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803年4月25日唐德宗貞元十九年三月廿四日-約852年唐宣宗大中六年),,字牧之,,號樊川居士。京兆萬年(今陜西省西安市)人,。是宰相杜佑之孫,,杜從郁之子,在家族中排行十三,,因此根據(jù)唐人的習(xí)慣,,被稱為“杜十三”。唐代杰出的詩人,、散文家,。唐文宗大和二年(828年)26歲中進士,授弘文館校書郎,,大和九年(835年),,杜牧33歲,由揚州赴長安就任監(jiān)察御史,,分司東都洛陽,后任膳部,、比部,、司勛、吏部員外郎,,黃州,、池州、睦州,、湖州刺史等職,,宣宗大中五年(851年)升為考功郎中、知制誥,,后遷中書舍人,。晚年居長安城南樊川別墅,故后世稱“杜樊川”,。杜牧的詩歌以七言絕句著稱,,內(nèi)容以詠史抒懷為主,其詩英發(fā)俊爽,,多切經(jīng)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頗高,與李商隱并稱“小李杜”,。著有《樊川文集》,。 《遣懷》 落魄江湖載酒行,,楚腰纖細(xì)掌中輕。 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幸名,。 王若水點評: 此詩是杜牧在黃州刺史任上,為追憶自己青壯年時期的揚州歲月而作,。詩人于唐文宗大和七年至九年(833-835年)在淮南節(jié)度使牛僧孺幕府任推官,,轉(zhuǎn)掌書記,居揚州,。當(dāng)時他三十一,、二歲,好宴游,,放浪形骸,,時常出入于花柳巷,溫柔鄉(xiāng),,與青樓女子纏綿情愫,,詩酒風(fēng)流。十年后追憶揚州過往,,感慨“落魄”于“青樓薄幸”,,如夢如幻。 詩中盛贊揚州歌女蠻腰纖細(xì),、掌中輕柔,。“楚腰纖細(xì)”意說藝女體態(tài)苗條,,楚腰指美人的細(xì)腰,,史載楚靈王喜歡細(xì)腰,宮中女子就束腰,,忍饑以求腰細(xì),,《韓非子·二柄》:“楚靈王好細(xì)腰,而國中多餓人,?!薄?/span>漢書·馬廖傳》:“吳王好劍客,百勝多瘡瘢,,楚王好細(xì)腰,,宮中多餓死?!?/span>,;“掌中輕”用漢成帝的皇后趙飛燕身體輕盈,能在掌上翩翩起舞的典故,,《飛燕外傳》:“趙飛燕體輕,,能為掌上舞,。” 杜牧之于揚州,,并非懷才不遇,,一事無成。唐文宗大和七年(833)四月,,杜牧應(yīng)淮南節(jié)度使牛僧孺邀請,,由宣州(今安徽省宣城市)來揚州,在其幕中任推官,,轉(zhuǎn)掌書記,。在唐代,節(jié)度使府掌書記是一個相當(dāng)重要的職位,,因為節(jié)度使府公務(wù)繁重,,“文辭之事,皆出書記,,非閎辨通敏兼人之才莫宜居之”(《昌黎先生集》卷三十《徐四濠三州節(jié)度掌書記廳石記》),。牛僧孺辟杜牧為掌書記,可見對他的器重,。揚州地處淮南江北,,正當(dāng)運河和長江交錯之點,水陸交通方便,,貿(mào)易發(fā)達(dá),,商賈云集,是唐代極繁華的商業(yè)都市,。俗諺云:“腰纏十萬貫,騎鶴上揚州”,,以揚州為人間樂園,。每至入夜之時,十里長街,,笙歌盈耳,,珠翠塞途,宛若仙境,。“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lián)P州”(李白《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商胡離別下?lián)P州,,憶上西陵故驛樓 ”(杜甫《解悶十二首》),;“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無賴是揚州”(徐凝《憶揚州》),;“霜落寒空月上樓,,月中歌唱滿揚州,。”(陳羽《廣陵秋月對月即事》)等詩寫盡了唐朝揚州的繁華。杜牧出身世家,,本有貴公子習(xí)氣,,所謂“美容姿,好歌舞,,風(fēng)情頗張,,不能自遏”(元辛文芳《唐才子傳》),又值壯年,,在揚州這樣一個繁華之都,,正是如魚得水。他與秦樓楚館的歌女嬌娃自是結(jié)下悠悠情愫,,三年后的唐文宗大和九年(835年),,33歲的杜牧由揚州赴長安就任監(jiān)察御史,不得已與自己的紅顏知己作別,,自是傷感萬分,,寫下了兩首著名的《贈別》詩:其一“娉娉裊裊十三余,豆蔻梢頭二月初,。春風(fēng)十里揚州路,,卷上珠簾總不如。” 其二“多情卻似總無情,,惟覺樽前笑不成,。蠟燭有心還惜別,替人垂淚到天明,。”離開揚州后,,杜牧還時常思念揚州,思念揚州的故人,,在《寄揚州韓綽判官》一詩中寫道“青山隱隱水迢迢,,秋盡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詩人在懷念揚州,更是在懷念揚州城中稱呼自己“薄幸(薄情負(fù)心郎)”的佳人,。