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現(xiàn)實主義大詩人,,大家叫他“詩圣”的杜甫,在他一生的最后幾個月,,想著要到郴州投靠舅舅崔偉,。這一愿望沒有能實現(xiàn),而詩人卻凄涼地死去了,。 杜甫一生漂泊,,只活到五十九歲。三十五歲以前,,壯游吳越齊趙,;三十五歲到四十四歲,這十年困守長安,,過著“朝扣富兒門,,暮隨肥馬塵”的屈辱生活;從四十五歲到四十八歲,,這中間,,前段安史之亂,他在陜北,,和人民一起避難,,在淪陷了的長安,和人民一起感受國亡家破的痛苦,。后一段逃出長安,,投奔鳳翔,“麻鞋見天子”,,開始做官,,因為“見時危急”,上書營救房琯,,觸怒了肅宗,,從此屢遭貶謪。從肅宗至德二年(公元七五七年)四月拜左拾遺,,到乾元二年(七五九年)七月棄官,,以后又在嚴(yán)武帳下做了六個月節(jié)度使參謀,前后做官的時間不滿三個年頭,。棄官之后,,又開始了“滿目悲生事,因人作遠游”的漂泊生活,。大概在四川漂泊了八九年,,在湖北,、湖南漂泊了兩三年。這時候,,杜甫的耳朵聾了,,牙齒脫落了,結(jié)核病,、風(fēng)痹病越加嚴(yán)重了,,生活也更困苦了。雖然如此,,他對祖國,、對人民的懷念有加無已,?!坝H明無一字,老病有孤舟,,”杜甫和夫人楊氏,,子宗文宗武,一家四口,,于大歷三年(公元七六八年)離開四川,,坐船來到岳陽。過了殘年,,正式暮春三月,,到達潭州(長沙)。聽人說老友韋之晉在衡州任刺史,,他又帶了夫人孩子直奔衡州,。不巧,韋之晉又調(diào)任潭州刺史,,只好掉頭回潭州,。船到潭州,剛剛靠岸,,卻得到韋之晉病亡的消息,。這樣,杜甫不得不在潭州呆下來了,。 第二年(大慶四年)初夏的一個晚上,朋友蘇渙告訴杜甫,,說潭州兵馬使臧玠發(fā)兵作亂,,殺了刺史催瓘城里秩序很亂,勸杜甫避一避,。還說衡州刺史陽濟和他相熟,,可以到衡州去找陽濟,。四月中旬,杜甫一家到了衡州,。這時,,陽濟已去潭州討伐臧玠,歸期難定,。大兒子宗文,,因勞累過度,不幸病死,。杜甫和夫人楊氏,,抱頭痛哭。蘇渙幫忙買棺木安葬宗文,。這時候,,杜甫一心想著郴州。因為他有個舅父崔偉在郴州做刺史,,杜甫想著去郴州依靠崔偉,,暫時結(jié)束一下漂泊不定的生活,醫(yī)治一下精神和肉體的創(chuàng)傷,。 早些時候,杜甫聽朋友狄博濟介紹,,說耒陽聶令有德才,,建議路過耒陽去認識這個人。杜甫坐船到耒陽停泊,,命宗武持名帖去縣衙,。聶令親來拜見,并請杜甫搬到縣衙居住,,杜甫辭謝,。聶令去后,派人送來禮品,。杜甫很受感動,,便安心在耒陽住下了。 杜甫在耒陽,,參觀了蔡倫墓和龐統(tǒng)縣衙遺址,。有一天坐船到方田,游了離江半里高坡上的古祠,,忽然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杜甫偕夫人楊氏、兒子宗武急返舟中,,五月端午水,,一漲幾天,船不能行,,帶的糧食也吃光了,。杜甫又累又饑,病倒舟中,,夫人楊氏哭得死去活來,。正在危急的時候,聶令派人坐小船送來白酒牛肉,,杜甫興奮之極,,飽吃一頓。想不到衰病之軀,,禁受不起,,竟至死在耒陽舟中。死后骨骸葬在耒陽,。兒子宗武無力遷葬,,自己也流落湖湘而死,。知道元和中(公元八一三年),,他的孫子嗣業(yè),“收拾乞丐”,,才“自耒陽遷甫之軀”,,歸葬偃師。就是說,,詩人死后,,他的骨骸還漂泊在外四十三年。 杜甫活著時想去郴州,,而且已經(jīng)到了近在咫尺的耒陽,,這個目的竟然達不到。他曾于天寶十五年夏,,從奉先去白水依靠舅氏崔少府十九翁,,親友團聚,情緒顯然好了許多,?!鞍姿娋耸希T翁乃仙伯,,枝藜長松下,,作尉窮谷僻。為載炊雕胡,,逍遙展良覿”,。杜甫如果到了郴州,,見了崔偉,同樣會非常高興,。這一悲劇,,完全可以避免。白居易讀李,、杜詩集后,,寫道:“文場供秀句,樂府待新詞,,天意君須會,,人間要好詩”。假使杜甫到了郴州,,多活幾年,,“人間”不是會留下更多的“好詩”嗎?杜甫沒有能到郴州,,杜甫死了,,留下的是千古遺憾! 作者:李瀝青 寫于一九八二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