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的老槐樹 關中幾乎每個村子都有一棵供人們乘涼,、歇息、閑諞,,集會的老槐樹,,在夏日黃昏飯后,老槐樹底下聚集著一群“吃了飯,,沒事干”的農人們,。他們抽著嗆人的紙煙或者旱煙,,聽村里最喜歡講古的老人說著過去的那些事情。這在農村人口相對集中的年代,,是最常見的農村景象了,。 在中秋之前的一段夏日時光,我村里講古的老人——六叔,,晚飯后早早地坐在了老槐樹底下的硙子上面,,等著人們放下飯碗,來到這里集合,,這是彼此之間心照不宣的約定,。等六叔一鍋煙抽畢,隨后便從身旁端出一個早已被茶葉浸潤得看不出本來顏色,、積了一層厚厚的茶垢,、裝滿黑紅濃茶的搪瓷缸子,仰起脖子灌上幾口,,粗大的喉結上下涌動著,,這是六叔在潤嗓子,因為喝得太急,,吞咽的聲音在很遠的地方都能聽到,,顯得格外過癮。 等六叔喝了幾口濃茶,,精神為之一振,,就要開始講古了,圍坐在六叔跟前的所有人摒心靜氣,,等待著六叔最慣常的一句開場白:“咱村里這老槐樹,,有成百(千)年的歷史了。想當年闖王從西安進京的時候,,曾經在咱這老槐樹上拴過馬,!”緊接著便是他從各個地方聽到的、主要是從戲文中知道的歷史典故,、名人軼事,。直說得天花亂墜,聽得人目瞪口呆,,時而哄堂大笑,,老槐樹周圍充滿了快活的空氣。 當時的農村娛樂活動貧乏,,六叔成為村里最有發(fā)言權的人了,,老槐樹就是他演講的舞臺,同時也是村里最大的娛樂場所。 在那時候的農村,,電視機幾乎是傳說中的東西,,見過的人都不多,收音機也只有大隊部有一臺,,且不常用,,為了節(jié)省起見,大隊部的收音機只有在需要播放通知的時候,,在喇叭跟前放一陣子,,嗚嗚哇哇地聽不太清,緊接著一聲厚重的咳嗽聲想起,,普通話瞬間變成陜西話:“喂,!喂!各社員請注意……”有時候恰好播放通知之前,,收音機里面放的秦腔,,村里人于是就享受一陣子,大隊部管廣播的跛子也能高抬貴手,,多放一陣,,讓村里人過過戲癮。 盡管再節(jié)省,,收音機的電池的電量總有耗完的時候,。這時候,廣播室的跛子就把電池扭開,,里面的化學藥品被傾倒出來,,加入一些土藥進去,這就能再堅持一陣子了,。等到實在用不成了,,電池已經被砸扁變形得不像樣子了,收音機傳到廣播里的聲音跟吊死鬼尋繩子一樣扯扯曳曳的,,這才申請買一節(jié)新電池,,廣播里隨即恢復了清晰而優(yōu)美的秦腔唱腔。 所以,,指望公家的娛樂設施,,根本不可能,咱只能自娛自樂,,就盼著六叔多講幾個故事吧,。六叔就是有這樣的本事,平時看到的,、聽到的奇聞異事,、歷史故事講都講不完,聽起來讓人欲罷不能,。 后來,,隨著收音機的漸漸普及,村里人幾乎家家戶戶都有了收音機,,大槐樹的六叔就顯得孤清和失落了,。他看著人們口袋里裝著小小的收音機,在街巷里走來走去,,要么扛著?頭下地干活,,也要把收音機帶上。這是農村娛樂活動第一次爆發(fā)的場景,,這與收音機的普及有很大的關系,。 然而,大人們掌握著家里的話語權,,當然也對收音機有著說一不二的權威,,他們整天陷入對秦腔的絕對癡迷,一個臺接一個臺地搜索著秦腔節(jié)目,,而我們這些娃娃們想聽兒童故事節(jié)目,,只能是在大人們不用的時候,能聽的時間非常有限,,于是,,大家不約而同地聚集在老槐樹底下,陪著孤獨的六叔,,聽六叔講以前的故事,。 后來遠走他鄉(xiāng),每次想念家鄉(xiāng)的時候,,想起村里的第一件事物便是村中的老槐樹,,想起的第一個人當然是曾經帶給我們快樂的六叔了。 時過境遷,,六叔早已經入土,,老槐樹也因為建設的原因被砍伐了,整個村鄉(xiāng)直戳戳地暴露在了夏日炙熱的陽光之下,,白燦燦一片,,沒有了老槐樹的庇護,沒有了六叔的故事,,甚至沒有了年輕人的村莊,,就不斷地衰落下去,直到跟那些曾經輝煌過的收音機一樣,,徹底被人們棄之不用,。 文章來源丨作者供稿 愿文作者丨吉建軍 圖片來源丨網絡 整理編輯丨華州之家 好先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