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注研究8.24萬平方公里的重慶大地 山水之城 別樣之名 主編 | 李靜 本期主筆 | 張海鵬 姜海濤 “重慶”之名 為南宋光宗時所取 (對于重慶之得名,,本號《重慶得名真是“雙重喜慶”嗎?》及文史專家何江等都曾做過深入研究,。其實,,“重慶”在古代是指三代或四代同堂。公元1189年南宋升恭州為重慶府時,,正是太上皇后吳氏壽辰前夕,,光宗選在此時將自己的潛藩恭州升府并取名“重慶”,寓意“三代同堂”“家國中興”,,應是為吳太后賀壽之舉) 在此之前 重慶先后曾有 江州,、巴郡,、楚州,、巴州、渝州,、恭州等名 這些名稱 均為歷代政權確定的政區(qū)名 即重慶歷史上的“正名”“學名” 其得名和使用時間一般都有明確,、清晰的記載 (文末簡列有重慶歷代“正名”沿革) 在這些“正名”之外 同許多其他城市一樣 重慶還有一些為人們所廣泛認可和使用的名稱 這就是它的“別稱” 與“正名”的官方性,、政治性相比 “別稱”則主要源于人們對一地某一客觀特質的 共同認知和高度凝練 即所謂“實以生名,,名從實起” 重慶的每一個“別稱” 反映的都是重慶獨特的地域地理特質 1 古今:巴、渝 在重慶諸多別稱中 使用最久,、底蘊最厚的 當屬“巴”和“渝” (當然,還有二者的組合——“巴渝”,。巴渝文化是重慶歷史文化的基礎,巴渝,、巴山渝水都用來指代重慶大地,,如“巴渝十二景”就是指清代重慶城一帶最具盛名的十二個景觀) “巴” 最初是指巴人,、巴族、巴國 這是一個與三星堆,、金沙同時期的文明 其活動范圍 主要在今重慶和川東,、鄂西一帶 對其起源 有說為黃帝之后(《華陽國志》) 有說是太皞之后(《山海經》) 有說系廩君之后(《后漢書》) 由于年代久遠 至今未有定論 但可以確定的是 巴在商時即已有記載 其時稱“巴方”(方國) 及至商末 巴人還曾隨武王伐紂 充當先鋒 (《華陽國志》載:“武王既克殷,以其宗姬封于巴,,爵之以子……”這就是巴子國) 有說認為 “巴”為傳說中的一種大蛇 而巴人早期也以巴蛇為圖騰 (后以白虎為主要圖騰) 并以其作為族名,、國名 (涪陵小田溪戰(zhàn)國巴王墓群出土的文物) ?? 公元前316年秦滅巴,、蜀后 “巴”繼續(xù)作為郡、州,、縣名傳承和使用 (巴縣作為縣名,,一直使用到1994年底才改為“巴南區(qū)”) 直至今日 “巴”乃是重慶所有別稱中歷史最久遠者 (秦代巴郡范圍示意圖 圖@謝峘) ?? 至于常與“巴”一起使用的“渝” 雖然沒有“巴”之古老 但至晚自隋唐起也開始被用來指代重慶 并在此后歷代日益廣泛使用,、深入人心 最終更成為官方和民間公認的重慶之簡稱 為所有別稱中使用率和接受度最高的一個 對于“渝”的本義 眾所周知 “渝”即古渝水 人們也普遍將之理解為嘉陵江 但在最開始的時候 渝水其實只是嘉陵江支流渠江下面的一條支流 (這條支流名作流江河,。宋《太平寰宇記》載:“渝水即流江也,,夾水上下皆賨(cóng)民所居?!币恢钡角宕?,渠江支流流江水仍被稱為渝水。清乾隆《渠縣志》也稱:“渝水即今流江溪,,在治東北二里許,。”) (流江河示意圖 圖@謝峘) ?? 只不過 古人曾把渝水作為渠江的名稱使用 而渠江又是嘉陵江的重要源流 故嘉陵江也曾被稱為渝水 (美麗的渠江沿岸) ?? 