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帽破扇破鞋垢衲衣,,貌似瘋癲,,似丐似氓,非僧非道…… 文人寥寥幾句,,將濟顛和尚的“瘋癲”刻畫得淋漓盡致,。 “鞋兒破,帽兒破,,身上的袈裟破,;你笑我,他笑我,,一把扇兒破……” 1985年,,電視劇《濟公》播出,一首歌謠又造就經(jīng)典,,在街頭巷尾不斷回蕩,。 與此同時,一個鮮活的濟公形象躍然而出,,大智若瘋,,似醉似醒,搖著破爛蒲扇,,晃晃悠悠,。
“菩薩是無相的,,任何人都可以演濟公?!?/p> 但在幾代人的青春記憶中,,濟公的形象早已和劇中的扮演者綁定在了一塊兒。 仿似他是濟公,,濟公是他,。 苦修半生,成就一角,,他就是演員,,游本昌。 01 52歲出演濟公 火遍全國后悄然隱退 1985年,,接下濟公一角時,,游本昌52歲。 此前,,他已演繹過79個角色,,無一例外,全是配角,。 年過半百,,藉藉無名。 唯一一次被大眾熟知,,是在1984年央視春晚的舞臺上表演啞劇《淋浴》,。 無實物表演,形態(tài)動作傳神到位,,頗得傳統(tǒng)默片真?zhèn)?,瞬間引來全場爆笑。 可即便是這樣,,那一年春晚,,更多人記住的,還是不停往嘴里塞面的陳佩斯,。
對于游本昌而言,,與其說是演繹濟公,倒不如說是他與濟公的一次相逢,。 “無煩無惱無憂愁,,世態(tài)炎涼皆看破?!?/p> 對于兩人而言,,都是人生最真實的寫照。 劇組里的人都叫他“戲癡”,,每一段戲,,他都以最認真的狀態(tài)去對待,,拍前準備,拍后復(fù)盤,,一天下來,,常常只能睡4個小時。
戲里的濟公不受戒律拘束,,嗜好酒肉,,衣衫襤褸,浮沉市井,,正所謂“酒肉穿腸過,,佛主心中留”,。 戲外的游本昌則為了呈現(xiàn)最好的表演,,拽著發(fā)臭的雞腿,一口一口往嘴里塞,,滿臉表情全是享受,。
濟公遭受刑罰,演員不敢下重手,,只能揮板做做樣子,。 游本昌一再要求真打,前前后后拍攝了12次,,拍完痛得無法站起身來,,戲里的慘狀哪還需要演,完全是真情流露,。 一身破衣,,一把破蒲扇,“風踩荷葉,,腳踩蓮花”,,在游本昌的演繹之下,濟公就這樣搖搖晃晃的走進了無數(shù)人的記憶之中,。 歡喜時,,快活自在無憂無慮,推著獨輪小車,,嘻嘻哈哈似孩童,。
感慨時,半生滄桑匯聚一臉,,似哭似笑,,夾雜豁達,又略顯悲涼,。
電視劇《濟公》一經(jīng)播出,,轉(zhuǎn)息之間便火遍全國,,創(chuàng)下收視紀錄。 趣味十足的故事情節(jié),,惟妙惟肖的人物形象,,讓觀眾百看不厭,甚至有傳言,,播放期間連犯罪率都大大下降,。 這股濟公熱甚至燒到了國外,一位華僑激動的拉著游本昌說到: “太感謝你了,,看了你的濟公后,,我的孩子開始對傳統(tǒng)文化感興趣了!”
憑借濟公這一角兒,,游本昌也終于體驗了一把一炮而紅的滋味,。 但當人們毫不吝嗇的獻上掌聲和鮮花之時,卻驚訝的發(fā)現(xiàn),,如同濟公來去無蹤影般,,他竟很快消失在了公眾的視野之中。 02 為藝術(shù)出演79個配角 把小角色演成“活生生的人物” 藝術(shù),,是一輩子的事兒,。 打小起,對表演的熱愛,,就在游本昌的心里扎下了根,。 三四歲時,跟著茶館說戲先生比比劃劃,; 高中時,,進入學(xué)校的文工團,再被保送上海第一戲劇學(xué)院,; 后又以第一名的成績畢業(yè),,進入中央實驗話劇院; ……
履歷看似光鮮,,但路途坎坷,,其中滋味,只有游本昌自己知道,。 畢業(yè)后的幾年,,他將大好青春全獻給了戲里的龍?zhí)捉巧瑳]有燈光照耀,,沒有眾人簇擁,,甚至連一句臺詞都沒有。 爾后,十年動蕩來臨,,連到舞臺走一遭,,都成為了一種奢求。 待生活恢復(fù)如常,,人已將到不惑之年,,能拿到手的,還是些邊緣配角,。 郁郁不得志,,他好像也開始自嘲:“條件不好,既不帥也不怪,,只能演一些龍?zhí)捉巧?。?/p> 但一路走來,,他又從未拋棄初心:“改行做什么呢,?我喜歡的就是表演啊?!?/strong>
無論多小的配角,,游本昌都不曾懈怠,,每次都是拿出十二分的精力去對待,。 話劇《大雷雨》里,為了飾演一個出場時間只有十幾秒的農(nóng)奴,,他把《大雷雨》19個中譯本都看了一遍,; 飾演話劇中的反派角色,他一下場,,觀眾紛紛退場,,以為演出已經(jīng)結(jié)束。 就這樣,,各式各樣的小人物,,他足足演了30年,在聚光燈照射不到的地方,,潛心追尋藝術(shù),,體驗人間百味。 他不懊惱,,也無遺憾:“沒有什么小角色,,都是活生生的人物?!?/strong>
終于,,多年的沉淀成就了《濟公》,一朝成名天下知,,游本昌也變成了香餑餑,,成堆的導(dǎo)演帶著劇本登門拜訪,。 恰逢此時,多年陪伴在身旁的妻子卻被診斷患上了癌癥,。 沒有猶豫和不舍,,他請辭所有劇組,毅然離開,,一心呵護妻子,。 名利浮華,眾人趨之若鶩,,于他而言,,卻恰似過眼煙云。
