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流水鱖魚肥”此句出自唐朝詩人張志和的著名詞作《漁歌子》,語言清麗,,色調(diào)鮮明,,意境幽美,后世常被引用或化用為表達隱逸閑適之情的語典,。 《漁歌子》 唐 · 張志和 西塞山前白鷺飛,, 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自稱“煙波釣徒”、漁樵為樂的張志和,,最后的歲月隱居湖州城西西塞山,,在此寫下了幾十首《漁父》《漁歌子》等著名詩詞。保存下來的只有《漁歌子》(原題叫《漁父》)五首,,這是其中的第一首,。 張志和是一位山水畫家,據(jù)說他曾將《漁歌子》畫成圖畫,。確實,,這首詞是富于畫意的。蒼巖,,白鷺,,鮮艷的桃林,清澈的流水,,黃褐色的鱖魚,,青色的斗笠,綠色的蓑衣,,色彩多么鮮明,構思也很巧妙,,意境優(yōu)美,,使人讀作品時,仿佛是在看一幅出色的水鄉(xiāng)春汛圖,。 此詞在秀麗的水鄉(xiāng)風光和理想化的漁人生活中,,寄托了作者愛自由、愛自然的情懷,。詞中更吸引讀者的不是一蓑風雨,,從容自適的漁父,,而是江鄉(xiāng)二月桃花汛期間春江水漲、煙雨迷蒙的圖景,。雨中青山,,江上漁舟,天空白鷺,,兩岸紅桃,,色澤鮮明但又顯得柔和,氣氛寧靜但又充滿活力,。而這既體現(xiàn)了作者的藝術匠心,,也反映了他高遠、沖澹,、悠然脫俗的意趣,。此詞吟成后,不僅一時唱和者甚眾,,而且還流播海外,,為東鄰日本的漢詩作者開啟了填詞門徑,嵯峨天皇的《漁歌子》五首及其臣僚的奉和之作七首,,即以此詞為藍本改制而成,。 蘇軾極愛此詞,患聲不可歌,,乃稍損益,,寄《浣溪紗》曰: 西塞山邊白鷺飛。散花洲外片帆微,。 桃花流水鱖魚肥,。 自庇一身青箬笠,相隨到處綠蓑衣,。 斜風細雨不須歸,。 上片寫黃州、黃石一帶山光水色和田園風味,。三幅畫面組綴成色彩斑斕的鄉(xiāng)村長卷,。 下片寫效法張志和,追求“扁舟草履,,放浪山水間,,與漁樵雜處”(《答李端叔書》)的超然自由的隱士生活。 全詞雖屬隱括詞,,但寫出了新意,。所表現(xiàn)的不是一般自然景物,而是黃州,、黃石特有的自然風光,。所表現(xiàn)的不是一般的隱士生活情調(diào),,而是屬于蘇軾此時此地特有的幽居生活樂趣。全詞的辭句與韻律十分和諧,,演唱起來,,聲情并茂,富有音樂感,。 黃庭堅聞而繼作,。 鷓鴣天·句耳 宋 · 黃庭堅 句耳?!币蛞孕孀舆z事足之,。憲宗時,畫玄真子像,,訪之江湖,,不可得,因令集其歌詩上之,。玄真之兄松齡,,懼玄真放浪而不返也,和答其漁父云:“樂在風波釣是閑,。草堂松桂已勝攀,。太湖水,洞庭山,??耧L浪起且須還?!贝擞嗬m(xù)成之意也,。 西塞山邊白鷺飛。 朝廷尚覓玄真子,,何處如今更有詩,。 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人間底是無波處,一日風波十二時,。 《浣溪沙》 宋·朱敦儒 《浣溪沙·玄真子有漁父詞,,為添作》 西塞山邊白鷺飛。吳興江上綠楊低,。 青箬笠將風里戴,短蓑衣向雨中披,。 斜風細雨不須歸,。 《浣溪沙·西塞山前白鷺飛》 宋 · 徐俯 西塞山前白鷺飛,。 一波才動萬波隨。 黃帽豈如青箬笠,,羊裘何似綠穰衣,。 斜風細雨不須歸。 《鷓鴣天·西塞山前白鷺飛》 宋 · 徐俯 西塞山前白鷺飛,。 朝廷若覓元真子,,晴在長江理釣絲。 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浮云萬里煙波客,,惟有滄浪孺子知,。 《鵲橋仙·春陰淡淡》 宋 · 李祁 春陰淡淡,春波渺渺,,簾卷花稍香霧,。 小舟誰在落梅村,正夢繞,、清溪煙雨,。 碧山學士,云房嬌小,,須要五湖同去,。 這里襲用張志和的詞句以表現(xiàn)隱居生活的美好。 