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長約 5000 字,,閱讀大約需要 6 分鐘 作者 | 王紀民 自我懵懂時,,母親就經常對我說:“你祖父叫王世金;外祖父叫黃問銀,,咱家又有金又有銀,,咱們可是金銀世家?!?/span> 我何嘗不知道這個“金銀世家”的含金量,,母親只不過是對未來懷有一廂情愿,對我們將來抱有美好憧憬罷了,。王世金,,黃問銀,我祖輩金光閃爍的名字,,自小便牢牢地烙印在了我幼小的心靈,。 我的祖父有五個兒子,我父親作為三子從小就離開家鄉(xiāng)在外奔忙,,他從事的職業(yè)很單一,,年輕時就在兵工廠打拼。父親精通電鉗,,由工人干到技術員又干到車間主任直到工廠黨委書記,。他先后在南京和上海工作過。1965年5月至1966年9月,,父親由于被工廠派往國外幫助工作,,因此躲過了"批斗"。由于父親很少和我們談及工廠里的工作和他自己的事情,,所以要想知道父親更多的事情,,只能從自己零星的記憶里去打撈久遠的往事,或者靜靜地坐在母親的身邊,,聽她講父親的故事,。 父親和母親走在一起 聽母親說,當年父親一家的家境不如母親一家,,父親兄弟共有5人,,另外還有倆位姊妹,家里房屋只有3間,,土地僅有兩畝多,。由于家中田少,,人口多,兩位姊妹都送給了養(yǎng)育堂,,至今下落不明,。養(yǎng)家糊口尋出路,父親不得不跟著他的大哥外出打工,,離家八九年無音信,。解放前夕,20歲的父親與18歲的母親在祖父與外祖父都不干預下走在了一起,。由于父親家境的原因,,當時外祖父經常聽到鄉(xiāng)親的議論,大意無非是,;黃問銀怎么舍得讓自家閨女上王世金家去當媳婦,?王家田少,閨女去了不是自我找苦吃嗎,? 外祖父則不然,,他對我母親說,沒有田怕什么,,有手就不會餓死人,,王世金家人品好。 次年,,母親便隨著父親去江西湖口海軍工廠,,轉成職工家屬。后來母親于1950年8月至1951年9月隨父親到南京浦口海軍工廠,;1951年9月至1957年1月在上海501工廠,,這期間,我于1956年2月16日出生在上海,;1957年1月至1959年母親跟隨父親到了青島海軍503工廠(即現在的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第4308工廠),;1959年3月至1961年8月,母親在青島一家紡織機械工廠干臨時工,,后來被工廠精減在家無業(yè)近6年之久,。 1966年,34歲的母親又到位于水清溝街道辦事處的一家翻砂車間工作,。那個工作勞動強度很大,,又很危險,母親經常因抬鐵水被燙傷皮肉,,母親曾心有余悸地對我們說起最嚴重的一次燙傷:那天由于鐵水飛濺得厲害,不留神間手背上便被一星點鐵水鉆了進去,,剎那間,,皮肉的焦糊味立時將母親嚇住了,。工友們見狀趕快將母親送往保健站,由于鐵水傷及了皮肉,,醫(yī)護人員用沾著藥水的藥棉往肉洞里消毒,,不知因疼還是怕,母親從來沒見過這陣勢,,一陣驚悸便昏了過去,。 母親的手背永久地留有可怕傷痕,這是歲月的留痕,。母親不僅僅經常性地被鐵水燙傷,,還有一次,與母親一同抬鐵水的人不知為何未打招呼先放了抬杠,,結果母親那頭的抬杠重重地打在她的腦門上,,母親說當時自己聽到抬鐵水的杠子打在自己腦門上的聲音很響。后來,,母親又轉行到水清溝街道辦事處的一家服裝廠上班,,直至退休。 父親母親的婚姻走過了57年的漫漫路 談起父親,,母親感慨最多的就是年輕時父親經常不在家,,由于我們當時很小,有一年母親領著哥哥姐姐和我從青島回九江老家,,哥哥姐姐都沒有上學,,我才2歲。一路上為了不讓我們幾個小孩亂跑,,母親說她采取的最無奈的辦法就是告訴我們:“都別亂跑,,小心有吃人的狼,小孩跟緊大人就沒事,?!?