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樣一群人,在我們從小到大的課本中反復出現(xiàn),,有著每一個中國孩子都應該銘記于心的名字,。他們身上還有一種魅力,影響著幾代國人,,讓孩子讀懂他們,,就是一筆沉甸甸的精神寶藏。【文尾有免費觀看地址,,別忘了領取哦,!】
來源:VIPKID親子閱讀(ID:vipkid_damikeji)
集數(shù):6集 豆瓣評分:9.5 關鍵詞:愛國 【獲取觀看資源請拉到文尾】 最近看了《錢學森》這部紀錄片,,才發(fā)現(xiàn): 愛國,真的是一種樸素的本能,。 出身于浙江錢氏名門望族的錢學森,,父親是教育廳廳長,讓他從小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 頭腦聰明,,條件又好,少年錢學森的學習成績特別突出,。 以至于到了高中畢業(yè)的時候: 數(shù)學老師希望他成為數(shù)學家,; 國文老師希望他能成為作家; 藝術(shù)類的老師覺得他能當音樂家或者畫家,。 但看到自己的祖國被別人侵犯,,他內(nèi)心深處覺得:只有科學才能救國,立志要當一名科學家,。在當時最好的工科學校交通大學讀機械工程,,每門功課平均分都能到90分以上,畢業(yè)后報考了清華大學的庚款留美名額,。到了美國的麻省理工學院的航空系后,,錢學森從理論研究到實踐操作,從工程師一步步成為學術(shù)泰斗,。他讓自己的老師都自嘆不如,,很多專家都認為他是絕無僅有的天才。這么厲害的人,,美國科學界給他金錢、職位,,甚至其他各種遠比國內(nèi)優(yōu)厚的待遇,,就為了讓他留在美國,為美國效力,。歷盡艱難險阻后,1955年10月28日,,他終于回到了闊別已久的祖國的懷抱,。錢學森搞研究,、帶學生,,在導彈、火箭這些領域都獲得巨大成功,。正是有這些科研成果的存在,,孩子們才能在太平歲月中追尋著自己的夢想,。看完錢學森的故事,孩子們就能真正理解什么是愛國,。學過《十里長街送總理》這篇課文的同學,,一定還記得那個深受萬民愛戴的周總理。著名作家冰心說:“他是十億中國人民心目中的第一位完人,。”外交領域,又能把英法俄日多種語言運用自如,,無論是應對戰(zhàn)爭還是搞經(jīng)濟建設都是大家風范,。最重要的,長得還特別帥,,是著名的民國“四大美男子”之一,。內(nèi)外兼修的總理身居高位,無論是個人外表還是能力都很強,,但即使這樣,,周總理卻始終保持一顆謙虛的心。1958年7月,,周恩來到上海鋼鐵一廠視察,正趕上煉鋼爐出鋼,,他隨手拿起鐵鍬,,與工人們一起出鋼。我勞動還像嗎,?看到不對,你就批評,,我好改正,。 等干了幾個小時的活,正準備休息休息,,周恩來看見場地的行車,,趕緊爬上操作臺,,問駕駛員:在徐師傅的指導下,周恩來直到學的有些樣子了,,才下來跟這位新“師傅”告別,。他把“永遠不與群眾隔離,,向群眾學習,,并幫助他們”作為自己的修養(yǎng)要則。善待他人,,勤勞拼搏,,謙虛謹慎,這些閃閃發(fā)光的品質(zhì),,在總理的身上可以說是教科書式的展現(xiàn),。總理身上值得孩子們學習的太多太多了,那就從謙虛開始,,因為這是受用一生的美德,。小時候,我們經(jīng)常會看到這樣一張照片,,一個白發(fā)老人,,大大的眼睛,吐出舌頭,,非??蓯邸?/strong>這個小時候曾今被老師說將來長大必定一事無成的孩子,,很晚才學會說話,性格內(nèi)向,,不愛表達,甚至自己的父母都懷疑他是不是智力低下,。