《虛舟相逐至現(xiàn)陽錄示舊日避風詩和韻紀事》 宋 · 程公許 擊船三日風當止,,雨欲逗晴云亂飛,。 沽酒店家都是薄,買蔬山市晚方歸,。 客裝淹速信難料,,友社歡諧知可依。 喚醒玄真共心賞,,桃花流水鱖魚肥,。 《太常引·桃花流水鱖魚肥》 元· 劉秉忠 風雨不須歸。管甚做,、人間是非,。 兩肩云衲,一枝筇杖,,盡日可忘機,。 之子欲何為。歸去來、山猿怪遲,。 《〔雙調(diào)〕殿前歡 閑居》 元 · 趙顯宏 去來兮,,東林春盡蕨芽肥?;仡^那顧名和利,,付與希夷。下長生不死棋,,養(yǎng)三寸元陽氣,,落一覺渾淪睡。鶯花過眼,,鷗鷺忘機,。 去來兮, 去來兮,,生平志不尚輕肥,。林泉疏散無拘系,茶藥琴棋,。聽春深杜宇啼,,瞻天表玄鶴唳,看沙暖鴛鴦睡,。有詩有酒,,無是無非。 去來兮,,楚天霜滿蟹初肥,。黃花似得淵明意,開遍東籬,,笑山翁醉似泥,,喜稚子詩能綴,愛仙果甜如蜜,。煙蘿路繞,,車馬聲稀。題歌者楚云楚云閑,,任他孤雁叫蒼寒,。去留舒卷無心慣,聚散之間,。趁西風出遠山,,隨急水流深澗,為暮雨迷霄漢,。陽臺事已,,秦嶺飛還。 元.喬吉〔中呂.滿庭芳〕《漁父詞》:“ 元·劉時中〔雙調(diào).折桂令〕《漁》:“鱖魚肥流水桃花,山雨溪風,,漠漠平沙,。”此為倒置襲用其語,。 夢中南歸·左沖右突出重圍 現(xiàn)代:薛青萍 左沖右突出重圍,廿載坎坷土滿衣,。 烽急久傳熊北伺,,霜高早見雁南飛。 班超投筆年猶少,,王粲登樓事已非,。 一笑飄然歸去也, 二,、“桃花流水鱖魚肥”名家畫作 “鱖”與“貴”諧音,,“魚”與“余”諧音,鱖魚寓意“富貴有余”,。鱖魚是畫家們很喜歡入畫的一種題材,。筆下的鱖形態(tài)各異,變化萬千,,表現(xiàn)了不同的人生態(tài)度,。 明末清初大畫家朱耷,是為大明皇室宗親,,自稱八大山人,,現(xiàn)代國畫大師齊白石言“恨不前生三百年,愿為八大山人鋪紙磨墨”,。 朱耷筆下的魚皆有苦大仇深之狀,,特別是怒氣沖天的鱖魚,張口噘嘴,,白眼朝天,,魚鰭亂舞,渾身都是武器,。再看看四周,,空白無邊,竟然是一條無水之魚,。詩云: 左右此何水,,名之曰曲阿。 再求淵注處,,料得晚霞多,。 這種悲愴之感,貫穿了八大山人的一生。國恨家仇,,讓他無一日心神安定,。 八大山人 鱖魚 而揚州八怪之一的李鱓,他畫的《鱖魚圖》構圖簡潔明了,,一根柳條穿過鱖魚的大嘴,,引領向上,旁邊著一根大蒜和兩塊嫩姜,。魚和大蒜位于兩個對角線上中間,,使得畫面非常穩(wěn)健。題曰:“大官蔥,、嫩芽姜,,巨口細鱗時新嘗?!边@就是庸常生活的真諦,,更是蕓蕓眾生所需要的一種樂觀而積極的生活態(tài)度。 齊白石曾作一畫,,上有一鲇魚,、一鱖魚、一鰱魚,,題款為“既有長年大貴,,又可謂曰三余。八十七歲白石”,。這“三余”老人在此畫中沒有細說,,但在另一幅畫著三條魚的畫中,在題款中有著詳細的說明:“昔人有三余,,'余’字諧'魚’之音,。予亦有三余,曰:畫者工之余,,詩者睡之余,,壽者劫之余。九十一歲白石,?!?/p> 齊白石 鱖魚圖 張世簡 桃花流水鱖魚肥 吳青霞 桃花流水鱖魚肥 吳青霞 春江魚肥 王雪濤 鱖魚 唐云 桃花開候鱖魚肥 陳師曾 桃花鱖魚 孫其峰 桃花流水鱖魚肥 田世光 鱖魚圖 潘天壽作畫大氣磅礴,雄渾奇崛,,具有懾人心魄的力量感和現(xiàn)代結構美,。從此畫中可以領略大師筆墨的蒼古、凝煉和老辣,。 潘天壽曾在1926年的《鱖魚圖》中有題:“鱖魚,,巨口細鱗,,色青微黃,有黑斑,,腹淡白,,味甚佳美,杭州所產(chǎn)殊多,,名桂魚或桂花魚,,蓋諧音也?!?/p> “鱖”者“貴”也,。一般畫家畫鱖魚者,均取富貴之意,。而在潘天壽一生中,尤其后期所畫鱖魚,,均取其冷峻孤傲,。 潘天壽 鱖魚圖 李苦禪 鱖魚肥 題識:鱖魚肥且鮮,梅芳同志一笑,??喽U寫。 李苦禪 單鱖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