人生的十年佳期,,沒有“落魄”于仕宦,卻“落魄”于紅顏知己,,溫柔江湖,,才子不遇于社會是一種悲哀,不遇于佳人也是一種悲哀,吟詠自己情感傷懷之作,,何談游戲人生,,輕佻頹廢,庸俗放蕩,! 寫至此處,,本應(yīng)收結(jié),近日的新聞又發(fā)感想,。美英法轟炸敘利亞,,大馬士革滿目瘡痍。想起南宋金兵擄掠后的殘城揚州,,一如姜夔的《揚州慢·淮左名都》所云:“淳熙丙申至日,,予過維揚。夜雪初霽,,薺麥彌望,。入其城,則四顧蕭條,,寒水自碧,,暮色漸起,戍角悲吟,。予懷愴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巖老人以為有 “黍離” 之悲也:淮左名都,,竹西佳處,解鞍少駐初程,。過春風(fēng)十里,。盡薺麥青青。自胡馬窺江去后,,廢池喬木,,猶厭言兵。漸黃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杜郎俊賞,,算而今、重到須驚,??v豆蔻詞工,青樓夢好,難賦深情,。二十四橋仍在,,波心蕩、冷月無聲,。念橋邊紅藥,,年年知為誰生。”唐朝與北宋時期繁華的大都市揚州,,在金人的無情戰(zhàn)火下飽受摧殘,,就是杜牧才高,倘能穿越,,也是驚嘆戰(zhàn)爭的殘酷,,深情難賦啊,!古今對照,,更感念祖國的強大,和平的美好,! 《江南春》 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fēng)。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李都蔚點評: 春景是歷代文人墨客最喜吟詠的主題,從早春“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那似有若無的淡淡春色,到“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的花團錦簇,、生機勃發(fā),到“花褪殘紅青杏小” 的暮春,,更有“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fēng)”物是人非的無奈,“草薰風(fēng)暖搖征轡” 春天也是游子遠(yuǎn)游的日子,。匆匆而來匆匆而去的春色總讓人聯(lián)想到人生苦短,、光陰如梭,引發(fā)詩人們傷春,、惜春之情,,更不用說那些描寫閨中思婦之幽怨的詩詞,青春年華恰似人間春色,,眼前美景無人共賞,,空負(fù)好年華:“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 “惜春長怕花開早,何況落紅無數(shù)”,?;t柳綠的背后總是隱藏著淡淡的憂傷,讓人暗生愁緒,。 這首《江南春》是膾炙人口的千古名篇,。四句詩,呈現(xiàn)在我們眼前的仿佛是一幅江南春景的巨幅畫卷:遼闊的千里江南,,郁郁蔥蔥的樹林掩映著鮮花簇簇,,黃鶯在葉底婉轉(zhuǎn)歌唱;依山傍水的村莊,,酒旗迎風(fēng)招展,。詩人在縮千里畫卷于眼前尺幅的同時,著重表現(xiàn)了江南春天動靜掩映相襯,、層次豐富多彩的美麗景色,。詩的前兩句,有紅綠色彩的映襯,,有山水的映襯,,村莊和城郭的映襯,有動靜的映襯,,有聲色的映襯,。但光是這些,似乎還不夠豐富,,還只描繪出江南春景明朗的一面,。所以詩人又加上精彩的一筆:“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苯鸨梯x煌、屋宇重重的佛寺,,本來就給人一種深邃的感覺,,現(xiàn)在詩人又特意讓它掩映在迷蒙的煙雨之中,這就更增加了一種朦朧的色彩,。這樣的畫面和色調(diào),,與“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fēng)”的明朗絢麗相映,,就使得這幅“江南春”的圖畫變得更加豐富多彩,。而籠罩在江南煙雨之中的重重廟宇更能引發(fā)詩人對歷史人文的思考:南朝衰亡后留下的大批寺院,完全呈現(xiàn)一片荒涼的景象,??墒牵略旱臉桥_雖在,,但興建這些寺院的南朝的統(tǒng)治者又到哪里去了呢? 杜牧特別擅長于在寥寥四句二十八字中,,描繪一幅幅絢麗動人的圖畫,呈現(xiàn)一種深邃幽美的意境,,表達(dá)一縷縷含蓄深蘊的情思,,給人以美的享受和思的啟迪?!督洗骸贩从沉酥袊姼枧c繪畫中的審美是超越時空的,、淡泊灑脫的、有著儒釋道與禪宗“頓悟”的思想,,而它們所表現(xiàn)的多為思舊懷遠(yuǎn),、歸隱、寫意的詩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