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常說:人生旅途,唯美景與美食不可辜負,! 確實,,對于一個熱愛旅行的人來說,眼眸里承載著絕倫風景,,同時口中也享受著絕味美食,,那無非是生活中最美好的事。 五一小長假即將到來了,,與其糾結去哪個風景宜人的地方,,不如擇一個“好吃”的地方~ 一、順德——“食在廣州,、廚出順德” 順德,,總是被別人掛在嘴邊,,因為這里的美食,總是讓人念念不忘,,隨著紀錄片《風味人間》,、《尋味人間》的熱播,更是讓人垂涎三尺,,迫不及待去順德吃這些美食,。 順德集齊了全廣東美食的精華,是世界上公認的六大美食之都之一,,更是粵菜的發(fā)源地,! 雙皮奶 正宗的雙皮奶,是采用水牛奶作為原料,,水牛奶口感濃郁,,奶皮厚重粘牙又不失韌性, 奶凍幼滑香甜,、入口即溶,。 作為順德的招牌,老字號是絕對少不了的,,其中的民信老鋪,、仁信老鋪、還有金榜歡記牛乳是順德排得上名號的老字號甜品店,,感興趣的小伙伴們可以去試試,。 魚生 順德作為“魚米之鄉(xiāng)”,盛產淡水河鮮,,《風味人間》中介紹過的魚生,,早在清末就已經端上了順德人的餐桌~ 吃順德魚生也是十分的講究,光是魚生的配料就有十八種:蒜片,、姜絲,、蔥絲、洋蔥絲,、椒絲,、豉油、花生碎,、芝麻、指天椒,、香芋絲,、炸粉絲等等……吃之前混著鹽、糖,、醬油等調料拌一拌,,滋味更加豐富~ 燒鵝 來順德一定得吃燒鵝,,剛出爐的燒鵝,鵝皮,、鵝肉會收縮和「瀉汁」,,所以必須要醒上十分鐘,再香也要有所忍耐,!皮脆肉嫩,,滿滿汁水,一口咬下去唇齒留香~ 傳統(tǒng)老店“大頭華”每次用的都是五斤左右的鵝,,會根據天氣不同把處理好的鵝肉晾干12-24個小時,,為的就是燒出最光滑、飽滿,、酥脆的鵝皮,,而這,必須要靠一份“老師傅”才能精準把控的手藝,。 豬雜粥 處理干凈的新鮮豬肉豬雜,,經過油鹽糖酒的滋潤、人手的揉搓,,臊味盡除,,鮮味帶出,先加些干貝絲提鮮,,再分時加入食材,,混合甘甜米香。 文華老友記豬雜在順德可以說是相當火爆,,食材出了名的新鮮,,味道出了名的好,但很多人排隊,。不想排隊的話,,大家也可以選擇其他的店品嘗,相信會遇見一家特別的美味,! 二,、成都——亞洲第一個獲評“美食之都”的城市 提到成都,這座自古享有“天府之國”美譽的,,一直以來都因生活“慢”節(jié)奏而聞名,,是無數人為之向往、憧憬的幸福之城,。 自古以來“食在中國,,味在四川”的理念就深入人心,成都作為川菜的發(fā)源地和發(fā)展中心,美食早已成為其一張無比閃亮的名片,。 火鍋 全國人民都知道,,成都人愛吃辣,成都人愛吃火鍋,,到了成都,,聞到的第一個味道一定是火鍋味! 到成都來一趟“不怕辣,、辣不怕”的火鍋之旅,,一定是非常必要且值得的事情,比較正宗的像蜀九香,、小龍翻大江,、重慶謝記老火鍋、龍森園,、皇城老媽,、川西壩子火鍋…各有千秋,各有特色,。 夫妻肺片 夫婦肺片聽名字就知道,,是由夫妻二人共同制作的,制作夫婦肺片的主要原料是牛頭皮,、牛皮,,主要原料是牛肚、牛舌,、牛肚等,,然后將這些原料鹵制,切成薄片,,再配以特制醬料,、辣椒油、花椒面等,,燒成紅油,。 