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 黑曼巴蛇 ,,很多不了解毒蛇的朋友第一次聽說這種蛇,可能還是來自 科比?布萊恩特的“黑曼巴精神” ,,黑曼巴是科比給自己起的外號,,因為他希望自己的 球技能夠像黑曼巴一樣準確、快速以及具有攻擊性 ,,雖然“黑曼巴精神”被越來越多的人重新定義和詮釋,,但黑曼巴蛇所代表的準確、快速以及急劇攻擊性一直被保留了下來,。 由“黑曼巴精神”,,我們可以初窺黑曼巴蛇的能力,速度,,準確,,攻擊性,一般作為毒蛇并不需要太強的機動性,,像我們熟知的蝮蛇,、蝰蛇等,它們只需要守在獵物經(jīng)過的地方,,出其不意的來上一口,,用其絕對足量的毒液,放倒獵物即可,, 可是黑曼巴蛇在毒性碾壓的情況下,,還具備了超高的機動性和連續(xù)攻擊的特性,這也是黑曼巴蛇被稱為“世界上最危險的蛇類”之一的原因 ,。 那么被稱為“沙漠死神”的黑曼巴蛇,,它的獵殺武器到底具有多大的殺傷力呢,它們的天敵又有哪些呢,? 黑曼巴蛇具有非常高效的毒性 黑曼巴蛇被稱為非洲最致命的蛇之一不是沒有依據(jù)的,, 黑曼巴蛇具有超強效力的神經(jīng)毒素 ,通常描述一種蛇毒的毒性,, 常用能殺死一半試驗總體的有毒物質(zhì)的劑量(LD50) 來描述,, LD50的表達方式通常為有毒物質(zhì)的質(zhì)量和試驗生物體重之比,, 例如世界第一毒蛇太攀蛇的 LD50=0.025mg/kg,即每千克只需要0.009mg就能致死,。 黑曼巴蛇毒液的LD50毒性數(shù)據(jù)為0.32 mg/kg(皮下注射),、0.25 mg/kg(靜脈注射)及0.941 mg/kg(腹腔注射) ,其平均毒液分泌量為50—120毫克,,而 最大紀錄則為400毫克 ,。這足夠 殺死13-20個人或一匹重600公斤的長頸鹿 ,因此被黑曼巴蛇咬傷的后果是相當嚴重,。 看到這里,,可能覺得只看數(shù)據(jù)來說, 黑曼巴蛇的LD50數(shù)據(jù)并不是很高 ,,相比內(nèi)陸太攀蛇毒性弱了10多倍,,LD50排名也在36名左右,這和“非洲死神”稱號有些不符,,不過 毒性的強弱并不是簡單的數(shù)據(jù)比較 ,,黑曼巴蛇毒液中,雖然黑曼巴蛇蛇毒中蛋白酶活性低,,磷脂酶活性幾乎沒有,,這就說明了黑曼巴蛇并沒有額外增強毒液威力的成分,但是 黑曼巴蛇的透明質(zhì)酸酶非常強,,這個成分有助于毒液擴散,,通常獵物在被咬后一個小時之內(nèi)就會死亡,而最快的死亡時間能達到被咬后15-30分鐘內(nèi)立即死亡,。 黑曼巴蛇的攻擊策略就是趕緊放倒對手 ,,它們的毒牙短, 毒液在皮下傷口能在透明質(zhì)酸酶的加持下快速擴散 ,,但是黑曼巴蛇毒也有 很明顯的缺點 ,,蛇毒在深度注射(腹腔注射)時效果比皮下注射效果很差多,就是因為毒液中沒有額外增強毒液威力的成分,,黑 曼巴蛇蛇毒中短鏈神經(jīng)毒素為0.08mg/kg,,但遺憾的是含量僅為3.6% ,剩下的基本上都是樹突毒素,, 樹突毒素毒性很平常,,這也是有些人認為黑曼巴蛇和舟山眼鏡蛇毒性差不多的原因。 黑曼巴蛇的機動性決定了其超強的攻擊性 黑曼巴蛇具有毒蛇中最快的移動速度,, 黑曼巴蛇最長紀錄是4.3米,,數(shù)據(jù)來自1956年納塔爾南岸收集的標本 ,對于毒蛇來說體型大決定了其攻擊力的大小,,而且 黑曼巴蛇在爬行時會翹起三分之一的身體,,短距離的移動時速世界記錄為16公里,,進攻時會立起三分之二的身體 ,,身長超過三米的黑曼巴蛇會輕松攻擊到人的面部,,威脅性十足。