/span> 雖然當時社會治安比現在好一些,但不懷好意的人也是有的,。 那次母親領著我們三個小孩從九江返回青島,,有一位男子不知是真同路還是有意跟蹤,一直與母親同路相隨,,又親孩子又和母親說一些不咸不淡的話,。直至到了青島,那人還是一直跟隨著母親,。母親一直不露聲色地和他不冷不熱著,,直到領著我們三小孩出了站,母親才朝前面的一幫前來接站的人群一指并推著我們說:“快,,喊你爸爸來幫忙,?!边@時,一直跟著的我們的熱心叔叔不見了,。 其實,,爸爸根本沒來接站,因為那個叔叔非要找個車送我們回家,,所以媽媽才想了這個辦法,。這時正好過來一輛三輪車,媽媽領著我們仨就上了車,。 后來,,有了弟弟,我們都稍大一些后,,母親又單獨領著我們4個10幾歲的孩子從青島乘火車坐輪船趕汽車回過九江,,一路顛簸的辛苦可想而知。現在我想,,不說當年40多歲的母親領著我們4個小孩從青島回到九江,,即便如今,我一個大男人領上4個小孩從青島到九江,,我也感到有點打怵,。 母親隨父親一路從江西九江經過南京至上海,最后落腳青島,。 我們作為父母的子女,,分別以自己的出生地見證著父母的人生軌:南京是哥哥的出生地,姐姐和我均在上海出生,,而弟弟出生在青島,。 從小就離別家鄉(xiāng)長在異鄉(xiāng)生活,使我們對家鄉(xiāng)懷有一種濃濃的親情,,特別是家鄉(xiāng)的竹林,,牛棚旁的那棵棗樹,水塘,,還有那些印跡在幼小心靈里的種種孩提時的趣事,,常常會令我不由自主地打開記憶的閘門。 那年母親領我們回鄉(xiāng)下,,弟弟還小,,在城市很少見到狗的弟弟一進村便和一只大黃狗遇上了,本來弟弟見狗就很恐懼,,而那狗偏偏又虎視耽耽看著他,,弟弟那里還敢與狗對視?就在大家毫不防備的情況下,,弟弟連遲疑的功夫都沒有返身就跑,。那狗一見生人早就懷有敵意,,弟弟這一跑好象給狗發(fā)了號令,它條件反射般地沖向奔跑的弟弟,,一口便咬向弟弟的后背......至今,弟弟后背還留有那狗咬的痕跡,。 在鄉(xiāng)下,,我印象最深的是玩豬。調皮的我在鄉(xiāng)下見了豬特別親,,家鄉(xiāng)的豬不是圈養(yǎng),,就在房前屋后溜達,太陽一出來,,豬便有些懶洋洋,,有的就站在墻根,有的依在門邊,。這個時候,,我會悄悄地拿根樹枝接近它們,慢慢地試著將樹枝伸向豬的肚皮,,輕輕地給它撓癢癢,,這時我會興奮地發(fā)現;豬像中了魔喝了蒙汗藥,,眼睛慢慢地閉上,,雙腿也慢慢地打彎,身子開始依靠著墻壁慢慢地地倒,,最后只聽“噗通”一聲,,那豬自己把自己放倒了。這時我把持樹枝的手仍然不停地繼續(xù)撓,,那豬快活地正盡最大的努力暴露出自己的整個肚皮,,那4只豬蹄子也由彎曲開始伸得筆直。就在豬達到最佳享受的時候,,我將撓其肚皮的樹枝縮回來,,然后徑自再快速地捅其肚皮。這時,,我快樂的時光來到了,,只見那正昏昏欲睡 每天我都會趁大人不注意地時候作玩豬游戲。那可愛的傻豬讓我的童年快樂無比,。 有時我會躲藏在屋后的竹林里,,撫摸那拔節(jié)的綠竹,或蹲在牛棚邊揀掉在牛糞上的棗,。 我曾經是父親母親的讀信員 小時候印象中,,感覺家鄉(xiāng)很遠,火車,,輪船總要五六天才能到家,,不像如今一張火車票就能直達九江。那時候家里沒有電話,,只能靠寫信,。父親工作很忙,母親不識字,,家里好不容易來了一封信,,父親每次都會將信送給我并且每次都是那么一句話“念給你媽聽聽”。 父親家里的來信開頭便是“哥哥嫂子”或是“弟弟弟妹你們好”之類,;母親家里來信便是“姐姐姐夫你們好”等等,,只是里邊的內容大多不過兩張紙。剛開始讀信的時候,,我有些不太適應,,想翻譯過來念白;如將“哥哥嫂子”或“弟弟弟妹”以及“姐姐姐夫”統統改稱為“爸爸媽媽你們好”,??