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國詩詞大會》第二季,,主持人董卿問了嘉賓評委蒙曼老師一個問題:如果可以讓您做一個選擇的話,您想成為哪一個詩人,?蒙曼老師毫不猶豫地說:“就選李白,,沒的說,李白這個人沒有煙火氣,,所以也不知道世路艱難……他有一種非常天真的自信,,乃至自戀,就像一個孩子一樣,,大呼小叫地,,痛痛快快地度過了一生?!钡拇_,,李白作為一個浪漫主義詩人,,天生樂觀的性格,使他在遇到人生的坎坷,,心情抑郁的時候,,總是能夠找到解脫的辦法,讓自己快樂起來,,所以蒙曼老師說他沒有煙火氣,。是的,他就像一位偶然來到人間的仙人,,瀟灑地在人間走了一遭后,,又回到了仙境。 寫這首詩的時候,,李白已經(jīng)五十三歲了,。他的確像一個流落于人世間的仙人,一生都在過著一種漂泊不定的生活,。尤其是他的前半生,,基本上過的是一種仗劍行天涯,結(jié)友游四方的游俠生活,,但才華橫溢的李白也想把自己滿腹的才學(xué)奉獻給盛世唐朝,,于是,期間多次拜謁名流顯貴,,但多不得重用,。終于,在公元742年的時候,,他被唐玄宗所知,,奉召入京,被封為翰林學(xué)士,,陪侍在玄宗左右,,風(fēng)光了兩年??纱藭r的唐玄宗李隆基,已不再是當(dāng)年英姿勃發(fā),,壯志凌云的李三郎,,他沉溺于開元盛世的繁華中,習(xí)慣了有美人陪伴的安逸生活,,讓李白來到京城,,也只不過是讓這樣的才冠天下的才子為他寫詩以供吟唱,助玩興罷了,。開始的時候,,李白是很感激唐玄宗的賞識的,,可逐漸地,李白就厭倦了這種御用文人的生活,,“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放蕩不羈的性格使他得罪了當(dāng)朝一些權(quán)貴,,終于,,在讒言的蠱惑下,唐玄宗漸漸疏遠了李白,,他終究還是離開了朝廷,,又開始了漫游生活。公元753年,,李白客居宣州,,巧遇族叔李云。在異鄉(xiāng)能夠以親人相遇,,本是一件很令人愉悅的事情,,但很快,李云卻要遠行了,,“相見時難別亦難”,,李白此時愈發(fā)感受到了親情的可貴,正是因為感受到親情的可貴,,他在謝朓樓上為李云餞行時,,把自己最真實,最無拘無束的情感抒發(fā)了出來,,寫下了《宣州謝脁樓餞別校書叔云》這首飽含真性情的送別詩,。 一般的送別詩,往往會抒發(fā)一種難舍之情,,關(guān)愛之意,,以及臨行的祝愿,可李白在這首詩里,,卻完全摒棄了寫送別詩的傳統(tǒng)立意,,而完全是一種心緒的抒發(fā)??赡芤驗槔钤剖撬淖迨?,在李云面前,他變成了一個任性的晚輩,,他要在與族叔臨別的時候,,把自己的喜怒哀樂盡情地述說。所以,,在詩中,,李白感慨萬千,,情感一波三折,恣意地表達著自己的真性情,。 一變:逸興豪情李太白,,怎可抑郁填衷腸。 曠達如李白,,也有著剪不斷,,理還亂的憂傷?!皸壩胰フ?,昨日之日不可留;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李白開篇沒有寫送別,,而卻抒發(fā)內(nèi)心中的悲傷抑郁之情,,以及內(nèi)心的苦悶?!皸壩胰フ?,昨日之日不可留”是對時間流逝的慨嘆。時間是無情的,,它總是匆匆地向前流逝,,不肯停留下一分鐘的腳步。它帶走了人的青春,,帶走了一個人的豪情壯志,,最終,讓一個人徹底地消失,。李白曾想施展所學(xué)為國效力,,可面對日益腐敗的朝廷,讒佞奸人在朝堂之上的橫行,,他知道自己一切的理想都只能是空想,。他就像一個被時間丟棄的人,眼看著它的匆匆,,一去不復(fù)返了,,而自己卻無計可施。一個“棄”字,,有著太多的辛酸與不舍?!皝y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落我心者”是什么?是懷才不遇的苦悶,,是國事衰退的悲傷,,是見到奸臣當(dāng)?shù)赖膽嵖诮袢找黄鹩縿佑谛念^,,引發(fā)了李白無限悠長的煩悶之情,。 這二十二個字,語言重疊復(fù)沓,,把李白的郁悶,、悲傷、煩悶,、憂愁的心情抒發(fā)得淋漓盡致,。