn)自己準備發(fā)力,,腿要刻意往里扣腿才能保持直線,速度和力量大受影響,,眼睛明明看到對手動作慢了,,準備進攻卻發(fā)現(xiàn),,關節(jié)支撐力不夠,,肌肉使不上勁兒,,步伐速度也跟不上,一腿踢過去,,踢到了對方的肩膀,。 更折磨她的,還是缺席了女兒的生活,。 有一次,,女兒感染了輪狀病毒,發(fā)燒,,嘔吐,,視頻的時候一邊哭一邊喊著媽媽。但吳靜鈺已經(jīng)開始比賽,,她只能匆匆安撫幾句,,叮囑按時吃藥,然后狠心掛斷視頻,。 一面忍受愧疚感,,一面抗住壓力感。 但她沒有放棄,,咬牙減重,,拼命恢復體能,每晚練到清場關燈,,就連25歲的男陪練都被她練趴下了,。 她也用另外一種方式在陪伴女兒,打比賽的時候,,只要條件允許,,都會讓丈夫帶上女兒一起來看。1歲多的時候,,帶她去了阿根廷,,兩歲的時候,又帶她去了日本,。 她已不是北京奧運會上,,精力無限的少女了,她是媽媽,,但她更是跆拳道運動員,。 今年,作為一個4歲孩子的媽媽,,她重新回到賽場,。“我就想做一個不一樣的吳靜鈺?!边@是東京奧運會前吳靜鈺說的一句話,,她成了第一位連續(xù)四屆征戰(zhàn)奧運的女性跆拳道運動員。 在四分之一決賽,,她輸了,,對手是17歲小將,但賽后接受采訪時她很平靜:“競技體育就是這樣,,我能接受我自己這樣的狀態(tài)退役,,因為我覺得我盡力了,,我真的非常努力做完了這一切,,確實逃不過年齡這個坎”,。 其實,她有能力和勇氣回到賽場,,本身已經(jīng)“贏”了,。而且“女兒的出生,像是從盒子上開了一扇門,,她走出來,,看她喝奶,睡覺,,發(fā)脾氣,,長大,突然意識到,,比賽只是生活中的一部分”,。 從女兒那里,她不再像過去那樣是“死磕”的狀態(tài),,她贏過,,也不怕輸,走了一條誰也沒走過的路,,將來可以自豪地和女兒說:“看,,媽媽很優(yōu)秀”。 孩子和競走,,我都沒有辜負 競走挑戰(zhàn)賽冠軍,,錦標賽競走冠軍、里約奧運會競走冠軍,,中國競走運動員劉虹成了新中國田徑史上繼王軍霞和劉翔之后第三位大滿貫得主,。 2016年,里約奧運會拿到金牌,,29歲的劉虹選擇退役,。沒多久,,她懷孕了。 孕期觀看隊友比賽,,她心里癢癢,,覺得十幾年積累的經(jīng)驗和知識,很難舍棄,,渴望回到賽場,但又不得不按捺內(nèi)心,,畢竟“女性運動員在當了媽媽后有幾個還會回到賽場”,? 懷孕、生育,,劉虹一下子就失去了對自己身體的掌控,。十幾年的運動生涯,她體重沒過過90斤,,但懷孕后,,她體重最高達到144斤。 預產(chǎn)期,,劉虹再一次身體失控,,分娩時兩天宮口都停在五指,疼得她懷疑人生,。 此前,,聽了好友吳靜鈺的建議,她選擇了剖腹產(chǎn),。腰麻沒效果,,上全麻;術中大出血,,產(chǎn)后感染發(fā)燒,;不能喂奶,就讓月嫂幫助擠奶刺激,,“非常痛苦,,生不如死的痛苦”,手上的針孔一直沒斷,,尿管一直插著,,腹部的傷口疼得她“像一攤肉被扔在病床上”。 在生完孩子后的十幾天里,,這個連一塊肌肉一個關節(jié)都能掌握的冠軍,,下床都變得吃力。很多個睡不著的夜晚,,劉虹忍著疼躺在那兒,,一直想:怎么生個孩子,就變成這樣了? 出月子的第一天,,北京接近零度的氣溫,,她一口氣跑了5公里。體力和產(chǎn)前相比差了不少,,沒跑多久就開始喘粗氣,,剖腹產(chǎn)的刀口跑起來,會在束腹帶下隱隱約約地疼,。 所以,,當她做出要回歸賽場的決定,有人質(zhì)疑,,生完孩子年齡這么大了,,安安穩(wěn)穩(wěn)不好嗎?