可就是這樣一個不愛說話的孩子,,卻對世界充滿了好奇,在未來創(chuàng)造了科學史上的奇跡,。愛因斯坦12歲時,,有個叔叔讓他試著證明一個幾何定理,雖然還不知道什么叫“幾何”,,但是他卻對這些數(shù)字背后的規(guī)律,,非常著迷,。不知道用了多少張演算紙,直到3個星期過去,,小愛因斯坦居然把這個定理證明出來了,!而且,他證明出來的是2000多年前的畢達哥拉斯定理,,也就是我們熟悉的“勾股定理”,。當答案出來的那一刻,小愛因斯坦內(nèi)心激動極了,,體會到生命中別樣的幸福感,。有一次小愛因斯坦生病,父親送給他一個羅盤解悶,,當他擺弄半天發(fā)現(xiàn),,指南針始終指著固定的方向,他就問爸爸為什么,。他又接著問什么是磁力等等很多問題,爸爸并沒有告訴他,,而是說:如果你喜歡這個金羅盤,,爸爸就把它送給你,但希望你自己能找到答案,。 結(jié)果,,愛因斯坦真的在擺弄了很久,搞明白了其中的原理,。不僅僅是對數(shù)字的奧秘著迷,,愛因斯坦對閱讀也十分感興趣,并且對各個領域的知識都充滿好奇:物理,、文學,、音樂、藝術(shù),、哲學……只要是自己不知道的,,就想去一探究竟。 如果知識是水,,那他就甘愿讓自己成為一個海綿,,每天不停地吸取。終于,,愛因斯坦的努力和天賦完美結(jié)合,,讓一個天才少年成為了人類歷史上卓越的科學家。這樣的好奇心背后是一顆求真的心,,對萬事萬物只尋求和尊重真相,、真理,。所以,在他看來,,那些發(fā)動戰(zhàn)爭的惡魔都是違背真理的人,,只為了滿足一己私欲。當二戰(zhàn)時納粹德國逼迫愛因斯坦在一份協(xié)議上簽字證明納粹是正義的時候,,他堅決不簽字,,甚至還因此遭到納粹的迫害。也許,,這就是從小喜歡探求世界奧秘的愛因斯坦所了解的:真理是不能屈服于武力的,。如果讓你說出一個中國歷史上的全才人物,很多人都會毫不猶豫地選擇蘇東坡,。先說才華,,詩詞曲賦,圍棋,、音樂,、書法、繪畫,,能想到的藝術(shù)門類他都樣樣精通,,而且每個領域都能開宗立派。再說廚藝,,東坡肉,、東坡餅,獨特的燉湯,、釀酒方法至今都是流傳后世的名菜,。跟前幾部紀錄片不太一樣,這部紀錄片有濃濃的中國水墨畫的感覺,,是通過劇情的表演來展現(xiàn)講出他的故事,。制作組也很厲害,用了2年多的時間制作出這6集的故事,,從做官,、文學、藝術(shù),、美食,、情感各個方面來講不同的蘇軾。甚至為了實地取材拍攝,,還專門去了十幾個國家地區(qū),找了很多歷史資料,,請了很多權(quán)威專家來講解,,可以說是一套打包呈現(xiàn),。影片講故事的方式也很接地氣,孩子們看了絲毫不覺得枯燥,,于是,,一個遠去的古人,很立體地出現(xiàn)在我們眼前,。蘇軾一生遭遇了幾次貶官,,甚至還有幾次差點丟了性命,很多人如果有同樣的遭遇,,早已無精打采,,但他總會從人生的逆境中找到樂趣。有一天在城外喝酒,沒有什么下酒的菜品,,就跟一個朋友好說歹說,,讓他把自己家的病牛“收拾”了,,還一起烤肉喝酒,。回城之后,,城門已經(jīng)關了,,還要翻墻進去!還有一次,,喝酒喝到半夜,,喝多了,回家的時候,,家中的童兒都睡著了,,還一直打呼嚕。蘇軾怎么敲門家童都不開,,無奈,,干脆拄著拐杖,在江邊聽聽江水的聲音解悶吧,。去朋友家作客,,聊嗨了到很晚,朋友的老婆發(fā)怒了,,問丈夫怎么還不睡覺,?