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門賣柳枝的攤子,,我就是幫襯她的 大早起來,,專門跑到橋東市場去買了兩小扎柳枝,2元一扎,,回來掛到家門口,。 明天就是清明節(jié)了。在惠州老城,,清明節(jié)有門前掛柳枝的習俗,。在橋東市場,很多攤檔都有柳枝賣,,還都擺在顯眼的位置,。賣青草藥的攤檔有,賣青菜的攤子也有,,還有專門賣柳枝的攤子,。基本上都是賣2元一小扎,,也有賣1.5元的,,不過賣相沒那么好。 清明節(jié)門前掛柳,,是一項歷史十分悠久的風俗,。關(guān)于清明掛柳風俗的由來,有很多種版本,,不過流傳最廣的是紀念介之推(也作介子推)的版本,。說的是春秋時期,晉國大公子重耳逃亡,,在斷糧的時候他的隨從介之推割下自己的股肉給他吃,。十多年后重耳回國當上了國君,即春秋五霸之一的晉文公,,一一犒賞流亡期間曾幫助過他的人,,卻忘了介之推。經(jīng)人提醒,,才趕忙派人去請,,但介之推已經(jīng)帶著老母親躲進綿山去了。晉文公與臣子在山中遍尋不獲,,有人提議放火燒山,,介之推是孝子,,一定會救母親出來??墒谴蠡馃巳烊?,仍不見介之推?;鹣绾?,人們在一棵老柳樹下發(fā)現(xiàn)介之推和母親的尸體。晉文公非常傷心懊悔,,將二人安葬在柳樹下,,下令將放火燒山的那一天定為寒食節(jié),禁止人民用火,,寒食一天,,以紀念介之推的忠誠。第二年,,晉文公與群臣登山祭奠介之推,,發(fā)現(xiàn)老柳樹死而復活,晉文公折了柳枝戴在頭上,,并將柳枝帶回掛在門外以示紀念,。寒食節(jié)的次日是清明節(jié),后來寒食節(jié)漸漸消失,,流傳下來就成了清明節(jié)掛柳的習俗,。 橋東是惠州的老城區(qū),在老城的小巷子里走了一圈,,發(fā)現(xiàn)不少人家門前已經(jīng)掛上嫩綠的柳枝了,。惠州老城對風俗的傳承做得挺好的,,比如正月二十“補天穿”日門前掛大蒜,,清明節(jié)門前掛柳枝,端午節(jié)門前掛菖蒲艾蒿,,這些古老的風俗,,都得以保存下來,也必將繼續(xù)傳承下去,。 青草藥攤檔賣的柳枝 青菜攤檔也賣柳枝 老城小巷里人家門前掛著的柳枝 柳枝跟大蒜掛在一起,,其實大蒜是“補天穿”日掛的 這是我家門前掛的柳枝。出鏡的小帥哥不是我的二胎,,以免誤會,,特此說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