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淑玫是臺灣三育健康中心主任導師,。我覺得她在這次峰會上的演講很精彩,值得認真學習,,也贊同她在演講中的觀點,。 血脂總膽固醇 3.8 和低密度脂蛋白 1.8 是一個重要的閥值,高于這個值動脈粥樣硬化開始進展,,低于這個值開始改善,。 現(xiàn)在小康以上生活水平的人群,85%以上都高于這個標準,,這是心腦血管事件頻發(fā)的根本原因,。 每個人都有個體差異,高于這個值的人并不一定得心臟病,,但是血脂越高觸發(fā)心腦血管事件的風險越高,。把血脂降到這個值以下越多,心腦血管事件的風險越低,。如果總膽固醇能降到 2.8 左右保持二年,,原來堵塞的血管有希望重新暢通。低脂素食可以讓血脂達到 2.8 正負 0.6 這個最有利于人類健康的水平,。 他汀類藥物降血脂效果有限,,只能降低6%左右,需要長期服藥,。 長期服藥服用會有頭疼,、失明、抑郁,、消化道癥狀,、肌肉疼痛等不良反應,損傷身體的多個重要器官,,擾亂身體的多種內控系統(tǒng),,損害身體的總體健康,所以不能降低心腦血管事件的發(fā)生率和死亡率,。還會增加糖尿病風險,。 支架手術也并非一勞永逸。手術后至少服用半年到一年的抗凝藥物,。如果飲食不改善,,藥物洗脫支架有再栓塞的風險,裸金屬支架有再狹窄風險,。 辯證唯物主義認為,,物質是第一性的,物質存在決定精神,,精神有反作用,,在有些情況下也會起決定性的作用,,但從整體上看仍然是第二性的。 在生活方式諸因素中,,飲食是第一性的,,起到基礎的作用。運動,、休息,、睡眠、情緒,、心態(tài),、信念、決心,、毅力,、甚至世界觀,都是第二性的,。 在各種慢性疾病中,,血脂偏離最適應身體各系統(tǒng)運行的范圍是第一位的,基本的,。 從大數(shù)據(jù)分析可以看出,,血脂高于3.7的人占85%以上,是滋生其他慢性病的溫床和土壤,,其他慢性疾病的占比則少得多。我見過有人30多歲就有中重度脂肪肝,,到了55歲以后終于得了糖尿病,。也見過有人年輕時就血脂高,老年心臟病發(fā)作,,這些都是血脂長期過高逐漸積累的惡果,。 血脂過高會降低血液輸送養(yǎng)料和排出廢料的能力,導致細胞生存的微環(huán)境惡化,,生命會啟動升高血脂,、血壓等救急措施來改善細胞的生存危機,啟動各種皮膚病排出淤積在內臟的廢料,。如果身體連用發(fā)燒提高免疫力和從皮膚排毒的能力也喪失了,,多年不長膿瘡,廢料無法排出,,反而容易得癌癥,。 血脂過高還會擾亂生命的各種內控機制,導致內分泌,、防御,、免疫,、自愈等功能紊亂,增加幾十種自體免疫性疾病和癌癥風險,。 我看到身邊很多血脂高的人都有灰指甲,,但是和他們常年用一條毛巾、血脂正常的家人幾十年都不會有真菌感染,,說明血脂高損害了免疫功能,,所以他們對真菌、病毒的免疫力就下降了,。自身免疫功能正常才是應對病菌最強大的武器,。 現(xiàn)在疾病的種類和亞種越分越細,有些人甚至有多種慢性疾病,,每天用十多種藥,,化學藥物副作用導致的死亡已經成為繼心臟病和癌癥之后的第三大原因。面對幾百上千種慢性疾病也要抓主要矛盾,。 在防治慢性病的問題上應該抓住血脂這個綱,,綱舉才能目張。大量案例證明,,只要用低脂素食把血脂降到 2.1--3.7 這個最有利于人類健康的范圍,,身體有智慧逐漸恢復被損害和擾亂的各種內控功能,各種慢性疾病都有希望自愈,。 對抗療法逆生命控制意愿和方向而動,,可能事倍功半,甚至弄巧成拙,。尊重生命的智慧,,順應生命控制的方向,讓生命控制系統(tǒng)失去啟動各種疾病救急措施動機,,是應對慢性病最簡便,、安全、有效的方法,。 |
|
來自: 空中漫談王新 > 《國內醫(yī)學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