主料切片完畢后,澆在上面會更好看,,因為顏色會很漂亮,,吃起來也會很嫩,味道也很鮮美,,被稱之為年度開胃菜,。 雙流老媽兔頭 當一個個兔頭在秘制底料中靜置、沉淀,,慢火鹵煮,,吸滿了湯汁的濃厚和鮮美,,再按照自己的口味鍍上一層特調香油辣醬,只要聞到這個香味,,嘴里就瘋狂分泌口水! 一口下去,,肉質綿軟,,鹵香肆意,愛吃兔頭的人絕不僅僅是喜歡吃肉,,啃兔頭的過程本身就是一種享受,,撕、咬,、啃,、嗦,拿出萬般武藝,,才能把兔頭解決得干干凈凈,。 冰粉 現在吃冰粉的花樣越來越多了,商家會在冰粉里面加上各種各樣的配料,,比如說葡萄干,、山楂片、小湯圓,、醪糟等等,,還有一些水果味的冰粉更是豐富。 由于當地的美食都偏油膩和辛辣,,所以在品嘗完各種美食之后來一碗冰粉就成了必須進行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吃一口冰粉口腔里所有的異味就都沒有了,那個爽勁兒別提了,! 三,、武漢——讓人欲罷不能的“重口味早餐之都” 武漢被稱為是“早餐之都”,是個“過早文化”特別濃厚的地方,。 因為幾百年前就興盛的“碼頭文化”,,使得這兒的早餐多重油重味,也因此成就了今天“重口味”這一特色,。 熱干面 一碗國人皆知的熱干面,,承載了這座城市太多的記憶,它是武漢小吃的代表,,同時也是武漢人的一種情懷,。 既不同于涼面,又不同于湯面,, 面條事先煮熟,,拌油攤晾,吃時再放在沸水里燙熱,加上芝麻醬等各色調料,,成品面條筋道,,黃而油潤,香而鮮美,,誘人食欲,。 三鮮豆皮 皮薄色艷,酥松嫩香的三鮮豆皮,,是眾多武漢特色過早中最受歡迎的一種,,每次購買都要排很長的隊。 如今武漢好吃的豆皮越來越難找,,說得上名字的也有一些,,諸如阿斌、王師傅豆皮,、桃花島豆皮,、嚴氏燒麥家的等等,多年老字號,,還是原來的味道,,上午十點多排隊的還是絡繹不絕。 面窩 武漢人過早,,最喜歡吃的是面窩,。在武漢的大街小巷,到處可見熱氣騰騰的大油鍋,,金黃的面窩在里面翻滾著,,散發(fā)出誘人的香味。 面窩是武漢特有的,,面窩創(chuàng)始于清光緒年間,。人們覺得很別致,吃起來厚處松軟,,薄處酥脆,,很有味道。 魚糊湯粉 一碗湖湯粉一根油條,,是這里每個人的標配,,Q彈的細粉一定要攪拌均勻后拌上油條。脆脆的油條配上魚鮮胡辣的糊湯,,一口脆爽一口胡辣一口鮮美,。 老楊家鮮魚糊粉開在吉慶街上,據說有20幾年的歷史了,,因為做法傳統(tǒng),,最受老武漢人的喜愛,。這么多年沒有改過配方,依然按照最初的方式一板一眼的做,。 四,、揚州——一座因炒飯名揚天下的城市 千年古城揚州,是繼成都,、順德,、澳門之后,我國“最年輕”的新晉世界美食之都,。 揚州菜肴就像這座城市一樣,清靈,、毓秀,,原材料雖不像粵菜那樣名貴,卻以江湖河鮮為主,,刀工精細,,以本味本色為上乘,素有“東南第一佳味,,天下之至美”的美譽,。 揚州炒飯 聞名天下的揚州炒飯,看似不起眼,,實則卻是揚州最正宗,、最具代表性的美食,世界各國許多人士都是先知揚州炒飯而后知揚州的,。 