也有人說,,是不是想借著以前的榮譽和資本,,再在這個行業(yè)混幾年、占些資源的便宜,。就連婆婆都勸“女人生完小孩,,體力恢復到從前是不可能的,你這樣搞,,會一場空嘛”,。 劉虹呢?她知道達到之前的狀態(tài),,很難,,但自己還是想走,想贏,。 于是,,生完孩子六個月,這個不服輸?shù)呐司桶汛蟛糠志蜁r間投入到緊張的訓練中,。 體能下降明顯,,韌帶變得松弛,肌肉也送了,,骨盆前傾了,,還伴隨著腹直肌和恥骨聯(lián)合的分離,一個簡單的內(nèi)收腿動作都很難完成,。 訓練量一加大,,腰會疼,肌肉會疼,,屁股會疼,,再練,,膝關節(jié)、腳后跟也開始疼,。 但劉虹依然堅持訓練,,加倍的努力,在身體和訓練中找平衡,。為了比賽和訓練,,她和丈夫常帶著女兒搬家,國內(nèi)國外集訓都帶著孩子,,也在訓練與女兒之間找平衡,。 備戰(zhàn)時,劉虹會白天訓練,,晚上回家陪女兒,,等女兒睡了,,再回到基地宿舍,。最初,女兒也會央求她再陪自己多玩一會兒,,劉虹說“媽媽要訓練”,。偶爾,她也會把熙熙帶到賽場,,讓她看著自己訓練,。 劉虹覺得,女兒為她打開了新的世界,,她從這個小生命身上重新學得了如何與世界相處,,如何與自己相處,這需要細心,、耐力還有生活的智慧,。這位冠軍媽媽不得不激發(fā)更多的精力,但同時也收獲著幸福:“辛苦自然有,,但孩子和我熱愛的競走,,我都沒有辜負,把這種狀態(tài)當作一種生活方式,,覺得還是很幸?!薄?/span> 東京奧運會,,34歲的劉虹獲得了銅牌,。 “生育不是分水嶺,年齡和擁有家庭,、孩子都不能阻擋我們的熱愛,,選擇你想要的,,努力活出自己。” 今年的奧運會,,我們見證了一個又一個00后甚至05后的小運動員們登上領獎臺,,令人感慨后生可畏,未來可期,,但對于這些“老”將,,她們或許沒有拿到金牌,沒有刷新最好成績,,但同樣值得眾人的掌聲,,因為她們還是“媽媽”,面臨的困難更多,,痛苦更甚,,在這場漫長的籌備過程中,她們除了要克服年齡,、傷病,,疫情延期帶來的巨大壓力,還要努力平衡事業(yè)和家庭,,她們或許已經(jīng)登頂項目巔峰,,但在有了家庭,成為母親后,,卻再次出征,。 在她們的身上,我也看到了無數(shù)休完產(chǎn)假,,努力重回職場的媽媽們的影子,。 我無意挑起性別討論,事實上上述幾位奧運媽媽的家離,,爸爸們也承擔了更多照顧孩子的工作,,未生育的女性也不要對“媽媽”的身份望而卻步,這不是寫這篇文章的初衷,。 我感動于女性運動員們的努力和拼搏,,也感慨她們的不易,但更重要的是,,她們正在以更主動的方式選擇自己的人生,。 雖然普通人與運動員的境遇有差別,但生育,,確確實實改變了女性的身體,,也讓她們以新的眼光打量工作和生活。 她們也要平衡家庭與事業(yè),,但從未放棄追逐夢,,將中國女性的自信魅力傳遞,。 值得思考的是,在國家號召生育二胎,、三胎時,,網(wǎng)絡上的回應嘲諷與反對一片,現(xiàn)實情況也確實不如預期,,對于有一定生活基礎的職場人士,,都不會傾向于多生。 除了金錢,,社會的尊重認可,,也非常重要。我們是不是能努力減輕職場媽媽所遭受的壓力和不公,,除了金錢上的幫助以及政策上的支持,,還需要承認媽媽們的勞動、工作,,以及照顧家庭的價值,。不要用“帶娃浪費時間”的刻板印象來歧視職場女性。男性,,也不要臭不要臉地把養(yǎng)孩子歸為女性義務,,不要讓媽媽陷入事業(yè)家庭的平衡矛盾,。否則,,一味地鼓勵生育,只能淪為調(diào)侃和玩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