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來辨是非,,榴花開處照宮闈。 三春爭及初春景,,虎兕相逢大夢歸,。 注釋: 1.二十年來辨是非--二十年:或說指元春在宮廷生活的時間;或說指元春入宮時的年紀。二十年可以當成整數(shù)也可以認為二十多,。辨是非:懂得世事人情,。 2.榴花開處照宮闈--榴花:即石榴花 。很多學者認為這是在說石榴多子,,也代表多子,,而元春無子或懷有身孕,這是她悲劇的其中之一,。卻忽略了這句話的重點在于石榴花,, 石榴花:又稱樓子花(第三十一回因麒麟伏白首雙星),開時鮮艷奪目,艷紅似火,,有著火一般的光輝,,惹人側(cè)目,比喻元春封妃,,但卻開的最晚(農(nóng)歷五月),,對應了元春封妃對盛世中賈府是錦上添花,而封妃對末世的賈府就是雪上加霜,,原因在于賈府已沒有雄厚的經(jīng)濟相抗衡,。 3.三春爭及初春景--三春:指迎春、探春和惜春三姐妹,。爭及:怎么比得上,。這一句是暗示其他三個姐妹雖各有特色,但總體看來均不及元春,。 4.虎兕相逢大夢歸--虎和兕都是猛獸,,據(jù)劉心武考證,賈元春應該在一次宮廷斗爭之中死去。 虎指皇帝,,兕指皇帝身邊的太監(jiān),,太監(jiān)只要沒有得到賈家的好處:錢(與第二句相互應),就會向皇帝說對元春不利的話,,皇帝只要聽信了,,元春的妃子之路就是一場夢。 譯文:入宮二十年來辯出了是非,,大紅的榴花開放映照宮闈,;三春時光怎及那初春美景,狡免遇見猛虎就命喪身歸,。鑒賞"弓"諧音"宮",,隱喻鳳藻宮;"櫞"諧音"元",隱喻元春,。香櫞意指元春晉封貴妃是一件非常喜事,。"弓櫞"諧音"宮苑",指元春的宮苑生活,。又諧音"宮怨",,元春的命運悲劇和心理情感含有宮怨文化因子。她的宮怨悲劇,,主要體現(xiàn)在"到那不得見人的去處",,"骨肉分離,終無意趣",。72回鳳姐的夢隱喻元春卷入宮斗,。 "二十",虛指元春壽命,。"辨是非"泛指紅塵俗世名利場,、是非地。25回偈語"卻因鍛煉通靈后,,便向人間惹是非",,與"辨是非"一樣都是平常不過的俗話。有本作"辨是誰",,不通之至,。 "榴花"多子,寓意多子多孫,,所以宮廷之中盆景多有石榴,,榴花說明元春已經(jīng)懷孕了,然而也僅僅是榴花,,而不是榴子,,說明她死的時候并沒有生下孩子,從文中看,的確如此,。 "三春",,惜春判詞和曲子中也有"勘破三春景不長""將那三春看破"等語,據(jù)劉心武考證知"三春"是指賈府最春風得意的三年,,小說中著墨最多的也是這三年,全文絕大多數(shù)章回也是寫這三年,。秦可卿預警"三春去后諸芳盡",,在讖語的角度實指賈府經(jīng)過這三年就家道中落了。果應其言,,賈元春死后不久,,賈府就被抄檢了。 "虎兔相逢",,許多古本都寫作"虎兕相逢大夢歸",,只有高鶚整理的通行本寫作"虎兔相逢"(高鶚妄改,為了照應后面四十回中,,元春染疾后死于兔年虎月,。)?;⒑唾疃际敲瞳F,,據(jù)劉心武考證,賈元春應該死于一場宮廷斗爭,。 元春判詞意譯為:元春在紅塵俗世是非場中活了二十來歲;平生最顯貴的一件喜事就是晉封賢德妃,,蒙天恩元宵省親;此等富貴榮華,可惜她這樣的榮華富貴只享受了三年,,就在一場宮廷斗爭之中,,大夢歸去,含恨而逝,。 賈元春是賈政的嫡長女,,排行老二。生于正月初一故名為元春,,比賈珠小一兩歲,,比寶玉大十一二歲,因"賢孝才德"選入宮中,,起初充任女史,。后來封為鳳藻宮尚書,加封賢德妃,,蒙天子降諭特準鸞輿入其私第,。書中用了整回篇幅寫"元妃省親"賈府流金淌銀之盛,然而,元春卻稱自己居住的皇宮是一個不得見人的去處,,可見她在帝皇之家既受極權(quán)的管轄,,也無人身自由的難以言狀的辛酸。賈元春既是賈府的政治靠山,,也是"金玉良緣"政治婚姻的支持者,。她在一次賞賜禮物給眾人的時候,獨寶玉與寶釵的相同,,黛玉的與迎探惜春相同,。