恰巧這個朋友又十分怕老婆,蘇軾看見朋友的囧態(tài),還調(diào)侃說這是“河東獅吼”,。蘇軾的故事簡直太多了,,不管處在什么樣的逆境中,他都能找到樂趣,,讓自己看到事情積極的一面,。就是這個可愛的全才,真的非常適合當孩子們的偶像,!有一個人,,在輪椅上度過了將近四分之三的人生時間,卻不動聲色地帶著人們探索宇宙的秘密,。童年時的霍金學習成績并不突出,但他特別喜歡設計極為復雜的玩具,。據(jù)說他曾用一些廢棄的用品做出一臺簡單的電腦,,是不是夠神奇!17歲時,,他就進入牛津大學學習自然科學了,,用了很少時間就得到了一等榮譽學位。之后又轉(zhuǎn)讀劍橋大學去研究宇宙學,,還獲得了劍橋大學的博士學位,。但就在人生最閃亮的時候,,命運給他蒙上了一層陰影,。全身癱瘓,、不能說話,全身能動的部位就只有兩只眼睛和一只手的三根手指,。這讓霍金不得不依靠輪椅生存,,而且像日常生活中的洗澡、穿衣,、吃飯,,甚至說話,他都要完全靠別人或工具的幫助,。得知這個消息,,霍金也曾消沉了一段時間,,后來他覺得,,與其這樣等死,還不如去創(chuàng)造自己的價值,,免得白來一趟,。除了把自己的學識變成《時間簡史》《果殼里的宇宙》《大設計》這些巨大轟動的著作。他還格外珍惜與家人相處的時光,,認真去做科普大眾的事。他不僅主動與人交往,,參加各種慈善活動,,甚至還會參與各種娛樂活動。在電視劇《星際迷航:下一代》中,,他出演了自己,,還把興趣放在音樂上,與妻子分享自己的感受,。他也會陪著女兒去看《達芬奇·密碼》,,看完跟女兒討論電影中的情節(jié)。還會跟女兒一起寫作兒童科普書籍,,把自己的物理,、宇宙知識變成通俗的語言講給孩子們。霍金在很多次演講中提到他對殘疾的看法:“形體雖殘,,精神不廢”,。如果來解釋這句話,那就是:“生命尚存,,便有希望”,。他的精神一直鼓勵著孩子們永遠不要失去希望,不要停下探索未知領域的腳步,。都說語文有三怕,,一怕文言文,二怕寫作文,,三怕周樹人,。這位周樹人就是大名鼎鼎的魯迅先生,因為寫文章言辭犀利,,思想深刻,,孩子們在小小年紀很難get到他的精髓。正好,,看到這部紀錄片,,完全可以讓孩子們從各個角度了解到一個更真實的魯迅。魯迅先學礦業(yè),,又改去學醫(yī),,最后棄醫(yī)從文,,但“半路出家”的作家卻大名鼎鼎。在我看來,,魯迅的文章以及個人風格,,最濃郁的,莫過于——真實,。寫《阿Q正傳》時,,寫到阿Q賭錢那一段時候沒了感覺,畢竟自己沒有賭過,,冥思苦想了很久也寫不出那種場景,。為了寫出滿意的作品,他專門請來了一個名叫王鶴照的工人專門給他表演賭錢時的情景,。這種求真的態(tài)度貫穿著他的一生,,以至于在臨終遺囑里還專門有這么一條:孩子長大,,倘無才能,可尋點小事情過活,,萬不可去做空頭文學家或美術(shù)家,。 他始終堅信,盡信書不如無書,,他不愿自己的后人為了謀生,,去寫一些空洞的文字,貽害后世,。正是他眼里容不得半點虛偽和敷衍,,所以才會令人害怕和敬畏吧。只有真實地度過一生,,自己的內(nèi)心才會覺得坦然,。給孩子們安利了這么多課本中大人物的紀錄片,為的就是讓他們能夠更全面地去了解這些大人物,。魯迅,、錢學森、蘇東坡,、愛因斯坦,、霍金這些人,不是“死板”地躺在書本中的文字里,。了解他們的人生故事,,不僅僅是學知識考出好成績,,更重要的是曾這些偉大人物的身上獲得人生的智慧和啟迪,,這些才是受用終身的學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