墒牵镞厓热荻家兂伞鞍职謰寢尅钡?,母親聽了幾次“不對勁”便叫我照著信上寫的讀就行了,。 于是,在電話沒有進入家庭之前,,我一直是父親母親的讀信員,,同時還要肩負著為每封信作回復。為母親讀信多了,,深知母親喜歡聽長信的習慣,,每次大舅二舅來信都能滿足母親的聽信欲。只有小舅的來信單獨一張紙,,字還寫不滿,,我便有意識地拖長,但只言片語就那么幾句。每次聽完小舅的來信母親總是發(fā)牢騷,;“你這個小舅舅太懶了,,信怎么寫得這么簡單,你外婆身體怎樣,?家里的收成怎樣,?養(yǎng)得豬好嗎?這些都可以寫到信里,,多寫點怕什么,,反正也是一封信走這么多路,唉,。” 每次代父母為家里回信,,我都要將家里的來信內容反復再講給母親聽一遍,,然后由母親口授大體回信內容,我在寫出草稿來念給母親聽一遍,,最后母親通過了,,我便謄到信紙上,再由父親親自審校,,終審通過后我才能跑到郵電局去寄信,。 那些年我代父母寫了多少家書已無從統計,不過大致內容多是報喜不報憂的,。有時父親親自起草回信,,然后讓我再謄抄寄發(fā)。 至今,,我還保存著一封父親給外祖父外祖母的回信底稿,。 此致,,
父親母親寫信請外祖父和外祖母來青島,我們當小輩的便開始天天盼望,。因為外祖父和外祖母已經好多年沒有來青島了,,我都把外祖父和外祖母的模樣給忘記了,。 在此之前,那還是8年前,,1972年的夏天,,父親和母親終于迎接來了從九江來青島的外祖父。外祖父那年64歲,,是第一次到青島,,父親和母親高興得不得了,我們小輩自然也是興奮的了不得,。 外祖父的到來為我們的家庭帶來了無比的歡樂,,也許是隔代親的緣故,哥哥姐姐以及我和弟弟都十分喜歡和外祖父在一起,,他老人家十分健談,,父繪聲繪色地講述父親和母親孩提時的軼聞趣事,聽起來真叫我們樂不可支...... 可是外祖父在青島住了不到一個月就要走,,母親和我們無論如何也攔不住,。外祖父思念家鄉(xiāng)之情誰也奈何不了,沒有辦法,,還是父親提議,"明天,,領你姥爺逛逛中山路,,找個照相館咱們全家來張合影......" 歲月不饒人。23年后,,當母親64歲生日到來的時候,,我將這張我們全家與祖父的合影照片發(fā)表在1995年11月23日的《青島生活導報》“家庭檔案”上。這真是“時光流逝,,人生易老,,而唯有在瞬間留取的圖片可保人生永恒的畫面”。 父親給我的“三嚴”,,“三必須” 父親和母親這一生在我印象中倆人很少吵過嘴斗過仗,。父親盡管脾氣較暴躁一些,但對母親絕對是百依百順,。我常常發(fā)現母親朝父親發(fā)火,,不論誰的錯誤,父親總是忍讓著母親,。特別是每當母親看到暴躁的父親拿我們出氣的時候,,母親總是毫不留情地批評父親。所以,,我們很小就對父親有一種很恐懼的心理,,而對于母親則完全相反。以至于只要母親在家里,我們就輕松活潑一些,;母親不在家,,父親在家我們就大氣不敢出,只有老老實實地呆著,。 現在回想起來,,這種壓抑的生活的確有損于兩代人的溝通,以至于在父親生前的日子里,,我們從懂事起都不能很好地在父親的跟前暢所欲言,,心心相印地交流情感,更別說好好地在父親的懷里撒嬌了,。 一直以來,,父親在我心目中就是一位嚴厲的家長,嚴肅的父親,,嚴格的長輩,。我必須言聽計從,我必須老老實實,,我必須規(guī)規(guī)矩矩,。這就是我父親一生種植給我的“三嚴”,“三必須”,。 好在父親母親一生恩愛相互關照,,好在父親母親情投意合肝膽相照,好在父親母親兒女孝順家庭幸福,。 祖父王世金,,外祖父黃問銀,父母這"金銀世家"您二老可是最親密的奠基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