這就顯示了她在寶玉擇偶問題上的傾向。賈元春用自己的最好的青春為賈府帶來了轉(zhuǎn)機,,但是賈府的男人們并沒有把握好這個機會,,賈赦、賈珍,、賈璉等人仗著元妃這個靠山,,在外有恃無恐,加速了家族的衰落滅亡,。以紅學家多年研究的結(jié)果,,認為元春的結(jié)局并沒高鄂后四十回中所寫得那么單純,從"虎兕相逢大夢歸"可以看出元春可能斃于一場關(guān)系到賈府的宮廷惡斗,。紅樓夢曲原文【恨無常】 喜榮華正好,,恨無常又到。 眼睜睜,,把萬事全拋,。 蕩悠悠,芳魂消耗,。 望家鄉(xiāng),,路遠山高。 故向爹娘夢里相尋告:兒命已入黃泉,, 天倫呵,,須要退步抽身早! 注釋1.喜榮華正好--實指元春才選鳳藻宮,加封賢德妃,,得征鳳鸞之瑞這件大榮華大富貴,。 2.恨無常又到--無常:佛教用語。佛教人物人世間的一切事物,,都處在生成壞滅的過程中,,遷流不停,絕無常住性,,所以叫"無常",。舊時迷信,,說人將死時,與勾攝生魂的使者來,,叫人死亡,,這使者也叫"無常"或"無常鬼"。這里兼有這兩種意思,。 3.兒命已入黃泉,,天倫呵,須要退步抽身早!--黃泉:也叫"九泉",,指地下,,即人死后埋葬的地穴。天倫:舊指父子,、兄弟等天然的親屬關(guān)系。 鑒賞元春至死都牽掛著家族命運,,預感到賈府必將遭殃,,這令她感到十分憾恨。"望家鄉(xiāng)"實指金陵,,即南京,。元春死時離著南京"路遠山高",其實就是死于皇宮,,為什么山高路遠,,紅學家認為,元春是因為失寵而被關(guān)在了看不見外頭世界的地方,,而"故向爹娘夢里相尋告"之說更說明了,,元春的斃命,并沒人來告訴賈府,,所以只能在夢里相告:"兒命已入黃泉,,天倫呵,須要退步抽身早!"也暗示了元春走后賈府之敗,,這樣就加重了元春的悲劇感,,也指責了封建制度的不近人情。"劉心武據(jù)"蕩悠悠"三字編造元春在荒郊野外自縊秘史,,甚為不妥,,因為此三字亦見于迎春曲子"一載蕩悠悠",鳳姐曲子"蕩悠悠三更夢",,她們何嘗自縊? 賈府在四大家族中居于首位,,是因為它財富最多,權(quán)勢最大,,而這又因為它有確保這種顯貴地位的大靠山--賈元春,,世代勛臣的賈府因為她而又成了皇親國戚,。所以,小說的前半部就圍繞著元春"才選鳳藻宮",、"加封賢德妃"和"省親"等情節(jié),,竭力鋪寫賈府"烈火烹油,鮮花著錦之盛",。但是,,"豪華雖足羨,離別卻難堪,。博得虛名在,,誰人識苦甘?"試看元春回家省親在私室與親人相聚的一幕,在"榮華"的背后便可見骨肉生離的慘狀,。元春說一句哭一句,,把皇宮大內(nèi)說成是"終無意趣"的"不得見人的去處",完全像從一個幽閉囚禁她的地方出來一樣,,從這里也讓作者一眼便看出了元春心中高出世俗的光輝,。曹雪芹有力的筆觸,揭出了封建階級所欽羨的榮華對賈元春這樣的貴族女子來說也還是深淵,,她不得不為此付出喪失自由的代價,。 但是,這一切還不過是后來情節(jié)發(fā)展的鋪墊,。省親之后,,元春回宮似乎是生離,其實是死別;她喪失的不只是自由,,還有她的生命,。因而,寫元春顯貴所帶來的賈府盛況,,也是為了預示后來她的死是庇蔭著賈府大樹的摧倒,,為賈府事敗、抄沒后的凄慘景況作了反襯,。 元春之死不僅標志著四大家族所代表的那一派在政治上的失勢,,敲響了賈家敗亡的喪鐘,而且她自己也完全是封建統(tǒng)治階級宮闈內(nèi)部互相傾軋的犧牲品,。這樣,,聲稱"毫不干涉時世"的曹雪芹,就大膽地揭開了政治帷幕的一角,,讓人們從一個封建家庭的盛衰遭遇,,看到了它背后封建統(tǒng)治集團內(nèi)部各派勢力之間不擇手段地爭權(quán)奪利的骯臟勾當。賈探春所說的"恨不得你吃了我,,我吃了你"的話的深長含義,,也不妨從這方面去理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