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中醫(yī)角度看,,小滿的意義不僅僅是一個節(jié)氣,,同時還迎來的五運六氣中的三之氣。 與一年四季,、二十四節(jié)氣相比,,五運六氣是一套更精細(xì)、與大家的生活起居關(guān)系更密切的時空規(guī)律,,以60年天干地支為一個大循環(huán),,可以推算出每一年的氣候變化特征和以及當(dāng)年的常見病癥。 比如2021年是辛丑年,,太陰司天,,雖說小滿已是初夏,但跟往年的暑熱不同,,今年因為三之氣的太陰濕土加臨,,我們會迎來一波寒濕之氣。 是的,,你沒看錯,,照理來講小滿應(yīng)該夏意漸濃,但在《黃帝內(nèi)經(jīng)》里,,小滿到大暑這60天,,用了「寒濕」二字來描述,特別反常: 辛丑歲三之氣,。自小滿日寅初,。至大暑日子初。凡六十日有奇,。主位太徵火,。客氣太陰土,。中見水運,。天政所布。濕氣降,。地氣騰,。雨乃時降。寒乃隨之,。 今年的三之氣是從小滿交節(jié)5月21日的寅時(3點~5點)到大暑交節(jié)7月22日的子時(23點~1點),,這60天在主位太徵的管轄范圍,屬火,,客氣為太陰濕土,,中運為水運不及。 小滿小滿,,寒濕滿滿,。這入夏的第一波濕氣裹挾著寒氣降臨,不少朋友都有切身體會了,。 濕在中醫(yī)里又叫“陰邪”,,而脾為至陰之臟,喜燥惡濕,,濕氣過盛就容易損傷脾臟,。 這種外濕,如果身體暖一些,,能自己化掉,。怕的是剛好體寒的人,遇到這種濕,,寒濕敷體,,就像全身裹著半干的抹布,會很難受了,。 這種氣候浸淫久了,,人體也容易寒濕、困頓,、沉重的,。再加上現(xiàn)代大多數(shù)人,一天到晚不是躺著就是坐著,,極少運動,,加上夏天長期吹空調(diào),喝冷飲…… 導(dǎo)致嚴(yán)重體虛,,陽氣不足,,導(dǎo)致經(jīng)常白天腦袋昏沉、易困乏力,、精神萎靡,、腎虛、脾胃不好,、失眠多夢…… 這三種癥狀歸根結(jié)底都和脾氣有關(guān)系。 大夏天的鬧寒濕,,這樣的反常氣候,,會對我們身體帶來什么樣的影響呢?內(nèi)經(jīng)里也給了提示: 感於寒濕,。民病身重,。胕腫。胸腹?jié)M,。 三之氣時常雨后驟冷,,人體容易感受寒濕,所以發(fā)病多為身體沉重浮腫,,胸腹脹滿,。 那么,要想平安度過這寒濕暑熱交雜的三之氣,,就有一個很關(guān)鍵的問題了:寒濕究竟是怎么入侵你的身體的呢,? 其實身體有一個很容易被忽略的缺口,寒濕最喜歡從這里入侵,,它就是:雙腳,。 取穴:1.直立,,足尖著地,,兩手上舉按墻。在腓腸肌下都可見一人字紋,,在其下可觸及一凹陷處即為此穴,。 2.俯臥位。取一標(biāo)有二等分的彈性皮筋,,將皮筋兩端點與腘窩橫紋中點,、外踝尖對齊,在皮筋的中點,,按壓有凹陷處即為此穴,。是除去人體濕氣最佳的穴道。 按摩方法:每天早上起床時,,將兩腿伸到床外,,讓承山穴正好擱在床沿上,,兩腿左右擺動,以按摩承山穴,。 功效:按承山穴,,都會有明顯酸脹痛感,這是因為體內(nèi)有濕的緣故,;按揉承山一段時間后,,會感覺身上微微發(fā)熱,這是膀胱經(jīng)上的陽氣在起作用,,身上的濕邪,,正隨著微微升高的體溫向外逃逸。 取穴:此穴位于人體的小腿外側(cè),,外踝尖上八寸,,距脛骨前緣二橫指,用拇指或中指端按揉,,一天2次,,每次3分鐘。 取穴:俯臥位或坐位,。低頭,可見頸背部交界處椎骨有一高突,,并能隨頸部左右擺動而轉(zhuǎn)動著即是第7頸椎,,其棘突下凹陷處即為此穴。 按摩方法:低頭,,雙手十指交叉放到大椎穴的部位,,用雙手大拇指同時用力來回揉擦大椎穴,直至大椎穴發(fā)熱,。 功效:大椎穴受濕氣入侵,,易造成肩頸病癥如肩膀頸椎酸痛不適等。刺激該穴位可避免風(fēng)寒濕邪的侵襲,,提高免疫力,。 取穴:側(cè)坐屈膝或仰臥位。用拇指沿小腿內(nèi)側(cè)骨內(nèi)緣(脛骨內(nèi)側(cè))由下往上推,,至拇指抵膝關(guān)節(jié)下時,,在脛骨向內(nèi)上彎曲處可觸及一凹陷處即為此穴。 按摩方法:點按為主,,每次按摩100~160下,,每日早晚各1次,也可用艾柱熏灸此處3-5分鐘。 功效:若該穴位受濕氣入侵,,則會出現(xiàn)膝蓋疼痛,、兩腳笨重、行走不暢之感,。刺激該穴位可達到清利濕熱,,通經(jīng)活絡(luò)的效果,幫助緩解腹脹,、膝痛等不適之感,。 可以試試“貼敷”,,溫陽祛濕,。方法很簡單,就是將肉桂貼到肚臍上,。用肉桂末10克,,用溫水調(diào)成糊狀敷在肚臍上,再用無菌紗布覆蓋固定,。一般2小時換1次藥,,一天一次,連續(xù)敷一周就可以了,。 肚臍即為神闕穴,,該穴位受濕氣入侵,則脾胃不適,、腹脹,、大便粘膩,女性還容易引發(fā)婦科炎癥如白帶增多,、經(jīng)血不暢等,。腹部本身就要以保暖為主,刺激神闕穴有助于健脾祛濕,、強健身體,。 脾有邪,,其氣留于兩髀(脾與胃合,。其脈皆自脛股上出沖門、氣沖之間,故邪氣留于髀跨者,,為脾經(jīng)之?。?/span> 腎有邪,,其氣留于兩腘(腎與膀胱為表里,,其經(jīng)皆出膝后陰谷、委中之間,,故邪氣留于兩腘者,,為腎經(jīng)之病),。 久坐少運動的,、體虛陽氣弱的,都建議三之氣這段時間,,有空就拍打拍打腹股溝和腘窩,,也就是大腿根部和膝蓋背面。腹股溝藏脾邪,,濕氣為主,;腘窩藏腎邪,寒氣為主,。 |
|
來自: 昵稱51657969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