面對和自己一般高,,張著漆黑大嘴的黑曼巴蛇時,,沒見過這陣勢的一般人都會心驚膽戰(zhàn)不知所措。 當然 黑曼巴蛇的最大移動速度并不是追擊獵物的時候跑出來的 ,,畢竟看見一條毒蛇追著獵物跑,,除了趨光性強烈的銀環(huán)蛇,還真的不多見,,并且16km/h的速度,,人如果想跑的話,肯定能跑出黑曼巴蛇的攻擊的,,就怕像和黑曼巴蛇一較高下的人,。 黑曼巴蛇 攻擊時抬起上半身,并且會縮成彈簧狀 ,,這種攻擊姿勢下,,很容易蓄力,這也是黑曼巴蛇爆發(fā)力強的原因,,加上細長的身材,,較小的上半身重量, 蓄力一擊將非常迅速的咬中獵物 ,,與黑曼巴蛇對峙的情況下,,大部分人會對這種蓄力下的快速攻擊根本反應(yīng)不過來。 再強的黑曼巴蛇也怕平頭哥帶隊的捕蛇小隊 在非洲,, 既然有“非洲死神”,,就一定不缺“死神收割者” ,連獅子都能放倒,,擁有非洲最高致死率之一的黑曼巴蛇,, 在以平頭哥帶隊的一眾天敵面前,只有被捕食和僥幸逃生兩種情況 ,,細長的蛇軀,, 嚼起來是最像“辣條”的。 平頭哥的抗蛇毒能力雖然被“實錘”并沒有那么神 ,,但在它的老家非洲,,硬是憑借著出色的抗蛇毒能力,讓平頭哥的食譜上加上了好幾種非洲有名的毒蛇,,有紀錄片描述,,平頭哥在與一條成年黑曼巴蛇周旋的時候,, 雖然躲掉了大部分攻擊,但仍然被咬六七口 ,,被咬的平頭哥并沒有發(fā)生嚴重的中毒反應(yīng),,而是簡單的抱著戰(zhàn)利品睡了一覺, 不到兩個小時就醒了過來,, 抓起蛇就像吃辣條一樣迅速吃完,, 毒性擴散迅速的黑曼巴蛇神經(jīng)蛇毒 ,在平頭哥看來和喝了瓶“ 二鍋頭 ”感覺差不多,。 獴 也是捕蛇小隊的重要成員 ,,它們不僅有與蛇搏斗的本領(lǐng),而且自身也具有對毒液的抵抗力,。擁有抗蛇毒能力是因為 它們的肌肉型煙堿性乙酰膽堿受體有突變,,進化出了不與神經(jīng)毒結(jié)合的能力 ,像黑曼巴蛇是屬于眼鏡蛇家族的,,而 眼鏡蛇毒性最大的成分就是α-神經(jīng)毒 ,。其次獴也是非常擅長“圍城”打法的, 敏捷點滿的獴會迅速躲避黑曼巴蛇的進攻 ,,繞著黑曼巴蛇試探,,一旦發(fā)現(xiàn)蛇力竭了,上去一口結(jié)束戰(zhàn)斗,。 蛇鷲比起其他兩位成員就優(yōu)雅的多 ,,體型似鶴,體長為1.25-1.5米,,體高1.2-1.5米,,體重2.3-4.27千克, 在猛禽中它們的大長腿也是數(shù)著的 ,, 腿長并有厚鱗保護 ,,像黑曼巴蛇那兩顆“小奶牙”,想戳破蛇鷲的厚鱗那是想也別想,,平常,, 蛇鷲就是邁著自己纖巧的長腿優(yōu)雅地在非洲草原上走來走去 ,一旦發(fā)現(xiàn)蛇它們會飛到蛇的附近徘徊,、跳躍,、尋釁, 用自己的大長腿使用“凌波微步”迷惑對手 ,,尤其擅長跳到蛇身后,,三跳兩跳,配合著翅膀的拍打,, 蛇的眼里也就被迷惑的只剩大長腿了,,等蛇精疲力竭的時候,,它才下手最后一擊。 當然捕蛇小隊還有很多其他成員,,甚至一些游蛇科的親戚也會嘗嘗“非洲死神”到底“辣不辣”,,黑曼巴蛇在傳說中神乎其神,在非洲平常生活中,,看來日子也得小心的過啊,。 參考資料:LD50毒性表、南非4大毒蛇之黑曼巴蛇 Dendroaspis polylepis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