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說中有一片凈土,,住著古老的民族,,他們都能歌善舞,從不孤獨……”,,一部木府風(fēng)云,,一曲納西古樂,一墻東巴許愿鈴,,一許柔軟時光,,讓無數(shù)人對麗江心生向往,文人騷客將她寫進生活,,民謠歌手將她匯入歌海,,……早秋,微涼,,陽光正好,,年假開始,帶著向往,,帶著期待,,帶著一家老小,帶著一顆騷動的心走進麗江,。 遠眺麗江古城,,仿若是一處世外天國,夢幻古老,;走進麗江古鎮(zhèn),,方覺是一方人間凈土,古今穿越。如果用“人之六覺”來描繪麗江古城,,我的感覺告訴我: 視覺:虎跳金沙,,氣勢如虹 聽覺:木府風(fēng)云,千古絕唱 觸覺:古街石巷,,流光溢彩 嗅覺:雪域辯經(jīng),,繞梁三日 味覺:納西盛宴,滿漢全席 意覺:千年麗江,,人杰地靈
相信每一個來這里的人都跟我一樣深刻感受到:麗江像一個萬花筒,,每個人都能看見不一樣的風(fēng)景,遇見不一樣的故事,,有人用文字去刻畫麗江,有人用畫筆去勾勒麗江,,更有那么一群人,,用一個個跳動的音符去演繹麗江的靈魂。
?最震撼的視覺:虎跳金沙,,氣勢如虹
虎跳峽以險聞名天下,,它的險在于山險,峽谷兩岸,,高山聳峙,,峰嶸突兀,最大高差3900米,,它不僅深邃,,而且窄,整個虎跳峽,雙峰欲合,,如門半開,。站在山腰,看江一條龍,,身入谷中,,望天一條縫。站在谷底的游步道上,,頭頂絕壁,,腳臨激流,縱是七尺男兒也心驚膽戰(zhàn),?;⑻鴯{的險還在于水險,由于山巖的斷層塌陷,,造成無數(shù)石梁跌坎,,巨石臥塌谷底江心,湍急的水流與巨石相互搏擊,,或雪浪翻飛,,或漩渦漫卷,霧氣蒙蒙,,飛瀑轟鳴,,響徹峽谷,蔚為壯觀,。
最美妙的聽覺:木府風(fēng)云,,千古絕唱 多年前,一部《木府風(fēng)云》席卷華夏,,直至今日還令不少人津津樂道,,戲中波云詭譎的木府讓人深感神秘和莊嚴(yán)。 木府是舊時的納西土司衙門,,是麗江古城的心臟,,也是納西人心中的紫禁城。古有云“北有故宮,,南有木府”,,可見木府的富麗堂皇堪比舊時的王室,它承載著一個民族的輝煌歷史和燦爛文化,,更是納西人為自己祖先驕傲和自豪的象征,。 走過石碑坊,邁過木府大門,,眼前矗立的是一座金碧輝煌的宮殿,,它的中軸線上有議事廳,、萬卷樓、護法殿,、玉音樓,、三清殿等建筑,這些建筑既保留了中原風(fēng)貌,,又融入了納西族,、白族的民族風(fēng)格,宏偉,、輝煌而精致,,木府的兩側(cè)樓臺廳閣,橋廊相連,,花苑回廊,,風(fēng)格別致,集原江南園林之秀,,又具王者風(fēng)范,。
最夢幻的觸覺:石街古巷,流光溢彩
這里的每一條街,,每一處巷,每一條河,,每一座橋都充滿著古色古香的氣息,,都流傳著美麗浪漫的故事。然而由于手鼓和音樂的恰到好處的存在,,沖淡了古城的些許古意,,讓古城變得年輕而充滿活力。
嘎丹.松贊林寺是云南省最大的藏傳佛教寺院,,海拔3000余米,,建在雪域高原的香格里拉城里,規(guī)模宏大,,建筑和彩繪技藝精湛,,寺內(nèi)文物眾多,有“小布達拉宮”之美譽,,寺里的喇嘛辯經(jīng)更是云南的一張名片,。 辯經(jīng)最古起源于古印度,是藏傳佛教喇嘛攻讀顯宗經(jīng)典的必經(jīng)方式,,多在院內(nèi)空曠之地或樹蔭下進行,,是藏族三大寺佛學(xué)的最大特色。
伴隨著導(dǎo)游的一路精彩講解,,循著階梯一路攀爬,,來到寺院的中心廣場,在寺院里宏亮的鐘聲想起的那一刻,,只見眾多僧人身穿紅袍的來到辯經(jīng)場內(nèi),,他們沒有過多的儀式和準(zhǔn)備,辯經(jīng)正式開始,,幾十名喇嘛分為一對一,、一對多,或者多對一的各種組合,。站立者發(fā)問,,席地者則答辯。 辯論的話題因我們不懂藏語,,則完全聽不明白他們在講些什么,,據(jù)說是涉及藏教佛學(xué)的各個方面,。問題一出,,席地者必須盡快地作出回應(yīng),進行反駁或解答,。隨著辯經(jīng)活動的深入,,僧人們也開始越發(fā)地全神投入。只見站立者面對對方,,采用各式各樣的手勢和豐富的肢體動作,,手揮念珠、單腳獨立并大力擊掌和嘴里發(fā)出洪亮的聲音以壯士氣,。他們或在提問時高舉手臂向下劈落,;或拉動佛珠表示借助信仰的力量來戰(zhàn)勝對方,熱鬧的場面將整個辯經(jīng)活動推入高潮,。 看著他們激烈爭辯的場面,,我倒覺得其實這種用激烈的方式進行相互交流和溝通討論的情景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偶爾也會遇到和看到,,甚至是曾經(jīng)參與其中,所謂的真理越辯越明是否就出自于此,。只是,,我們有的時候會情緒失控而不懂得克制和把握,沒有象這些僧人一樣把它作為一種傳統(tǒng)和平的學(xué)習(xí)方式得已保持和延續(xù),。帶著一份滿足的心情,,我們離開了松贊林寺,回到了麗江,。
瀘沽湖固然美,摩梭習(xí)俗固然奇特,,甲措舞固然誘人,,但對于一名食客來說真正喜歡上這里,是驚于摩梭的美食:豬膘肉,、花花糖,、蘇里瑪酒……最讓我上癮的是摩梭人最原始最肥嫩的美食――豬膘肉! 摩梭人制作豬膘肉一般選擇在冬天,,定要選擇一個吉日,,整個制作過程主要為:宰殺、剔骨切肉,、抹調(diào)料,、縫制、壓扁,、涼曬,、放置。整個過程看似簡單,,但都要精巧的刀法和手法,。豬膘肉可煮可炒可蒸,是遠方來客的最高禮遇,,也是摩梭家庭富有的象征,,它看似肥膩,吃著卻是醇香,、爽口,。
麗江,被譽為一生必去一次的地方,,她的美是那種沁入到骨子里的美,。這里,不需要修飾,,天就那么藍,,陽光就那么溫暖,時光就這么溫柔,,這里的許愿鈴,,這里的百歲橋,這里的大水車,,這里的獅子山都是靜謐思索的好地方,。千年木府見證了她滄海桑田的歲月變遷,是時光荏苒的錘煉,;納西古樂演繹著她白駒過隙的時光沉淀,,是古城新意的傳承! |
|
來自: 新用戶6129Cgup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