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來,, 吃過很多美食, 可記憶中的味道,, 總是無可替代的 提起山東的特色吃食,,很多人首先想到的便是煎餅卷大蔥。其實并不是所有的山東人都愛吃煎餅,,也不是山東所有的地方都愛吃煎餅,。但是,巧了,,俺們就是那部分愛吃煎餅的山東人,。記得小時候,俺住在奶奶家,,每年奶奶都會支起她的鏊子來攤煎餅,,這一攤就是可以吃好幾個月的煎餅。俺最喜歡做的,,便是早早搬個杌扎子,,靜靜地看著,等著煎餅成型,,吃上一口熱乎乎香香脆脆的煎餅,。小孩子總是心急的,總想去吃第一鍋,,但是第一鍋,,通常都會變成菜煎餅。剛烙煎餅時鏊子涼,,需把鏊子燒熱擦些油才容易把煎餅從鏊子上揭下來,,這樣烙出的煎餅就很厚,,稍等一會兒,,煎餅涼了又板又硬,很難下咽。因此俺們把烙煎餅時前幾張和后幾張煎餅稱為滑鏊子煎餅或滑塌子,。這樣的煎餅很難下咽,,但丟了又可惜,精明的母親們就將大白菜,,土豆絲,,粉條,豆腐切碎加點豬油,,放上辣椒面,,花椒面和鹽,做成了所謂的菜煎餅,,這樣一來不但滑鏊子煎餅解決了,,并且做出的煎餅還特別好吃,這樣一傳十,、十傳百,,于是菜煎餅就在農(nóng)村各家各戶傳開!鏊子是一種從遠古相傳至今的制作面食的工具,,但是在俺的記憶里一直認為鏊子就是把大鍋翻過來用背面去攤煎餅,,因此我還一度覺得奇怪-這樣做不會不衛(wèi)生嗎? 等到鏊子熱起來了,,攤煎餅的大業(yè)也就真正開始了,,將提前放在石板下壓好的地瓜糊、玉米糊放到面糊桶里,,揪出一小塊面糊放到鏊子上,,然后用讓面糊滾圈。只見奶奶的雙手壓著面糊繞了一圈,,面糊便均勻的抹在了鏊子上,,多余的面糊又順勢掉回了面糊桶里,等待著被做成下一張煎餅,。不一會兒,,面糊的邊邊微微卷起,這也意味著煎餅成型了,,奶奶便捏起煎餅的一邊微微一掀,,煎餅便被整張揭起。俺十分羨慕奶奶的手藝,,對揭煎餅不由的向往,,在我的再三央求之下,終于獲得了一次揭煎餅的機會,。俺有模有樣的捏起一角,,輕輕一掀,,煎餅便破了個大洞,俺只好悻悻離去,。攤好的煎餅會被整整齊齊的碼在蓋頂子上,,可以在想吃的時候撒上水,疊起來吃,,或者直接一次性疊起來碼在箱子里,,圓圓的煎餅會被疊成長方形,方便拿取,。 那時俺總會偷偷的去掰煎餅的大頭來吃,,香香脆脆的,如今也很久沒有再吃到過那么好吃的煎餅了,,也很久沒看到奶奶再支起鏊子攤煎餅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