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的照片
清晨六點半,,睡意正濃,床頭柜上的手機“叮鈴鈴……”響了,,半睜著朦朧的睡眼,,一看是媽的手機號碼,頓時腦袋一震,,猛地清醒過來,。
“媽,,這么早,怎么了,?是不是有哪樣事情,?”
電話那頭傳來她輕松的應答:“沒得哪樣,只是有幾天沒有聽到你們的聲音,,想問一下你們怎么樣,?”
“哎呦,我的媽耶,,這么早,,我還以為有哪樣事,嚇我一跳,,我昨晚上處理一個稿子,,都快天亮了才睡的?!?/p>
“喔”,,電話那頭傳來她略帶歉意的聲音,“那你再睡一會吧,?!?/p>
重新躺進被子,卻怎么也睡不著了……
自有記憶以來,,媽就是家里每天最早起床的人,。
外面才朦朦亮,,她就起床了,,然后站在院子里大聲喊叫:“學軍(我的乳名),起床,,該去讀書了,;快點,要遲到了,?!?/p>
媽的聲音真的很大,她這一叫喊,,半個寨子都被叫醒了,,接著是雞鳴、牛嘶,、犬吠,。于是,新的一天,,在她的叫喊聲中開始了,。
我和鄰家伙伴背著書包進學校,,她開始了一天的忙碌。挑水,、煮飯,、洗衣、澆菜,、割豬草,、掃院子……房前屋后、田間地頭,,總見她不知疲倦的身影,。
十一歲那年,我考上了區(qū)中學,。清晨,,媽將我叫醒時,已經(jīng)準備好了香噴噴的飯菜,,和一件嶄新的淺藍色“的確良”襯衫,。
媽不是起得太早,而是一夜未眠,。她的眼角紅紅的,,血絲隱現(xiàn)。襯衫是母親熬了整整一夜,,一針一線親手縫出來的,。
吃過飯,爸送我去學校,。都快走出寨子了,,媽還在大聲叫喊:“到學校去以后要聽老師的話,好好讀書,,每天早點起,,不要睡懶覺?!?/p>
在她的叫喊聲中,,我走出了寨子,走出了大山,;走進了區(qū)中學,、縣中學、大學,;走向了外面的世界……
媽媽與爸爸的合影
前年,,爸從單位退了下來。媽比爸大八歲,,已近“古稀之齡”,。我和愛人商量,,決定另外裝修一套房子,接二老來貴陽住,。這么多年,,我陪在他們身邊的時間太少了。
費盡口舌,,終于將他們請來了,。
知道媽起得早,而且閑不住,,必須得有點事情做,,否則她就說頭暈。于是就請她每天負責送我的小兒子上學,,然后讓她去廣場走走,,或者去菜場趕早市。
給爸媽準備的房子在八樓,,每天清早,,媽會乘電梯上十九樓來,用鑰匙打開門,,大聲叫醒她的寶貝孫子,。
她不會叫我,但是她的聲音很大,,我覺得她是“故意”的,。
因為媽常說:“人來到這個世界上,不只是睡覺的,,得做事情,。”所以我覺得她不叫我,,是因為我長大了,,在給我留“面子”,。
那段日子,,感覺自己重又回到童年,無憂無慮,、幸福無邊,。母親煮的飯菜,還是當年的味道,,糊辣椒沾水里面不加蔥花和醬油,;晚飯,陪爸喝一杯,,媽會拿過爸的酒杯喝一口,。
吃過飯,,媽會搶著收洗碗筷。因為我悄悄叮囑過愛人和女兒,,不要和她爭搶,,這樣她才會覺得自己沒有吃“閑飯”。
媽洗碗一般不用洗潔精,,她說是浪費,;洗完碗以后,她會將就洗碗巾把灶臺桌柜抹一遍,,然后才心滿意足地,,哼著《白毛女》或《紅燈記》去蘭花廣場學跳廣場舞。
