條頓騎士團成立于1190年,他們發(fā)現(xiàn)并挫敗了波蘭征服普魯士的意圖,。條頓騎士團率先征服了普魯士,,并把它變成了一個獨具一格的基督教軍事領(lǐng)地。條頓騎士團的大團長赫爾曼·馮·薩爾扎,,作為德意志帝國的諸侯,,他在騎士團紋章的黑十字上加了一只展翅高飛的帝國黑鷹,這只鷹象征著他的野心,。在聽到庫爾默蘭傳來捷報(庫爾默蘭原來是波蘭領(lǐng)地,,德意志傳教士們成功使那里的異教徒皈依了天主教) 之后,他決定帶上雄心勃勃的條頓騎士從阿卡城的大本營出發(fā),,準備征服叢林沼澤密布的普魯士,。德意志帝國皇帝和教皇都向他許諾,任何皈依基督教和歸順帝國的土地皆為騎士團所有,。1231年,,騎士團踏足普魯士,,長達一個世紀的激烈沖突也由此開始,最后以普魯士人的失敗而告終,。條頓騎士團在1255年建立了哥尼斯堡,,1309年把總部從威尼斯遷至以騎士團守護神命名的瑪利恩堡,攻陷了東波美拉尼亞,,還在1311年吞并了但澤,。這一切都在表明:條頓騎士團不斷通過武力擴張領(lǐng)土。 本文摘自《帝國的崛起:從普魯士到德意志》 到了14世紀,,勃蘭登堡逐漸衰落,,但身處普魯士的條頓騎士團卻迎來了他們的黃金時期。騎士團大團長來到瑪利恩堡建國,,德意志殖民者,、商人和傳教士也跟著進入普魯士,看看能從大團長的領(lǐng)地上得到什么好處,。騎士團經(jīng)教皇允諾劃分了教區(qū),,并使其服從于大團長;他們建立了自己管理的隱修院,、修道院,、學(xué)校、城鎮(zhèn),,并在大團長的領(lǐng)導(dǎo)下發(fā)展貿(mào)易,,賦予市民權(quán)利;他們還加入漢薩同盟,,讓普魯士成為波羅的海沿岸的一個商業(yè)和海洋強國,。各國騎士都可以來到這里冒險,追求名聲 036 和宗教榮譽,。當時英國“德比的亨利”也曾在這所謂“云杉之 地”浴血奮戰(zhàn),。但即使條頓騎士團取得了這些成就,他們?nèi)匀挥袃蓸逗妒?。從庫爾默蘭來到克萊佩達,、哥尼斯堡、瑪利恩堡和但澤,,他們沒能保持同樣的軍事精神和宗教理想,。他們雖然為教會和德意志贏得了普魯士,卻無法消除或者抑制周圍的波蘭民族主義,。雅蓋洛王朝讓波蘭得到了重生,,他們不會放任條頓騎士團占據(jù)通往波羅的海的通道。1410年,波蘭在坦能堡戰(zhàn)役中獲得決定性的勝利,,1411年簽訂的《第一次托倫和約》只是個幌子,。表面上騎士團在除了薩莫吉希亞外的其他領(lǐng)地都確立了自己的地位,但從坦能堡戰(zhàn)役已經(jīng)可以看到騎士團衰落的跡象,。如果可以用武力征服,,騎士團就不用通過一紙和約來占有土地了。波蘭選擇按兵不動等待時機,,日漸式微的騎士團剩 下的時間已經(jīng)不多了,。 條頓騎士團徽章 《第一次托倫和約》簽訂后,條頓騎士團的騎士們陷入了麻煩不斷的日子,。以但澤為首的一些城鎮(zhèn)開始發(fā)動叛亂,反抗騎士團的統(tǒng)治,,并轉(zhuǎn)身投入波蘭國王的庇護之下,,騎士團大團 長也被迫離開瑪利恩堡。坦能堡之戰(zhàn)后,,騎士團已經(jīng)走向窮途 末路,,被迫接受《第二次(永久)索恩和約》(1466),這個和約的條款決定了普魯士隨后三個世紀的命運,。普魯士領(lǐng)土自 此被一分為二:東半部分和哥尼斯堡一起被波蘭作為封地封給 條頓騎士團,;西半部分稱為王室普魯士,包括但澤,、埃爾賓,、 瑪利恩堡、庫爾默蘭及艾爾姆蘭德的主教轄區(qū),,被并入波蘭王 國,。波蘭王國就此吞并了整個維斯瓦河下游地區(qū),從索恩一直 到維斯瓦河入???,這片地區(qū)成為波蘭在波羅的海的一個牢固立足點。 對條頓騎士團來說,,這是一個無比悲傷的結(jié)局,,大團長赫·爾曼·馮·薩爾扎的夢想就此破碎,14世紀的英靈們?yōu)橹畤@息,。