隋開皇三年(583年) 以渝水改楚州為渝州 并沿用至唐,、宋 (李白《峨眉山月歌》中就有“思君不見下渝州”句) 充分說明嘉陵江對重慶城的母親河地位 (在現存的兩幅宋代地圖《禹跡圖》《華夷圖》中,,今重慶均標作“渝”。拓片@美國國會圖書館藏 約1933年) ?? 此后 直到北宋徽宗崇寧元年(1102年) 重慶才由“渝州”改名為“恭州” 但此時 以“渝”指稱重慶已形成了強大的歷史慣性 之后又歷元,、明,、清而至民國八百年的使用 “渝州”“渝城”“渝市”也都成了指代重慶的專有名詞 (創(chuàng)辦于1897年的重慶第一份報紙就叫《渝報》) ?? 2 山水:山城、江城 相對于歷史底蘊深厚的“巴”“渝” “山城”“江城”這兩個別稱 則是對重慶自然特質的最精準凝練 尤其是“山城” 僅僅是這兩個字 便能營造出一種“山在城中,,城在山上”的場景感 一種世界大城市中獨一無二的存在 重慶城池起于渝中半島層巖之上 自古以來 其予人的印象 便是“沿江為池,,鑿巖為城” (清乾隆巴縣知縣王爾鑒語) 便是“名城危踞層巖上,鷹瞵鶚視雄三巴” (清末名臣張之洞詠重慶古城之勢) 便是“俯瞰石城如龜,,自下望之若天半然” (民國向楚《巴縣志》中對重慶城的描述) 一言以概之 “山城”二字就是重慶區(qū)別于其他城市的 最大的城市特質 當然 “山城”正式作為重慶的別稱 而開始漸為人知,、廣為人用 還是在抗戰(zhàn)時期 (戰(zhàn)時曾寓居重慶的豐子愷,創(chuàng)作了漫畫《山城回首》) ?? 當時 從東部平原城市而來的下江人們 從世界各地而來的歐美西洋人們 面對這座沒有地平線,、只有山脊線的城市 面對這座到處是崖壁梯坎,、吊腳樓的城市 “山城”絕對是他們對重慶最深的第一印象 (民國時期寓居重慶八年之久的張恨水,其筆下的字字句句最能代表當時外地人初到重慶時對“山城”的認知: “重慶以山為城,,街道時高踞峰巔,,亦復深陷崖下。人家因地勢構屋,,上閣樓,,下地室,以求其平衡,。設大門在崖下,,則逐步登樓,其絕頂乃為后街之平屋,。反之,大門在峰巔,,望之,,平房也,。入其居,變?yōu)闃?,逐次下梯,,上愈有,可至六七層,,行來,,以為入地下矣,啟扉視之,,反而臨平地,,回視之初入之平方,則為七八層高樓焉,。是境至奇,,非身蒞者不能道?!保?/p> (城山一體的重慶,。抗戰(zhàn)時期,,美國記者哈里遜·福爾曼攝) ?? (長江北岸,,渝中半島南側層迭的古今建筑) ?? 不過 那時的“山城” 主要還是指今鵝嶺以東的渝中半島部分 1997年重慶直轄后 市域瞬間拓展數倍 “山城”這一別稱 也從狹小的一隅半島上 外延到了8.24萬平方公里的巴山渝水間 并有了更豐富的內涵 (遍布市域的山城之山) ?? 與“山城”一樣 重慶“江城”這一別稱 也同樣出現于民國時期 始于兩江帶給重慶的長江上游水運中心地位 始于兩江與這西南名城輝映而成的獨特風光 (1945年,冷火在《前線日報》上發(fā)表了“江城——川江紀航之七”一問,。這是較早明確稱重慶為“江城”的一次記載,,此后開始有更多有用“江城”稱重慶者) (江邊是重慶人休閑的好去處。圖為北碚嘉陵江畔) ?? (除了美景,,江還給重慶帶來了豐富的文化遺存) ?? 不過 與“山城”這個“獨一家”的名字不同 “江城”這一別稱 不惟重慶獨有 僅在長江流域 就有武漢,、宜賓、瀘州,、蕪湖等城市也有此稱 (發(fā)達的水運是幾乎所有的“江城”的共性) ?? 