直到這時,,愛人或女兒才去廚房,,將碗筷用洗潔精重新洗一遍,并把那條洗碗巾扔掉,。為此,,我不得不準備很多條同樣的洗碗巾,藏在她不易發(fā)現(xiàn)的地方,。
有時半夜回家,,他們會坐在客廳的沙發(fā)上等我,問我為什么怎么晚,,聽過我的回答,,然后才到八樓去……
媽媽與爸爸的合影
去年七月,弟弟家的二兒子也考上了縣里的高中,,弟媳為了讓兄弟倆好好讀書,,決定去縣里陪讀,家里就只有弟弟一個人了,。
爸媽得知消息,,便決定回去。弟弟的身體不好,,是村醫(yī),,同時兼做一點村委會的事務,如果弟媳去陪讀了,,他一個人在家,,一日三餐都沒有人煮。
爸媽又回老家去了,,隔三岔五的,,媽會打電話過來,而且大多是清早,。
我是一個典型的夜貓子,,一般看書或?qū)懜遄?,凌晨三四點鐘才上床休息,所以母親每一次打電話過來時,,我都睡意正濃,。
媽的每一次電話,都會讓我心驚肉跳,。每一次通話,,她都只是一句和之前一樣的話:“沒得哪樣,就是幾天沒有聽到你們的聲音了,?!?/p>
“媽,我們昨天不是才給你們打的電話嗎,?”
“喔,,昨天打過?今天又想了,?!?/p>
“那我接你們上貴陽來住吧?”
“不了,,我要趁早上的豬草鮮嫩,,去多割點,喂頭大肥豬,,春節(jié)的時候,,大家回來吃。你再多睡一下,,哈,。”
媽,,我哪里還睡得著,,您這個電話,把我的瞌睡蟲全都嚇得無影無蹤了,。
媽,,我是您的兒子??晌乙彩钦煞?、父親,,同時也是一名從事寫作教學研究的工作者,。您知道我分身乏術,無法陪伴左右,。所以每次都是眼巴巴盼著我回來,,又眼巴巴看著我離開,。
媽媽與爸爸的合影
曾經(jīng),您要我好好讀書,,多學一點知識,;我進大學了,您要我戒驕戒躁,、努力學習,,將來好為親人、朋友,,為社會,、國家做出自己的貢獻。您說國家要培養(yǎng)出一個大學生,,是要花費很多人力和物力的,,咱可不能忘恩負義啊,!
媽,,您一直生活在農(nóng)村,雖然讀過小學,,但是沒有畢業(yè),,您對我說的這些話,是從哪兒“學”來的呢,?
我只知道,,您喜歡唱山歌、聽收音機,,偶爾也看看過期的報紙,,后來家里才有了電視。
媽,,我不睡了,,馬上起床。您的電話,,既是叫我起床,,又是告訴我您和爸安好的信息,因為您怕我和愛人擔心,。
當我寫下這些文字時,,已是五日凌晨兩點半了,您的手機充電了嗎,?
早安,!媽。
2018年5月5日于貴陽花果園
作者簡介
文旭松:貴州省沿河縣人,1974年7月出生,,現(xiàn)居貴州省貴陽市南明區(qū),,春元公第42代(文惠公第21代)后裔。 先后就讀于貴州大學中文系,、貴州師范大學中文系,,大學本科學歷。系中國寫作學會中小學寫作教學專業(yè)委員會常務理事,、貴州省作家協(xié)會會員,、貴州省寫作學會會員。自16歲開始公開發(fā)表作品,,迄今已在國內(nèi)報刊雜志公開發(fā)表各類文章140余篇(首),、學術專著2部(110萬字),獲“全國中小學教師教學成果”一等獎2次,、二等獎1次,。 現(xiàn)為貴州啟典源教育咨詢服務有限公司法人及“啟典源教育網(wǎng)”總編,貴州省文氏宗親總會(籌備組)發(fā)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