德意志士兵,、牧師、傳教士和商人們篳路藍縷,、歷經(jīng)辛苦建設(shè)而成的最好的那一半土地,,最終落入波蘭之手。自此,波蘭在名義上仍屬于德意志的普魯士東半部領(lǐng)土和奧得河盆地的德意志領(lǐng)土之間插入了一個牢固的斯拉夫楔子?,斃鞅さ臉s耀,、但澤的富饒、托恩堡壘的堅固,、維斯瓦河流經(jīng)的大片沃土,,都在轉(zhuǎn)瞬間成為過往,繡著帝國之鷹的黑十字旗也不再高 高飄揚?,F(xiàn)在,,東普魯士由日暮西山的騎士團所占據(jù),如果說誰能拯救這片說著德語的土地的話,,那這個救星只能來自外部,,而不是日漸衰弱的內(nèi)部。如果從當時強盛的諸侯家族中選出一個新的大團長,,他很可能就能成為這個救星,。于是,1511年,,來自霍亨索倫家族的安斯巴赫伯爵阿爾布雷希特應(yīng)時而出,。他被選為騎士團大團長,坐到了赫爾曼·馮·薩爾扎曾經(jīng) 坐過的位子上,。阿爾布雷希特同時還是波蘭國王西吉斯蒙德的外甥,,他能夠當選騎士團大團長,體現(xiàn)了霍亨索倫家族在當時 的地位,。 新任騎士團大團長阿爾布雷希特肩負著兩個使命:拯救條頓騎士團和從波蘭的虎口中拯救東普魯士,。最后,他成功地拯 救了東普魯士,,卻沒能拯救條頓騎士團,,并且整個過程極富戲劇性。 阿爾布雷希特的私人利益讓他想要極力擺脫波蘭宗主國的 管轄,。教皇建議他會見一下宗教改革家路德,,接觸一下路德教 教眾,并設(shè)法改組萎靡不振的騎士團,。雖然阿爾布雷希特沒能從波蘭國王那里贏得獨立地位,,但是他見到了路德并采納了路 德的建議:自己先娶一個妻子,然后把整個騎士團世俗化,,最 后在騎士團的土地上推行路德教并將之轉(zhuǎn)變成世俗的諸侯國,。1525年,他迎娶了丹麥國王的女兒,,隨后波蘭國王將世俗化的 東普魯士公國授予他,。 這塊土地確實變成了霍亨索倫家族的新領(lǐng)地,,而公爵在勃 蘭登堡選侯國的親戚們很快便看到了爭奪這塊土地的機會。1569年,,在阿爾布雷希特公爵死后,,約阿希姆二世選帝侯趁阿 爾布雷希特·腓特烈公爵年幼勢弱,成功地為自己和自己的繼承人攫取了“領(lǐng)地共享”權(quán)利,。為了達到雙重保險的目的,, 約阿希姆選帝侯先迎娶了公爵的一個姐姐,然后他的兒子,, 同時也是未來的選帝侯約翰·西吉斯蒙德迎娶了公爵的一個 妹妹——不過,,公爵很快便由愚鈍變成為精神錯亂。1605年,, 約阿希姆選帝侯成為攝政,,在和波蘭做了很多交易之后,約 翰·西吉斯蒙德選帝侯最終于1618年得到了以波蘭為宗主國的 東普魯士公國,。 頃刻之間,,之前的《格拉協(xié)定》開始具備了可操作性,東普魯士和勃蘭登堡選侯國合并了,,幾乎沒有什么力量可以將之分開。不過,,普魯士這邊的人并不歡迎此次合并,。新選帝侯暨公爵是一位加爾文教徒,對路德教和羅馬天主教懷有敵意,。就像15世紀的勃蘭登堡容克一樣,,普魯士貴族們并不想擁有一個真正的新主人。雖然通過霍亨索倫家族,,普魯士人與公爵以及他精神錯亂的兒子建立了微薄的私人關(guān)系,,但是他們與勃蘭登堡選侯國并沒有任何相通之處。在他們看來,,那是一個異域的王朝,,在宗教、制度,,以及理念上都和他們有疏離感,。選帝侯將會從柏林統(tǒng)治他們,并會把遠在歐洲東北角的他們拖入德意志政治中心的旋渦,。 因此,,在波蘭的幫助下,他們試圖抵制,,而且也確實作出 了抵制行動,。在很長一段時間里,,選帝侯們對公國的控制是極 其脆弱的。雖然一開始危機四伏,,但是東普魯士終究還是歸到 了選帝侯的麾下,。后來的歷史證明,這塊土地上有著霍亨索倫 家族最忠誠和最順從的臣民,,他們是霍亨索倫獨裁統(tǒng)治的核心和精英,。 書名:帝國的崛起:從普魯士到德意志 作者:[英]約翰·馬里奧特 [英]格蘭特·羅伯遜 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