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幫媽愛上課(BBMyGod) 1 在微博上看到一則新聞,,忍不住為這位母親教育孩子的方法點贊,。 重慶一位9歲的小男孩,迷上了一款手機游戲,,于是偷拿了奶奶2000塊錢購買了手游裝備,。 父母知道后,沒有責備,、沒有毆打,、更沒有狀告游戲公司賠償,而是懲罰男孩撿廢品“還債”,。 視頻中,,男孩一邊擦汗、一邊用他小小的身板熟練地收拾廢紙板,。 他告訴記者,,撿廢品很累,一上午能掙100多元,,大概要很久很久才能還清“債務”,。但他下定決心,賺到這個錢之前,,什么娛樂活動都不做,,直到還清“債務”為止。 很顯然,,這個方法奏效了,,達到了教育的初忠,還讓他對金錢有了一定的概念,。通過兩個星期的收廢品體驗,,他體驗到了掙錢不易,,他表示以后再也不會犯同樣的錯誤了。 男孩的媽媽說,,想著打罵一頓也沒有用,,于是就想著換一個方法,讓他去體驗一下掙錢的過程,,懂得錢來之不易,。這也是這個教育的核心,勞動教育,。 勞動教育的意義,,貴在讓孩子用身體丈量物理和心靈的世界;讓孩子塑造品行,、磨練意志,、懂得感恩。 它可以鍛煉孩子的身體,、思想,、能力,并互相調節(jié),。而只有讓孩子的各種能力得到鍛煉培養(yǎng),孩子才會處在健康成長之中,。 正如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所言:“勞動是有神奇力量的民間教育學,,給我們開辟了教育智慧的新源泉,這種源泉是書本教育理論所不知道的,。” 2 曾經泰國的一位媽媽,,僅用一天時間,就讓不想上學的5歲孩子乖乖去上學,。這個方法就是,,讓他去體驗掙錢的辛苦。 她帶著兒子頂著烈日,,一邊走一邊撿塑料瓶,,一共步行了約 2 公里,最后撿到了 2 公斤塑料瓶,,賣了 2 泰銖,,約 0.4 元RMB。 孩子很高興,。不過他還是表示,,走不動了。提出,,想坐公交車回家,,但媽媽告訴他錢不夠,。 沒有辦法,他只好跟媽媽一起往回走,,這個時候,,看到了冰淇淋店。 炙熱的天氣,,他口渴了,,想吃冰激凌,媽媽又問他錢夠嗎,?他只好拖著疲憊的身軀,,又走了一段路,到了餐廳門口,。 他想吃燕麥,,但是燕麥要15泰銖,他自知錢不夠,,于是提出要回家,。媽媽問他是不是累了,他說好累好熱,,我想上學,,要回家。 這位媽媽把這段經歷分享到社交網絡上,,并寫道:為了讓孩子順利成長,,需要讓他們感受幸福,也需要了解痛苦和疲憊,,了解一切的來之不易,。 越是有見識的父母,越知道跟孩子談錢要趁早,。 教育家默克爾說:“金錢教育是人生的必修課,,是兒童教育的重心,就如同金錢是家庭的重心一樣,。” 不過,,大多數的中國父母都羞恥于跟孩子談錢,或者認為孩子小,,沒有跟孩子談錢的意識,。 所以,大多數孩子是在“缺錢”教育下長大的孩子,。 為人父母,,有時承載的不僅是一個生命的成長,更是價值觀的傳遞和延續(xù),,是愛的流動和傳承,。 要知道,,我們跟孩子談錢,并不僅僅是金錢本身,,更是生活理念的傳達,。 3 曾經我的一位領導,在飯局上分享過他的一個育兒經歷: 一次,,兒子在公園里看上了小朋友玩耍的平衡車,,很是羨慕。就吵著也想要一個,。他想起了儲物間里只玩了一次,,就被打入冷宮的滑板。 于是,,他建議兒子每天晚上洗一次碗筷,,周末在媽媽的陪同下,去公園賣玩具,,用自己的勞動一點兒一點兒來換取,。 沒有條件,創(chuàng)造條件也要上,。為了讓他體驗金錢的來之不易,,妻子特意去批發(fā)了一些兒童玩具。 他說,,以前是他疏忽了,,如果想要的東西得到太容易,就會被寵壞,,因為這會讓他認為自己得到的一切都是應該的。 他說,,兒子才8歲,,雖然有點舍不得,但也忍了,。 如若不是為孩子計深遠,,又有哪個父母舍得孩子去吃生活的苦? 正是因為愛孩子,,才對孩子舍得,,讓孩子盡早去體驗生活的苦,懂得金錢的出處,,體諒他人的不易,,使孩子的生命之樹奮力向下自己扎根,直到長為參天大樹,。 4 近幾年,,偷拿父母的錢用來打賞主播,,購買游戲裝備,此類新聞頻頻出現(xiàn),。 事實證明,,這個時代,對孩子的金錢教育已經刻不容緩,,而且越早越好,。讓孩子懂得金錢的來之不易,正確使用金錢更是當務之急,。 要知道,,財商教育的實質是幸福教育,人格教育,。一個人的金錢觀,,會影響他一生的幸福。 有人說“世界的金錢裝在猶太人的口袋里”,,那是因為猶太人非常注重對孩子的財商教育,。與中國的“教育從娃娃抓起”一樣,他們始終覺得“財商從娃娃抓起”才是最好的教育方式,。 一是讓孩子知道金錢的來源,。 從孩子3歲起就培養(yǎng)他們的經濟意識,灌輸給他們自立,、勤奮與金錢的相互關系,,鼓勵孩子“要花錢,自己掙”的生活態(tài)度,。 家長可以鼓勵孩子通過做家務,,獲取自己的零花錢。這樣孩子不僅了解了金錢的來源,,而且家長與孩子之間是平等的關系,,孩子不再以祈求的姿態(tài)像家長要錢花。 二是讓孩子要懂得節(jié)制和取舍,。 猶太媽媽沙拉曾經發(fā)現(xiàn)孩子亂花零花錢后,,趁機告訴孩子哪些是“想要的”,哪些是“需要的”,,不能亂花一分錢,。 三是鼓勵孩子適當地參與社會實踐,通過知識和智慧賺取金錢,。 《特別狠特別愛》一書里,,猶太媽媽沙拉曾經講過,她的大兒子以華賣春卷的經歷。在學校里舉辦講座,,購買門票的同學可以免費品嘗春卷,,獲得了一筆不錯的收入。 財商,,是一個人必須具備的重要能力,。它關系到孩子一生的發(fā)展和幸福。 所以,,為人父母,,一定要跟孩子談錢,而且要趁早,。 來源:幫媽愛上課(ID:BBMyGod)一站式教你輕松育兒,,提供大咖育兒精品課程。原文標題《9歲男孩被父母懲罰撿廢品還債:真正的教育,,不是用蠻力》轉載已獲授權,。 編輯:王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