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依自然花期可分為春菊、夏菊,、秋菊,、寒菊。春菊花期為4月至5月下旬;夏菊花期為5月下旬至7月,;秋菊花期為10月中旬至11月下旬,;寒菊花期為12月上旬至翌年1月。這樣,,花圃里2月,、3月、8月,、9月,、10月均不見菊花,國慶和春節(jié)沒有菊花可供觀賞,。特別是名菊,,一般都在秋季開花,其他季節(jié)很難看到,。筆者總結出一些菊花反季節(jié)開花的栽培技術,。 一、長日照處理 品種:選用低溫下其花芽分化良好的晚花品種或生長期短,,花芽分化誘導日數短,,花瓣眾多,植株較矮的品種,,如秋菊,、寒菊的品種。 育苗:于7月10日芽插,,供元旦用花,;7月25日芽插,供春節(jié)用花,。 光照:二者均分別于9月中,、下旬花芽分化之前采用加光處理。加光時間可根據花芽分化時間和花期而定,,一般停止照光60天左右即可開花,,如元旦用花,就必須保持長日照到10月中旬,;春節(jié)用花,,則必須保持長日照到10月下旬。處理期間,,光照時間為14.5小時,,隨著白天日照時數的縮短,延長加光時間,,如10月加光3小時,,11月加光4小時,,12月加光5小時。處理方法:每天下午5點以后,,放下草席人工補光處理,,加光的標準是:每平方米用60瓦燈泡即可,亦可每10―15平方米安裝1只40瓦的節(jié)能燈,,燈光距花盆1.5米以下最佳,。為了節(jié)省用電,還可以采用間歇照明方法,,于夜間(即晚上10點到次日2點)用高強度光照射5分鐘,,獲得長日照效果,這樣處理有些品種可能有退化現象,,可用長日照和短日照交替處理以使改善,。電燈照后,首先要保持花芽分化和花芽發(fā)育的適宜溫度,,一般白天20―25℃,,夜間16―18℃為最佳溫度,尤其夜間溫度要求不低于15℃,,若低于此溫度則花芽不分化,;其次加強肥水供應、病蟲害防治,。經過如上措施處理即可在元旦,、春節(jié)開花。 二,、短日照處理 品種:選用早花或中花品種。 育苗:于晚秋季節(jié)(9月中下旬)取5―10厘米長的嫩枝直接扦插培養(yǎng)或將秋季開過花的盆株(10月下旬至11月下旬)選留底部長出的壯芽進行培養(yǎng),。 光照:當深秋和冬季到來時將其及時移人室內越冬防寒,,并盡量放在光照充足的一側,滿足長日照需求使植株達一定高度,,一般株高35厘米(或10片葉)時遮光處理,,若過早處理,因營養(yǎng)生長不充分,,則株矮,,開花花瓣(小花)數少。處理期間,,遮光時間開始的半個月為11小時,,隨著白天日照時數的增加,延長遮光時間,,最后縮短至9小時,,效果較好,。開始遮光時間同樣根據花期而定,一般停止遮光50―60天即可開花,。如“五一”用花,,3月中旬停止遮光;“七一”用花,,5月中旬停止遮光,。具體處理方法:一般于午后6―7時采用黑色塑料薄膜覆蓋開始遮光,使光度在約2燭光以下,,翌晨8時后揭開,,遮光處理需連續(xù)進行,若有間斷則以前的處理失效,。另外處理后熱量不易散失,,尤其在處理的最初14天,故應選擇在涼爽,、通風之處進行,,以免積熱傷害植株。處理溫度宜在10―15℃之間,,不宜超過30℃,,否則開花不整齊,甚至形不成花芽,。經過這樣的處理即可在春夏開花,,尤其可滿足“五一”、“七一”用花,。 三,、低溫儲藏法 當菊花在10月底至11月初開花后,將其移入地窖內保持0―5℃低溫,,空氣濕度90%左右,。在此期間注意盆土以“握能成團,松開即散”為標準,,晚上采取保溫措施(或蓋小草簾),,并要通風,一直維持這種狀態(tài)至離春節(jié)還有45天左右,,升溫到白天20―25℃,,夜間16―18℃,到春節(jié)期間可轉出觀賞,,已開放的花朵仍不遜色,。 四、噴施激素 將菊花于10月25日之前移人另一溫室內,,保溫3―8℃,,每周噴1次赤霉素或青鮮素來代替低溫處理,。注意濃度不可過高,約1000倍,,藥效約2―3周,,噴至離春節(jié)還有40多天時升溫可供春節(jié)開花。如在花芽分化期之前以NAA50毫克/升處理,,3天1次共進行50天,,可延遲開花10-14天,也可打破常規(guī)開花時間觀賞,。另外,,在部分早中花品種上,采用激素代替短日照處理也可使秋菊春夏開花,??傊捎脟娛┘に靥幚砑瓤纱娴蜏?、短日照處理,,使菊花反季節(jié)開花,又可使菊花矮化,,觀賞價值提高,,一舉兩得。 摘自農百科《菊花反季節(jié)栽培技術》 |
|