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粉,一般是采用提純的大豆蛋白,、酪蛋白或乳清蛋白或上述幾種蛋白質的組成,,構成的粉劑,其用途是為缺乏蛋白質的人補充蛋白質,。
蛋白質的基本組成單位是氨基酸,與人體有關的氨基酸有20多種,。但是,,實際上成人需要從飲食中攝取的氨基酸只有8種,兒童為9種,,我們稱之為必需氨基酸,。 蛋白質是人體氮元素的主要來源,,不但能提供消耗的部分能量,,還能用來合成新的組織。當體內蛋白質不足時,,人的基本生命活動就會受到影響,,可導致兒童、青少年生長遲緩,,體重過輕,,智力發(fā)育障礙等。 有實驗證明,,高膽固醇患者每日攝取50克大豆蛋白質,其血漿膽固醇量下降了20%,,另外,,蛋白質還能有效預防心臟病,而且沒有副作用,。 大豆蛋白能通過降低血漿膽固醇含量,,起到防止和減輕動物蛋白對腎臟的損害,,使糖尿病患者病情減輕。 對于正處在發(fā)育時期的寶寶,,蛋白質是基礎的“健康材料”, 按單位體重計算,,他們對蛋白質的需求量最多,,因為他們的肌肉系統(tǒng),、腦組織與內臟器官的生長發(fā)育都需要蛋白質。兒童蛋白質的基礎補充指數在1.2~1.8,。 蛋白質參與制造肌肉、骨骼,、血液,、皮膚,幫助身體制造新組織,,尤為重要的是,,蛋白質為骨骼的構建提供了多種氨基酸營養(yǎng)成分,它們是骨膠原蛋白的主要組成成分,。所以,,想讓孩子長高,需要及時滿足孩子對優(yōu)質蛋白的需求,。 蛋白質缺乏會直接影響腦發(fā)育,使神經傳遞受限,,表現為反應遲鈍,。嬰兒出生時腦重量約為成人的1/4,長到6周歲時約有1200克,,為成人腦重的90%,,余下10%的增長將在學齡期至青春期完成,,各階段均需注意蛋白質攝取的質與量,。因此,,每天補充足量的優(yōu)質蛋白,是維持少年兒童智力發(fā)育的必需條件,。 兒童的免疫系統(tǒng)仍不完善,尤其是6歲前的幼兒正處于“生理免疫功能不全期”,,相關免疫器官未被完全激活,,免疫球蛋白合成不足,極易受病菌攻擊,。蛋白質是免疫系統(tǒng)和免疫活性物質的物質基礎因此,,為了增強免疫力,媽媽要注意為寶寶補充足量的優(yōu)質蛋白,。
5,、寶寶每天需要多少蛋白質 對于生長發(fā)育階段的寶寶,其蛋白質需要量比成人高,。世界衛(wèi)生組織建議1歲-2歲幼兒,,每日需要35克蛋白質,;2歲-9歲寶寶每長一歲加5克;其中,,5歲和6歲寶寶每日需要55克,;8歲和歲寶寶每日需要65克。 胎兒腦細胞在孕12周到20周時增生速度極快,是腦細胞生長的第一個高峰,。此時胎腦對母體代謝異常敏感,,如蛋白質供給不足,直接影響胎兒腦細胞的發(fā)育,,致腦細胞數目減少,分化遲滯,。 女性在懷孕期間對蛋白質的需要量增加,,平均每日需要攝入80-85克,以同時滿足母體,、胎盤和胎兒生長的需要,。孕婦攝入蛋白質不足,會引發(fā)妊娠高血壓綜合征,、妊娠貧血和營養(yǎng)不良性水腫,,同時也會對胎兒的發(fā)育不利。 在胎兒發(fā)育過程中,,各組織細胞增殖或細胞增大,都必須要有充足的蛋白質,,孕婦妊娠5個月的胎兒對蛋白質的需要明顯增加,。當母體攝入蛋白質不足時,會影響胎兒正常發(fā)育,,容易流產,、早產,也會影響寶寶智力發(fā)育,。 蛋白質對胎兒大腦的發(fā)育至關重要,人的大腦發(fā)育有兩次高峰,,妊娠十至十八周是第一次高峰,,第二次高峰是在嬰兒出生以后。在大腦發(fā)育的第一次高峰期,,腦細胞的數目與生長情況,,對胎兒將來的智力發(fā)育有很大影響,。 懷孕期間最擔心的的就是感冒,、發(fā)燒等疾病。孕婦盡可能不用藥物治療,,主要靠自身抵抗力配合物理方法治愈疾病,。蛋白質是準媽媽免疫系統(tǒng)的物質基礎,如果缺乏會影響免疫細胞和抗體的形成,,使傳染疾病趁虛而入,。 母乳是由母體營養(yǎng)轉化而成,,媽媽食物中蛋白質應該多一些,因為食物中的蛋白質僅40%轉化成母乳中的蛋白質,。同時,,懷孕期間保持營養(yǎng)平衡,多攝入蛋白質,、維生素及礦物質營養(yǎng),,可避免過多的脂肪和糖類堆積,促進產婦產后身體恢復和身材恢復,。此外,,蛋白質還有利于維持子宮、胎盤,、乳腺的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