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往年一樣,,晨起割艾蒿,,門口擺放,是端午節(jié)的第一件大事,。騎著雅馬哈,,直奔垣曲縣城后花園左家灣采摘艾蒿。
自從1987年單立門戶,,每年端午節(jié)清晨,,父親在太陽出來之前,一定會把帶著露水的艾蒿,,放在我家門口,,并給我送去母親煮的油糕,還有親自包的粽子,,多些時候,,還會帶著我愛吃的西瓜。
2009年,,在中條山有色金屬公司職工醫(yī)院因病住院時,,認識了左家灣的狗女姐姐,她便無私地承擔了,,每年端午節(jié)割艾蒿,、送艾蒿的任務(wù)。直到2020年櫻桃熟了時,待我情同姐妹的狗女姐姐因病去世,,再也不能給我送艾蒿,。我便開始自己找尋艾蒿,去年我在磨凹村路邊樹林割了艾蒿,,帶回來放在家門口,,并給母親、兒媳他們送一小把,,掛在門口辟邪驅(qū)蟲,。
今年,在微信咨詢了畫家李曉作老師,,得知左家灣有豐富的艾蒿資源,。我隨即騎車前往,李老師已經(jīng)割好了,,放在家門口等我,。他麻利地找出來塑料袋,幫我全部裝進袋子,,放在摩托車踏板上,。
我把帶回來的艾蒿,在小區(qū)單元樓門口仔細挑揀,,把干的葉子,,和其他草的葉子踢出,送到垃圾車,。整理好的艾蒿,,徒步走上六樓的家,把艾蒿一字排開,,放在門口,。其余的重新放在摩托車踏板上。
第一站回舜王大街家里,,沿著樓梯上來,,從一樓到六樓,,每家門口都會放三兩株,,最后剩下的放在我家門口。第二站到母親家時,,門上已經(jīng)綁了幾根艾蒿,,我把小捆艾蒿放在門邊。又走到前排,,綁妞捆好艾蒿掛她母親家的門框上,。再到其他地方,,把艾蒿放在門邊上,以達到驅(qū)蟲辟邪的作用,。
第二件,重要的事情是送禮物,,看長輩,。先去姨媽家,送去一箱奶,、一箱粒子霜,,姨姨最近在家門口頭暈摔倒,手骨折打了石膏,。再去大伯家,,買了一箱奶送去,院子里的凌霄花開的正盛,,墻里墻外紅艷艷的,,大姐在準備午飯,大伯在看書,。返回母親家時,,買了兩個西瓜,給妞和蝦米送一個,,給老母親帶一個,。我走進母親家時,已近中午,,飯菜上桌,,母親、二哥,、二嫂,、弟弟、弟妹,、侄子齊坐桌前,,姐姐去了省城參加高考批閱卷子。去年高考批閱卷子,,是父親去世三周年,,今年是端午節(jié)。
父親的遺像前,,已經(jīng)擺上了,,西瓜、桃子,、油糕,、粽子,,如果姐姐在家,一定會有運城的福同惠點心,,這是她幾十年來的習慣,,回家必帶福同惠。點燃一支香,,與父親在通話,,燒幾張紙錢,讓父親可以在另一個世界手頭寬裕,,不再那么節(jié)儉,。雙膝跪地,再次重溫父親的教誨,,讓靈魂可以靜靜地存在于另一個世界,。
端午節(jié)前一日,我回了一趟王茅老家,,站在李家洼看著地里的父親,,再一次思緒回到四年前的場景,與父親永遠陰陽相隔,,一顆心沉淀淀的,,再也無法輕松。但是必須活著,,一定得好好活著,,而且是沒有理由,也得好好活著,。
下午,,為了安慰自己無法平靜的心情,選擇去垣曲后花園嶺回紅豆杉森林公園,,看雨后夕陽,,看云霧在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