但重慶這座“江城” 自有與他處不同的特質 重慶的“江城”是江,、山一體的“江城” 無論是“塹巖為壘,環(huán)江為池” 還是“片葉沉浮巴子國,,兩江襟帶浮圖關” 山和“山城”的存在 使得兩江江流窄急,、與岸高差大而更具氣勢 江與岸、城形成了更加立體的空間關系 在營城造景上絕異于中下游的其他江城 從而獨具了重慶的“江城”特色 (長江索道的選址和建設,,無疑也是充分利用了相對較窄的江面和水岸間巨大的高差) ?? 3 氣候:霧都,、火爐 “霧都”與“火爐” 作為重慶兩個曾經廣泛使用的別稱 與“山城”“江城”一樣 也是伴隨著重慶在抗戰(zhàn)時期地位的提升 而出現并廣為傳播 尤其是“霧都” 因其自帶一抹民國文藝的朦朧色 彼時甚至一度成了重慶的代名詞 其實 古人對重慶之多霧就多有記載 清嘉慶年間舉人羅學源在《洪崖滴翠》一詩中 便描繪了云霧中洪崖洞絕美的景色 “濃翠滴空濛,茫茫積煙霧 拍肩懷古仙,,徘徊不忍去” (霧重慶,,朦朧城鄉(xiāng)美) ?? 至于“霧都”這一別稱的出現時間 目前可見的較早的一次記錄 系在1939年3月1日《上海報》的第二版上 一名叫孔父者發(fā)表了名為“客談東方霧都”的文章 稱“東方古國之西部亦有一'霧之都’ 其地即今國府建都之重慶也” 此后 伴隨著戰(zhàn)時大批文化界人士移居重慶 在各大文化名家的文字中 迅速出現了大量對重慶多霧天氣的描述 (他們還組織了著名的“霧季公演”) “霧都”的出現和使用頻率越來越高 并一直持續(xù)到戰(zhàn)后數十年 (如1942年《革命日報》刊一文題為“霧都文景”,1947年《一四七畫報》刊登了一則“聳立霧都的羅斯福圖書館”,,1948年10月李輝英長篇小說《霧都》正式出版……) 與“霧都”相伴而生的“火爐” 也是與“山城”“霧都”齊名的重慶三大別稱之一 重慶之熱同樣古來便有之 清乾隆年間桂林人胡德琳途經重慶 就曾寫下《渝城苦熱》一詩 ( “三伏巴渝客,,高城氣郁蒸,。人煙迷漢口,地熱俯江陵,。危閣如登棧,,纖豨似瘈繒。夜深風亦熱,,何處踏層冰” ) (1898年,,美國駐重慶領事石密特給美國助理國務卿寫信,申請批準其夏季移居到70英里外的一座山上避暑) ?? 不過 與重慶之霧一樣 重慶之熱廣為人知也是始于民國時期 當時 重慶,、武漢,、南京三大重鎮(zhèn) 分別為長江上、中,、下游之政治,、經濟中心 往來于此的各地乃至外國人士都感其酷暑 其夏熱之盛名遂廣為傳播 以致有了長江流域“三大火爐”之說 而重慶受此影響尤甚 抗戰(zhàn)期間大量文人名流來到重慶 他們無不感于這里夏季豪放的“熱情” 遂將重慶之熱刻畫進了無數的作品中去 也使得重慶“火爐”之名更勝寧漢 (豐子愷重慶漫畫《熱烈的重慶》) ?? 但科學地講 我國許多城市的夏季炎熱程度與持續(xù)時間 并不比重慶遜色 重慶之所以能以“火爐”聞名 一方面固然是其四山圍塞、兩江環(huán)繞等 特殊地理環(huán)境造就的氣候特點 但民國以來其較高的城市地位和知名度 注定其所受的關注度也更高 尤其是民國時期眾多名人對重慶之熱的渲染 以及之后“三大火爐”說進入教科書后 對一代又一代人持續(xù)的影響 都強化甚至虛高了人們對重慶之熱的認知 其實 作為一座山水之城 重慶擁有兩江碧水,、四山綠肺 氣候資源,、空氣質量和人居環(huán)境持續(xù)向好 當前正成為其發(fā)展的優(yōu)勢 今天的重慶人 也已經越來越難體驗到當年的苦熱 “火爐”“霧都”這兩個特定歷史環(huán)境下形成的別稱 也逐漸退出了歷史舞臺 (重慶城市綠肺之一的南山) ?? 