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名著各有特色,。《三國演義》曰“空”,,《水滸傳》曰“隱”,,《西游記》曰“修”,《紅樓夢》曰“夢”,。若論開篇詞當(dāng)以《三國演義》為最,。《三國演義》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zhuǎn)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白發(fā)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fēng)。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明代狀元楊慎的這首《臨江仙》寫出了秋月春風(fēng)相續(xù),,人世轉(zhuǎn)換不停,,滄海桑田的變幻。即便是千古傳奇亦不過付之一笑耳,。用此詞給《三國演義》這部宏篇巨制來做開篇詞,,無論是意境還是格調(diào)都是與之吻合的,其宏偉氣勢也是能夠壓住全篇的,。所以《三國演義》這首臨江仙可以排在四大名著之首,。一般來說官員深處高位時不會讓自己的兒子去考試,,以免別人說自己舞弊,但是楊慎不但去考,,還考了狀元,,也沒有人說楊廷和,因為楊慎實在是太聰明了,,聲名在外,,大家都默認(rèn)他應(yīng)該成為狀元。《水滸傳》 試看書林隱處,,幾多俊逸儒流,。虛名薄利不關(guān)愁,裁冰及剪雪,,談笑看吳鉤,。評議前王并后帝,分真?zhèn)?,占?jù)中州,七雄擾擾亂春秋,。興亡如脆柳,,身世類虛舟。見成名無數(shù),,圖名無數(shù),,更有那逃名無數(shù)。霎時新月下長川,,江湖變桑田古路,。訝求魚緣木,擬窮猿擇木,,恐傷弓遠(yuǎn)之曲木,。不如切復(fù)掌中杯,再聽取新聲曲度,。此詞有笑傲江湖的味道,。冷眼旁觀那些追名逐利者,倡導(dǎo)一種適逸恬淡的生活態(tài)度,。這首詞和楊慎的臨江仙很像 但是篇幅則多了許多,,比起楊慎的那種淡然看待一切 更多了一種關(guān)懷和同情。 雖然水泊梁山的好漢們最終死的死傷的傷,,但是作者還是給了他們高度的贊賞,。 《西游記》 混沌未分天地亂,茫茫渺渺無人見,。自從盤古破鴻蒙,,開辟從茲清濁辨,。覆載群生仰至仁,發(fā)明萬物皆成善,。欲知造化會元功,,須看《西游釋厄傳》。天地仁而覆載百姓,,萬物生皆由善而來,。斯人當(dāng)以感天地之仁,待萬物以善,。要悟徹天造地化之機(jī),,修持大道之功,需從西游中尋找答案,。西游記開場詞立場就超級大了,,那么他到底在講什么呢?就是最后一句,,欲知造化會元功,,須看西游釋厄傳。西游記其實是講修行的,,心猿意馬木母,,所以吳老說了,我這詞就是告訴你們,,人生該怎么樣修行,。仙佛可不都是厲害一點的人嘛?也有欲望也有憂愁,,都是一樣的,。 《紅樓夢》 浮生著甚苦奔忙,盛席華宴終散場,。悲喜千般如幻渺,,古今一夢盡荒唐。漫言紅袖啼痕重,,更有情癡抱恨長,。字字看來都是血,十年辛苦不尋常,。開篇直白的耳提面命,,簡單明了。對大眾而言,,就是警世箴言,。這其實是曹雪芹自己一生的濃縮。曹雪芹一生就像賈寶玉一樣,,初為紈绔子弟,,從小錦衣玉食,。但在十歲不到遭逢大劫,從此家族一蹶不振,。所以他寄情于文學(xué),,把自己的一生遭際凝集成紅樓夢,希望警醒世人,。臨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zhuǎn)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白發(fā)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fēng),。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鑒賞: 一 戰(zhàn)國時期,諸侯割據(jù),,群雄并起,。公元前318年,秦以外的東方六國約縱離橫,,相約,攻秦,,嘗“以十倍之地,,百萬之眾,叩關(guān)而攻秦”,。結(jié)果卻因人心不一而導(dǎo)致“從散約敗,,爭割地以賂秦。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伏尸百萬,流血漂櫓,。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公元前203年,,楚漢爭霸,楚霸王項羽被圍垓下,,聞四面楚歌,,“乃夜起,,飲帳中’,悲歌慷慨曰:“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奈若何,,虞兮虞兮奈若何!”美人虞姬,,倚歌而和之,。