揚州人對吃很是講究,,一道普通的炒飯都需要做的色香味俱全。 燙干絲 燙干絲和大煮干絲,,是揚州和泰州一帶的傳統(tǒng)地方小吃,,早茶名點之一。 口味清淡,、滋味醇和的燙干絲,,雖然切的很細,但并不是要細嚼慢咽,,而是佐茶之用,,帶著醬汁大口吃下,再來一杯茶水下咽,,別提多爽快了,。 文思豆腐 曾經在《舌尖上的中國》領略過文思豆腐的美妙,只記得切出來的豆腐絲如發(fā)絲般精細,,據說當年乾隆皇帝曾品嘗過此菜,,還一度成為清宮名菜,。 豆腐絲切好后,放入清水中潤開,,根根清晰,,粗細均勻。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僅僅是這一道菜,至少也要練三年以上才能達到如此技藝,。 蟹黃湯包 揚州早茶里最有名的要屬蟹黃湯包,,整個包子的所有精華都在濃厚的湯汁里,最傳統(tǒng)的吃法就是用嘴吸,,現在很多人也會用吸管,。 湯汁吸得差不多了,在薄薄的面皮上咬開一個口子,,剩余的金色濃湯便徐徐滲了出來,。看得見的蘸滿蟹粉的肉,,肉香四溢,。 五、蘇州——一座“不時不食”的城市 說起“人間天堂”蘇州,,它是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之一,,是全球首個“世界遺產典范城市”,同時也是一方有山有水,、鐘靈毓秀,,處處透露著繁榮富庶與風流瀟灑的魚米之鄉(xiāng)。 “不時不食”是這里美食的最大特征,,老底子的蘇州人總愛追尋四時不同的美味,。 松鼠桂魚 春日里肥美的松鼠桂魚,是集色,、香,、味、形為一體的蘇州名菜,,乾隆下江南時曾頻頻點名,,被譽為是蘇幫菜的代表之作。 廚師用鯉魚出骨,,在魚肉上刻花紋,,加調味稍腌后,拖上蛋黃糊,,入熱油鍋嫩炸成熟后,,澆上熬熱的糖醋鹵汁,,形狀似鼠,外脆里嫩,,酸甜可口,。 粉蒸肉 有老蘇州戲稱,一年四季就是要吃好四塊肉,,春季吃醬汁肉,、夏季吃荷葉粉蒸肉、秋天吃扣肉,、冬天吃的是與醬汁肉很容易混淆的醬方肉,,你在一個季節(jié),是見不到蘇州人吃其他季節(jié)的菜,。 入口即化的粉蒸肉,,用新鮮荷葉包著蒸,清香四溢,,就像悶熱夏日中的一絲清涼。 大閘蟹 秋日陽澄湖的大閘蟹,,肉質細嫩,、膏似凝脂、聞名遐邇,,正印證了章太炎夫人的那句話:“不是陽澄湖蟹好,,此生何必住蘇州”。 蘇州有諺語云:“西風響,,蟹腳癢”,。此時蘇州的大閘蟹已長足,來蘇品蟹正當時,,蟹肉的鮮,、蟹膏的香、蟹油的濃,,所有蟹的精華都引人垂涎,,一口下去,唇齒留香,。 羊肉湯 蘇州人冬季有喝羊肉湯的習慣,,風味獨特、滋補醇厚,、鮮而不膳,,乃冬令第一佳品。 蘇州最有名的【藏書羊湯】,,熱氣騰騰的羊肉湯端上來的,,湯色奶白,,比較濃郁的一款。放點胡椒粉,,舀一勺,,熱騰騰毫不腥膻,口感順滑,。 這幾座城市,,景美不美我們暫且不論,單就美食就讓人念念不忘,,值得你為之奔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