4 名片:橋都、溫泉之都 雄奇秀美的山水 不僅讓重慶以“山城”“江城”而聞名遐邇 還給重慶帶來了另外兩張名片 ——“橋都”和“溫泉之都” 重慶“橋都”之名 系于2005年由茅以升橋梁委員會認定 重慶的橋梁以其數量多,、類型全 設計美,、技術難等因素 成為中國惟一的“橋都” (早在民國時期,重慶政府及民間各界便曾多次動議修建兩江大橋,,但均因工程浩大,、耗資過巨等原因而作罷。圖為1947年《新重慶》中的揚子江大橋設計效果圖) ?? 這當然是與重慶的地形地貌有著直接的關系 重慶山山相隔,、江河相連 一座座大小橋梁 連接著重慶的山水 溝通著城市內外,、城鄉(xiāng)之間 各種各樣的橋 也成為重慶人生活的一部分 (重慶,薈萃于同一畫框內的橋) ?? 重慶眾多的地名也跟橋有關 耳熟能詳的就有觀音橋,、化龍橋,、陳家橋 還有長江、嘉陵江上數不清的跨江大橋 遍布城鄉(xiāng)的各種古橋 以及像天生三橋這樣的天然之橋 (重慶城區(qū)下游的大佛寺長江大橋與清代的偃月橋) ?? 重慶已建和在建橋梁超過1.4萬座 數量和密度遠超國內其他城市 是名副其實的“橋梁之都” (嘉陵江觀音峽中著名的“六橋疊翠”) ?? (重慶黃桷灣立交橋) ?? 而重慶“溫泉之都”這一別稱 則是“成名”最晚的一個 (2011年4月,,原國土資源部授予重慶“中國溫泉之都”稱號,;2012年10月,世界溫泉及氣候養(yǎng)生聯合會又正式授予重慶“世界溫泉之都”稱號) 與“橋都”一樣 “溫泉之都”這一美譽也得益于這方山水 長江及其大小支流切穿山脈 造就了“山山有熱水,,峽峽有溫泉”的重慶溫泉 東,、南、西,、北四大溫泉久負盛名 統(tǒng)景,、銅鑼等溫泉泉峽相映、風光幽美 重慶 就是一座泡在溫泉之中的悠閑都市 (巴南之東溫泉) ?? 山水之城 山水之名 重慶的這些別稱 都源自她獨特的山水 又自成她獨特的氣質 無論是“巴”“渝”的厚重歷史 還是“山城”“江城”曠世的大氣自然 或是“霧都”“火爐”曾經的氤氳熱情 還是“橋都”“溫泉之都”的壯闊休閑” 這每一個別稱 都各自凝練出了一種世人眼中的重慶 也讓一個個立體的重慶站立在了世界面前 小知識:重慶歷代“正名”沿革 重慶在周時為巴子國或巴國,。秦惠文王時張儀,、司馬錯滅巴,,置巴郡。漢朝亦稱巴郡,。南朝在巴郡置楚州,西魏改為巴州,,北周復為楚州,。隋開皇三年(583年)改楚州為渝州,宋崇寧元年(1102年)改渝州為恭州,,淳熙十六年(1189年),,升恭州為重慶府。元時,,在四川行中書省置重慶路,,元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明玉珍稱帝,,國號大夏,,都重慶。明代設重慶府,,清襲舊名,。民國為重慶市。1997年設立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直轄市,。 ??這是八二四研究所第40篇文章,,歡迎大家轉發(fā)擴散,讓更多人了解8.24萬平方公里的重慶,,樹立我們的文化自信 P.S. 本文主要參考文獻來自重慶地理圖書館,,此外,張真飛先生提供了大量資料支持,,特此致謝 ...The End... |
|
來自: 笛子8vxrvb7uaz > 《山城舊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