照理,李白可能會繼續(xù)抒發(fā)自己的這種抑郁愁苦之情,,可是,,李白就是李白,他的詩歌總是會帶給我們不一樣的感覺,。 “長風(fēng)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在這接下來的兩句,,李白的情感卻發(fā)生了轉(zhuǎn)折,。秋風(fēng)起,鴻雁飛,,不禁激起了李白的豪情壯志,,“是啊,!鴻雁尚能不畏艱險,,在秋風(fēng)乍起時南飛遠渡,我李白為何要懼怕眼前的困難,,憑空產(chǎn)生這些憂傷之情呢,?”面對眼前所見之景,李白的憂傷和悲憤之情消失了,,舉起了酒杯,,與自己的族叔李云痛飲,酣暢淋漓地把酒言歡,。 “蓬萊文章建安骨,,中間小謝又清發(fā)。”李云當(dāng)時擔(dān)任的官職是秘書省校書郎,掌管著朝廷圖書館的管理,,也是著名的古文家,。在詩句中,李白夸贊李云的文章具有“建安風(fēng)骨”,,像“三曹”,,似“建安七子”,意境宏大,,筆調(diào)郎暢,。而自己,具有小謝,,即謝朓詩歌那樣清新秀發(fā)的風(fēng)格,。在這里,李白通過用典,,既贊美了李云的文章,,也贊美了自己的詩歌,是對李云的欣賞,,也是自己自信的證明,。 “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覽明月,。”喝到酒酣時,,怎不起豪情,何況是像李白這樣樂觀曠達的人,。在前四句的鋪墊渲染的基礎(chǔ)上,,李白進一步地抒發(fā)自己的逸興之情?!熬恪闭f的是他和李云二人,,此時舉觴共飲,使李白的興致勃發(fā),,思緒飄然欲飛,,產(chǎn)生了上天攬月的豪情?!霸隆边@個意象在李白的詩歌中出現(xiàn)的頻率很高,,高高懸掛于天空中的月是很能激起李白的征服欲的。而月又是皎潔的,,它代表著光明,,也可以看出李白對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對光明世界的渴望,。 二變:豪情雖已起,,愁思更斷腸,。 酒醉之時的李白,上天攬月的豪情是真實的,,在謝朓樓上,,酒酣之時,他也是快樂的,。可是,,盡管他的思想可以在想象的世界里策馬揚鞭,,任意馳騁,可現(xiàn)實終究是殘酷的,,他真實地感受到了現(xiàn)實世界的污濁與腐朽,,尤其是見到藩鎮(zhèn)節(jié)度使擁兵自重,蠢蠢欲動的情形,,而唐玄宗卻生活在歌舞升平中,,他是擔(dān)憂的。而面對這一切,,他卻無能為力,,無計可施。無法抑制地,,國愁思緒產(chǎn)生了,。“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他想擺脫這種愁緒,,于是,樓上眺望,,看見宛溪水潺潺流動,,舉觴飲酒,想一醉解千愁,,可一切都是徒然,,愁緒卻更深了。流水不能用刀斬斷,,愁緒也不能用飲酒來消除,。李白在這里用形象的流水來寫愁,用得真是恰到好處,。而李白“抽刀斷水”“舉杯消愁”,,他是想擺脫這種愁苦之情的,那經(jīng)他的努力后,最后愁緒消失了嗎,? 三變:太白終有曠達意,,萬千愁思化流水。 李白畢竟是李白,,這樣的一位謫仙人總是會在人生失意處,,心情惆悵時找到排解自己方法?!叭松谑啦环Q意,,明朝散發(fā)弄扁舟?!碑?dāng)李白自身理想無法在現(xiàn)實世界中實現(xiàn)的時候,,他想到的辦法是避世,像一位隱者一樣,,披散頭發(fā),,駕著一葉小舟,飄蕩在滄海間,,尋一處清靜之地,,寄余生。這,,其實是古代文人常走的一條道路,,“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碧諟Y明是這樣,李白也同樣如此,,只不過李白顯得更灑脫而已,。但這種灑脫顯得有些悲壯,也有些無奈,,可又有什么辦法呢,!在當(dāng)時的社會里,這種避世,,是李白最好的選擇,,也是唯一的消愁的方式。 人生于世,,誰都會經(jīng)歷苦難,,誰都會在苦悶和悲憤中徘徊,當(dāng)無法排解的時候,,想一想李白,,曠達一點,,學(xué)會超脫,也是一種明智的選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