匆匆一別,,沉寂數(shù)載,,待到妻子病情好轉(zhuǎn),再會時,,曾經(jīng)的“濟公”已是另一番模樣,。 《李獻計歷險記》里的白發(fā)老人,滿臉滄桑,,一眼萬年,; 《寶蓮燈》里的太上老君,仙風道骨,,運籌帷幄,; ……
他的演技依舊讓人驚嘆,只是人更老了,,戲更少了,。 但看透人生得失,他并不計較,。 戲約少,,他不急不躁;小角色,,他全心對待,。 從配角中走出來,兜兜轉(zhuǎn)轉(zhuǎn),,他又甘愿再回到配角中去…… 03 賣房,、賠光家產(chǎn)、出家… 一心追求真正的藝術(shù) 演戲,,一要對得起觀眾,,二要對得起自己。 一直以來,游本昌對于劇本都極為挑剔,,因此推掉了不少戲,,也沒少得罪人。 但保持良心和對藝術(shù)的敬畏之心,,他從未有丁點動搖,。 2000年,源于對啞劇的熱愛,,他自己投拍了連續(xù)劇《游先生啞然一笑》,。 這是中國第一部啞劇連續(xù)劇,具有極高的藝術(shù)價值,,但對于商業(yè)市場而言,,卻很難受到歡迎。
2006年,,73歲的游本昌又自導(dǎo)自演了《了凡》,,劇里蘊含著豐富的哲理與智慧,弘揚著中華傳統(tǒng)美德,、仁愛思想以及為人之道,。 只是這一次,仍然沒有電視臺愿意買入,,也沒能在市場上掀起太大的波浪,。
前后兩部戲,游本昌幾乎賠掉了全部的家產(chǎn),,外人笑他“癡”,,他卻不以為意,, “拍啞劇是為我而拍,,拍《了凡》是為觀眾而拍?!?/p> “即使只有一個人能從中得到啟發(fā),,我就滿足了?!?/strong> 說這話時,,他的臉上如往常一樣,帶著藏不住的笑意,。
有旁人勸說:演了大半輩子了,,人老了,錢賠光了,,該停下來了吧,? 但對于游本昌來說,追求藝術(shù)的道路永無盡頭。 也恰在此時,,他遇到了人生中另一個及其重要的角色:“弘一大師,。 這場相遇,是新的開始,,也是一場重逢,。 弘一大師俗名李叔同,是著名音樂家,、美術(shù)教育家,、書法家、戲劇活動家,,曾寫下經(jīng)久不衰的傳世之作《送別》,,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 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
如此才子,,卻在年愈四旬之時,了卻紅塵事,,斷絕俗世緣,,歸入佛門,自此與青燈古佛為伴,。 或許是巧合,,又或許是命運的安排,李叔同落發(fā)于虎跑寺,,恰是濟公圓寂之處,。 面對這樣一個人物,游本昌找不到任何拒絕的理由,。 為了這部話劇,,他賣掉了自己的房子,成立劇團,、找演員,、租劇院、排練…各項工作親力親為,,辛苦操持,,一樣不落。 為了接近角色,,他前往寺廟,,剃度出家,,親身體會僧侶生活。
投入全部心血,,一點點打磨,,游本昌最終完成了話劇《弘一大師:最后之勝利》。 只是,,話劇的成績只能用慘淡來形容,,第一年一共只演了三場,第二年仍是個位數(shù)…… 如此回報,,值嗎,?
游本昌笑而不語,無論多少人,,能把藝術(shù),、把真理演入人心,就足夠了,。 80多歲的他,,仍然不顧一切,在舞臺上揮灑著自己的熱愛和生命,。 真正的藝術(shù),,也從來不畏懼時間的考驗。 四年后,,《弘一大師》甚至已經(jīng)走向海外,,年義演超過百場。
04 “濟私,,煩惱重重 濟公,,其樂融融” 時光碾過年華,碾過歲月,,游本昌老爺子已經(jīng)87歲了,。 守在老電視前的孩子們也已長大,濟公的身影好似正在漸漸遠去,,漸漸模糊,。
但追尋藝術(shù)幾十年,游本昌何嘗不是把自己活成了現(xiàn)實中的“濟公”,。 縱眼望去,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在塵世的紛紛擾擾中,世人不斷奔波,、掙扎,。 但拋開名利,、金錢,他一心堅守藝術(shù),,堅守舞臺,,便再不顧其它。 心無雜欲,,自得清凈,,如濟公般清醒,如濟公般快活,,臨到頭,,只留下一句: “如果生命終止在舞臺上,那也是一種幸福,?!?/strong>
“濟私,煩惱重重,;濟公,,其樂融融?!?/strong> 游本昌老爺子形容濟公的一句話,,何嘗不是在形容自己,又何嘗不是一種人生之道,。 清醒一生,,擔得了喝彩,受得了寂寞,,只見笑,,不見哭。 恍惚間,,又仿佛看到濟公一身破衣,,背著把破蒲扇,哼著小曲兒,,搖搖晃晃朝我們走來…… |
|
來自: 昵稱75479963 > 《未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