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1 拼音bā wèi shèn qì wán 2 概述八味腎氣丸為方劑名,,即腎氣丸[1],出自《備急千金要方》卷十九方,?!?a title='醫(yī)學百科:中華人民共和國衛(wèi)生部' rel='summary'>中華人民共和國衛(wèi)生部藥品標準》記載有此中成藥的部頒標準。 3 《備急千金要方》卷十九方之腎氣丸3.1 方一3.1.1 組成干地黃八分,,肉蓯蓉六分,,麥門冬、遠志,、防風,、干姜、牛膝,、地骨皮,、葳蕤、山藥,、石斛,、細辛、甘草,、附子,、桂心,、茯苓,、山茱萸各四分,,鐘乳粉十分,,公羊腎一具[2],。 3.1.2 制法3.1.3 八味腎氣丸的用法用量每服十五至三十丸,,酒送下,,日三次[2]。 3.1.4 功能主治治虛勞,,腎氣不足,,腰痛陰寒,小便頻數(shù),,或有余瀝,,陰囊濕冷,陽痿不起[2],。 3.1.5 附注《古今錄驗方》無遠志,、防風、干姜、牛膝,、地骨皮,、葳蕤、甘草,、鐘乳,;有狗脊一兩,黃芪四兩,,人參三兩,,澤瀉、干姜各二兩,,大棗一百枚[2],。 3.2 方二3.2.1 組成桂心四兩,干地黃一斤,,澤瀉、山藥,、茯苓各八兩,,牡丹皮六兩,半夏二兩[2],。 3.2.2 制法為末,,煉蜜為丸,梧桐子大[2],。 3.2.3 八味腎氣丸的用法用量每服十丸,,酒送下,日三次[2],。 3.2.4 功能主治4 中藥部頒標準4.1 拼音名Bawei Shenqi Wan 4.2 標準編號WS3-B-1477-93 4.3 處方熟地黃 400g 山藥(麩炒) 200g 茯苓 150g 五味子(醋制? 200g 肉桂 50g 澤瀉(鹽制) 150g 附子(制) 50g 牡丹花 150g 4.4 制法以上八味,粉碎成細粉,,過篩,,混勻。每 100g粉末加煉蜜 120~ 130g制成大蜜丸,,即得,。 4.5 性狀本品為黑褐色的大蜜丸;氣香,,味甜,、微苦? 4.6 鑒別取本品,置顯微鏡下觀察:石細胞類圓形或類長方形,壁一面菲薄,。種皮表皮石細胞淡黃色,,表面觀類多角形,壁較厚,,孔溝細密,,胞腔含暗色物。薄壁組織灰棕色至黑棕色,,細胞多皺縮,,內(nèi)含棕色核狀物。不規(guī)則分枝狀團塊無色,,有時數(shù)個排列成行,。 4.7 檢查應符合丸劑項下有關(guān)的各項規(guī)定(附錄 8頁)。 4.8 功能與主治溫補腎陽,。用于腎陽不足,,腰痛膝軟,消渴水腫,,腎虛咳喘,,小便頻數(shù),大便溏瀉,。 4.9 用法與用量口服,,一次 1丸,一日2 次,。 4.10 規(guī)格每重丸 9g 4.11 貯藏密封,。 5 參考資料古籍中的八味腎氣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