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遠的距離是什么,?就是“你就在我面前,,而我卻要驅車15個小時才能趕到你身邊”,這就是大連與蓬萊的真實寫照,。 大連位于我國遼東半島,,而蓬萊則位于我國山東半島,兩者可謂隔海相望,。雖說只是一水之隔,,但從大連到蓬萊,必須要繞上大半圈,,途徑北京,、天津等地才能到達,如果是驅車,,大概在15個小時以上,。近在咫尺,卻不能相見,,有沒有什么辦法可以改變這一現(xiàn)狀呢,? 山東半島和遼東半島是我國兩個最大的半島,兩者就如同一對手臂將渤海環(huán)抱其中,,渤海作為我國最大的內海,,與外界的唯一通道就是渤海海峽,如果要是能夠跨越渤海海峽,,那么自然就能夠將遼東半島與山東半島相連接,,從此,自大連到蓬萊就再也不用繞一大圈了,,我國東北地區(qū)將與華東地區(qū)連為一體,,這對于促進兩地的經(jīng)濟建設具有非常重大的經(jīng)濟意義,,那么,我們是否能夠建造這樣一條海峽通道將兩地相連呢,? 建造一條海峽通道,,將遼東半島與山東半島連起來,這個設想其實早已有之,,之所以至今未能實施,,是因為其中面臨著不小的困難。 很多人可能都聽說過“沈海高速”,,它是一條連接沈陽與??诘母咚俟罚侵袊匾哪媳惫方煌ù髣用}之一,,而要將沈陽與??谙噙B,那么就面臨著兩個跨海通道的建設,,一個是南方的瓊州海峽,,另一個則是北方的渤海海峽,目前兩個海峽通道都未建成通車,。 那么為什么在渤海海峽建造“跨海通道”的設想早就有了,,過了這么多年卻仍未建成呢?因為其中面臨著很多的困難,。要建造海峽通道,,有幾種不同的可選方案,比如直接建設跨海大橋或者海底隧道,,也可以兩者兼顧,,也就是采用“橋隧結合”的方式。 在渤海海峽,,無論是建設跨海大橋,,還是海底隧道,又或者是橋隧結合的海峽通道,,都是一件史無前例的事情,。 目前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是杭州灣跨海大橋,其于2008年5月建成通車,,全長達36公里,。而世界上已經(jīng)建成的最長的海底隧道是日本青函海底隧道,全長達到了54公里,。而渤海海峽的南北寬度在105公里左右,所以,,無論是建設跨海大橋,,還是海底隧道,,都將刷新世界紀錄,其技術難度可想而知,。 建造長度在100公里以上的海峽通道,,自然是要面臨很多新的技術挑戰(zhàn),但這并不是整個建設設想中最困難的部分,,真正困難的地方在于渤海海峽所處的位置,,它距離地震帶太近了。 我們的腳下并不是鐵板一塊,,我們將主斷層面和次級斷層和破裂面所組成的地帶稱之為斷裂帶,。 在東亞大陸上存在著一系列北東向巨型斷裂系,而其中有一條主干斷裂帶被稱為“郯廬斷裂帶”,,這條斷裂帶呈現(xiàn)北東走向,,北起黑龍江,,南至長江,總長達2400多公里,此條斷裂帶結構復雜,,在歷史上,該斷裂帶周圍曾經(jīng)出現(xiàn)過多次破壞性的地震,,例如1974年遼寧海城的7.4級地震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郯廬地震帶的兩側都是地震多發(fā)區(qū)域,地震發(fā)生范圍是非常廣的,,可是渤海海峽距離這條地震帶還不足100公里,,也就是說渤海海峽位于這條地震帶的地震發(fā)生區(qū)域之內,這就意味著在未來,,渤海海峽的地震發(fā)生頻率和規(guī)模都是不容小覷的,,在這樣的地區(qū)建設超長的海峽通道,安全性是一個最為需要考慮的因素,。 無論是跨海大橋也好,、海底隧道也罷,最為懼怕的就是地震,,所以在一條著名的斷裂帶地震發(fā)生范圍之內建設超長的海峽通道,,就必須要充分考慮到抗震問題。 抗震,,可以說是渤海海峽通道最難以攻克的技術難關,,所以我們現(xiàn)在還無法斷言這條預想中的世界上最長的海峽通道何時可以建成。如果海峽通道久久不能建成,,是不是遼東半島和山東半島就一直無法連通呢,?也不盡然,一個退而求其次的方法就是建設一條環(huán)渤海高鐵,,這種做法雖然不如直接建設海峽通道效率高,,但卻能產生一些額外的收益,,也就是將整個環(huán)渤海地區(qū)全部激活,相對而言,,因此受益的省份也會更多,。而且這種做法非常方便,因為建造這樣的一條高鐵線路,,對于現(xiàn)今的中國而言,,是沒有太大的技術難度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