左右皆泣下數(shù)行,,莫能仰視,。 漢末,君昏民困,,豪杰并起,。建安十三年冬夜,惠風(fēng)和暢,,東山月起,,皎潔如晝,白露橫江,,水光接天,。曹孟德坐大船之上,大宴百官,,酒酣興至,,乃橫槊賦詩:'“對酒當(dāng)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公元280年,“王睿樓船下益州,,金陵王氣黯然收,。千尋鐵鎖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頭,?!皡侵鲗O皓降晉,三國自此歸于一統(tǒng),。 二 唐時大詩人杜甫登高,,不勝感慨,,嘆道:“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宋代大文豪蘇東坡重游赤壁,,豪情滿懷,,亦生發(fā)出“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fēng)流人物?!暗母锌?。 之后的辛棄疾,,身處腐宋之世,,有心殺賊,,無力回天,,也忍不住詠道:'“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 明代大才子楊慎身處社會政治極其黑暗的明中后期,,因直言敢諫而觸犯龍顏,仕途坎坷,。于是寫下了這首傳誦千古的《臨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 它是楊慎所做《廿一史彈詞》第三段《說秦漢》的開場詞,,后毛宗崗父子評刻《三國演義》時將其放在卷首,。 三 滾滾長江,洶涌東逝,,不可拒,,不可留。浪花飛濺,,千古英雄在個中湮沒不聞。對也罷,,錯也罷,;成也好,敗也好,,功名,,事業(yè),一轉(zhuǎn)眼的工夫就隨著江水流逝,,煙消云滅,,不見蹤影。只有青山仍舊矗立眼前,,不動聲色地看著一次又一次的夕陽西下 ,。 在這凝固的歷史畫面上,白發(fā)的漁夫,、悠然的樵漢,,意趣盎然于秋月春風(fēng)。他們將這一切看得很慣,,因為早已這些融入他們的日常生活之中,。一個“慣”字讓人感到些許莫名的孤獨與蒼涼。 幸虧有朋自遠(yuǎn)方來的喜悅,,酒逢知己,,使這份孤獨與蒼涼有了一份慰藉?!皾峋啤彼坪躏@現(xiàn)出主人與來客友誼的高淡平和,,其意本不在酒。古往今來,,世事變遷,,即使是那些名垂千古的豐功偉績又算得了什么?只不過是人們茶余飯后的談資,,且談且笑,,痛快淋漓。多少無奈,,盡在言外,! “長江”、“逝水”,、“浪花”,、“英雄”、“青山”,、“夕陽”,、“漁樵”、“江渚”,、“秋月”,、“春風(fēng)”、“濁酒”,,意境高遠(yuǎn)而淡泊,。襯托這些意象的還有“滾滾”、“淘盡”,、“轉(zhuǎn)頭空”,、“依舊在”、“幾度”、“慣看”,、“喜相逢”,、“笑談”這些生動的字眼,給這首詞寧靜的氣氛中增加了幾份動感,。 長江裹挾著浪花奔騰而去,,英雄人物隨著流逝的江水消失得不見蹤影?!笆欠浅蓴∞D(zhuǎn)頭空”,,豪邁、悲壯,,既有大英雄功成名就后的失落,、孤獨感,又暗含著高山隱士對名利的淡泊,、輕視,。既是消沉的又是憤慨的,只是這憤慨已經(jīng)漸漸沒了火氣,。面對似血的殘陽,,歷史仿佛也凝固了。是對英雄偉業(yè)的謳歌還是否定,?“青山依舊在”是不變,,“幾度夕陽紅”是變,“古今多少事”沒有一件不在變與不變的相對運動中流逝,,從“是非成敗”的糾葛中解脫出來,,歷盡紅塵百劫,太多的刻意都可以拋開,,太復(fù)雜了倒會變得簡單,,在時、空,、人,、事之間的感悟中,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 四 這是一首詠史詞,,借敘述歷史興亡抒發(fā)人生感慨,豪放中有含蓄,,高亢中有深沉,。從全詞看,,基調(diào)慷慨悲壯,,意味無窮,讀來令人蕩氣回腸,不由得在心頭憑添萬千感慨,。在讓我們感受蒼涼悲壯的同時,,這首詞又營造出一種淡泊寧靜的氣氛,并且折射出高遠(yuǎn)的意境和深邃的人生哲理,。作者試圖在歷史長河的奔騰與沉淀中探索永恒的價值,,在成敗得失之間尋找深刻的人生哲理,有歷史興衰之感,,更有人生沉浮之慨,,體現(xiàn)出一種高潔的情操、曠達(dá)的胸懷,。我們在品味這首詞的同時,,仿佛感到那奔騰而去的不是滾滾長江之水,而是無情的歷史,;仿佛傾聽到一聲歷史的嘆息,,于是,在嘆息中尋找生命永恒的價值,, 使人不得不“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這首詞淡語深刻,,淺語有味,,看似無技巧可尋,,卻是“發(fā)纖秾于簡古,寄至味于淡泊”,,已達(dá)到了爐火純青,,渾然天成的境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